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学员自我发展能力的测量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应用《教师自我发展量表》对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的 1 0 0名学员进行了自我评价测验 ,发现该批学员的自我发展量表平均得分等级皆在较高以上 ,学科对量表得分没有影响。但在分项测验中 ,教师的知识扩展更新和教育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方面量表得分等级较高 ,个人发展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方面量表得分等级较低。提示后续教育应在这方面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2.
青春期的个体在进行自我评价时缺乏独立性,他们在乎别人的评价,注重来自家人、来自老师、来自同伴的评价。其中,来自同伴的评价是孩子最看重的。初中生有了一定的自我反省能力,能进行自我检查,但是自我监督和控制的能力却非常薄弱。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应用<教师自我发展量表>对我院部分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学员进行了自我评价测验,发现培训后小语班学员的自我发展量表各分项平均得分皆有提高,其中分项1、分项2和分项3皆达到统计学上显著性水平,中语班不明显.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与教师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水平有关.培训后,教师自我发展能力的结构特点仍然是:知识扩展更新和教育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方面量表得分等级较高,个人发展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方面量表得分等级较低.但培训后两个班在后两项得分都有所提高,说明培训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4.
自我评价是激发大学生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动力源泉,在大学生自我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以及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大学生自我评价具有评价动力的主动性和盲目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矛盾性、评价标准的主观性和模糊性、评价结果的肯定性和虚假性,以及评价能力的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特点.本研究在深入分析大学生自我评价特点的基础上,从尊重大学生自我评价的主体地位、培养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基本能力和营造大学生自我评价的良好环境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建设能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建设能力的现状.用自编的“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建设能力调查问卷”.对来自3个省的3所高职院校的3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建设意识.但并未能在意识的支配下转化成自我建设的行动和结果.因此普遍缺乏自我建设能力.并且对自我建设能力评价超出能力实际.据此.提出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建设能力的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据自我监控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利用高校体育选项课基础教学及大学生高智商的优势,分析和探讨了大学生在体育健身锻炼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康静 《新疆教育》2013,(13):19-19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改善学习,及时进行矫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采用多种自我评价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8.
校长自我效能是校长对自己组织一系列行动达到预期结果能力的判断,是对能力的自我觉知。本研究在运用《中小学校长调查问问卷》对广东165名正副校长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增进中小学校长自我效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我学习与个人的自我效能、自我激励、社会合作意识是相关的,而与个人的理论应用与实际的能力可能相关也可能不相关。因此,不是所有个人都能有效地进行自我学习并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自我能力有效感的定义和结构,并从活动前.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三个环节分析了自我能力有效感的功能,还从自我能力认知和情绪体验两个方面提出了影响自我能力有效感的六大因素.  相似文献   

11.
魏林 《宁夏教育》2014,(12):9-10
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初中阶段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生存技能,提高生命质量。文章结合笔者在心理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现状和实践的进行研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青春期教育中提高初中阶段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差异性,对幼儿的自我保护培养的意识不同,导致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不同。本文通过对我国孩子与他国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我调整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孩子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在分析相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吸收国外先进文化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重视行为实践等建议,以期增强我国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成为独立自主、有担当的一代。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是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就是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一种自我意识,掌握自我监控的一些方法和技能,让学生善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自我评价和调控。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加强学生自我监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论述,希望能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试论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自我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孝红 《教育探索》2008,(10):21-22
师范生肩负着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更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自我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自我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主意识和自我激励、自我定向和自我引导、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生道德学习的自我监控是指个体为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不断对学习过程进行规划和调节。它包括自我监控认识、自我监控评价、自我监控体验和实际的自我监控四个成分。道德学习的自我监控重要性表现在能动性、反馈性、调节性和自制性上。培养学生道德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策略有: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保证道德学习中思维和行动的自主、尽量完善道德“图式”、加强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6.
自我表露在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理论鼓励来访者自我表露,有关的咨询和治疗技术定位于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表露;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自我表露被视为心理咨询的重要技巧和有效心理咨询员所必备的能力或品质,并影响来访者自我表露,最终决定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效果。该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自我表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咨询工作实践,对心理咨询中自我表露的适宜性、来访者自我表露训练、咨询员自我表露能力或品质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了评价和被评价的主体。以往,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几乎没有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更忽视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而形成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对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童话城堡》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创作之  相似文献   

18.
自我损耗会消耗人们有限的自我控制资源,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因此,研究自我损耗的后效对于社会适应不良的预防和干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心理学的分析框架看,自我损耗的后效作用往往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体的基本认知能力和社会性认知,个体对情绪的知觉和调节,以及个体的意志力、选择决策、亲社会性和攻击性等行为,都会受自我损耗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自我损耗还会通过个体差异产生间接影响,即在自我损耗条件下,人格对某些行为表现的预测力可能会被放大或被削弱。在由自我损耗导致的诸多后效中,有些是短暂并可逆的,有些则会是长期和稳定的,其影响的持续时间往往由自我损耗的强度所决定。  相似文献   

19.
论理想与现实自我的落差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落差现状、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和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落差量表对延边大学483名本科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落差随年级的上升而减小;学业自我效能感逐年下降;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落差与学习能力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自我控制资源模型理论是由Baumeister等人于1994年最早提出。其认为自我控制是对自我思想、情感和行动控制和调节的一种能力,自我控制又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当这种资源用在连续发生的事件,后者需要消耗持久力并且被试被实施自我控制时,被试的行为表现相对没有被实施自我控制的被试表现得更差。本文在自我控制资源模型理论简介的基础上,对其理论和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在其基础上阐述了该理论在自我行为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