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翠花 《中国德育》2012,(15):71-72
我感悟于这样的一首诗:“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细细品味,道理显而易见。人们面对“径溪”首先注意的是水流急、石险多,对过河的危险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必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顺利渡河,自然是“终岁不闻倾覆人”,但人们在“平流”前看到那平静的河水,于是就麻痹大意、掉以轻心,难免造...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6,(3)
荀子《宥坐》篇中曾讲过孔子参观欹器的故事:欹器是一种形体略斜而又易于倾覆的器皿,空着时是歪的,水装得不空不满时是端端正正,一旦满了就要倾覆。所以,古人将它放在座位右边以为警戒之物。孔子让弟子灌水一试,果然是“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乃喟然叹道:“哪有自满而不倾覆的呢?”  相似文献   

3.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泾溪[唐]杜荀鹤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1)这首诗揭示了什么道理?请用成语或名句把这首诗的内涵表述出来。(2)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具体说明。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赠花卿~([注])[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注]花卿:名花惊定,剑南节度使崔光远的部将,曾参与平定梓州刺史段子璋之乱,因而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  相似文献   

4.
李斯的一生,是和秦王朝的命运相始终的。他一方面为秦帝国的创建有着光彩照人的开创之功;同时,又对这个王朝的一朝倾覆、短命夭亡负有不可推委的重大责任。他是一个复杂多变而又颇具影响的人物。因此,对其作一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明其是非功过,既耐人寻味,又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古语说:"积德者不倾"。意思是积德行善,不与人争夺.就不会倾覆危亡、丧身败家。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教诫子孙:‘-人必厚重沉静,而后为载福之器。"家长在教育中,不但要注重自身的德行和修为,还应该重视孩子的德行培养。怎样才是具有良好德行的人呢?简单地说,就是指品德、才能、健康三位一体的人.三者缺一不可。妈妈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只  相似文献   

6.
运用类比法对挡土墙及类似结构传统的抗倾覆稳定验算方法提出质疑.推荐一种直接计算挡土墙基宽的方法,并附以简要图表,不需另行专门验算抗倾覆稳定性.这是将验算地基承载力、抗倾覆一起核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古语云:"一目之箩,不可以得鸟;无饵之钩,不可以得鱼;无猎枪之猎人,不可以得兽……"这说明,没有好方法,就没有好收益。学习,同样如此。俗话说:"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一半。"现在有些小学生学习语文没有方法,不讲究方法,更谈不上有创新的学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对小学生学习语文进行创新学法指导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姑姑语录     
我姑姑说话有一种清平的机智见识,我告诉她有点像周作人他们的。她照例说她不懂得这些,也不感到兴趣——因为她不喜欢文人,所以处处需要撇清。可是有一次她也这样说了:"我简直一天到晚的发出冲淡之气来!"有一天夜里非常地寒冷。急急地要往床里钻的时候,她说:"视睡如归。"写下来可以成为一首小诗:"冬之  相似文献   

9.
原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戎刻①,地大震。余适客稷下②,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③,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④。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⑤。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⑥,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竟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⑦,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移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相似文献   

10.
心有灵犀     
【说文解字】心字是一个象形字,像人和动物心脏器官之形,后来越来越不像,到隶书就变得简直难以辨认出原形了。有人把心字说成是"一弯新月水平流",倒十分形象和富有诗意,但已经远离了这个字的本义。从甲骨  相似文献   

11.
一、重点单词1.upset【考纲释义】vt.使心烦意乱;搅乱adj.混乱的;心烦意乱的;倾覆的n.翻倒;倾覆;混乱,搅乱;心烦意乱;(肠胃的)不舒服  相似文献   

12.
取消句子独立性是虚词“之”用法中的一个入难点,学生不容易搞明白。如“两狼之并驱如故”,学生就非常困惑:这个“之”是怎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看来有必要对这一难点,结合语文课本中的实例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13.
贾谊的《过秦论》,述史井然,笔锋锐利,文势汪洋恣肆,堪称“政论文之楷模”。然而,对这“古今第一篇气盛文章”,大多数解读似显含混。贾谊针对西汉初期急需休养生息的社会现实,借“过秦”以“规汉”,启迪汉帝施仁政以安民;而秦的过失就在于,不施仁义而失民心,终致江山倾覆——贾谊正是要以他反对暴政、倡行仁政的主张来劝谏汉帝“安民”。这就必然面临一个问题:“过秦”为什么要先大段地叙述秦国的兴盛史呢?有资料上说:“为后文写秦统一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此说仍不免有雾里看花之嫌。事实上,贾谊“过秦”的视角,并非笼…  相似文献   

14.
记叙文既是高中作文训练的重点,更是高考中阅卷老师青睐的文体。为此,厘清记叙文写作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了。应该说,结构是其中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日本的遍照金刚在《文镜秘府论》这样写道: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有次,阶梯之有依也。大意就是:写文章时,  相似文献   

15.
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时①,地大震。余适客·稷下②,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  相似文献   

16.
宗国倾覆,女子思归,《载驰》一诗的解说历来众说纷纭。《毛序》认为:夫人并未归卫,诗为设想之辞。然从东汉经学家服虔开始,诗坛有了别样的声音,他认为夫人"竟往卫也"。此后,朱熹、王先谦等学者都遵循服说而驳斥《毛序》。我们通过对字词新解——奠定感情基调;史料分析——驳"我所之";社会背景——礼制与情感的冲突这三个方面的分析,重申《毛序》说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李念慈是清初诗人、画家。《清史稿》对其生平仅有非常简短的记述,且有明显讹误:传主之号失载、传主履历不清、历史地名错误、引用评价不当。对其生平、著述,亦有可以补充的余地。  相似文献   

18.
温家宝总理2006年3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引用了6 条古语、诗文和典籍。 (一)招待会开始时,温家宝说:“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其中,“兢慎”见唐杜荀鹤《泾溪》一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相似文献   

19.
天地之滨,大江之演,日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  相似文献   

20.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另外,数学的思维和素养也有非常利于人们养成遇到问题能从根本点出发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