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以"免费午餐"、"大爱清尘"为代表的"微公益"近年来的发展引人注目,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本文主要探讨微博平台中微公益的传播策略,将其概括为故事框架、视觉化的表达、充分发挥微博平台的传播优势三个方面,指出社会化媒体对微公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中国公益事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前社会中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微博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增,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增强了相互沟通。基于该交流平台的微公益不仅传播性强,并且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为实现方便公众关注和践行的微公益项目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微博公益传播颠覆了传统的公益观念。本文以免费午餐项目为例,重点分析其微博公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周怡  王颖怡 《新闻世界》2014,(6):114-115
微博公益传播与传统公益传播相比较而言,因其所具有的全民参与、动员能力强和信息交互性、参与者多样化等推动着公益事业的践行和发展。但微博传播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如:真假难辨,公信力不足、关注度虚高、传播主体专业化良莠不齐等等,如何把微公益行动落到实处,让网友积极采取有效行动,需要我们从微公益理念宣传、法律法规监督,自我层面管理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方案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当前处于新媒体时代,各种互联网新平台层出不穷,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多元性等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进行公益宣传的方式,新媒体的存在提高了企业微公益的宣传力度。本文通过了解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微公益话题对企业的价值,阐述了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微公益话题传播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加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微公益话题传播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冰桶挑战是一项于社交网络上发起的筹款活动,此项活动让新浪微博用户完成了从围观到参与的过程。此文试图从参与式传播和虚拟社区内的建构与认同两个理论为论述角度,以冰桶挑战事件本身的传播以及用户的参与及反应为案例,分析此项"微公益"的传播路径和其获得充分关注的内在动力,探讨#冰桶挑战#这项微公益如何在微博上获得广泛关注和参与、为瓷娃娃关爱基金募得较以往更多的善款,并为渐冻人及罕见病患者赢得社会关爱与尊重的微公益实践经验及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微博是微博客的简称,最先源于美国的Twitter,这种最多用140个字来传播和分享信息的沟通方式,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时尚。2009年,新浪等门户网站率先运用这一新生事物,并很快赢得了网民的认可和市场的青睐。微博的发展使网络时代进入了以“微”为代表的新纪元。微博的流行也使微公益逐渐成为公益的一种新形式,融入了草根的力量。微公益使公益事业从传统的企业型公益、事业型公益向平民公益转移,不再高不可攀,而成为大家都可以参与的全民公益。  相似文献   

7.
唐嘉仪 《新闻世界》2011,(8):128-129
在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些网民通过传播扩散,或是解释加工,或是协调干预,使自己的意见引起其他网民的注意、认可、支持和追随,以此对网络事件的传播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样的网民被称为"意见领袖"。在目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微博公益活动中,意见领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微博传播的特点对"微公益"的传播现象进行剖析,并将着重探讨意见领袖在整个传播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基于时间网络影响力模型,研究微博话题的时变传播特性。[方法/过程]首先构建微博话题影响力网络模型,给出影响力网络的定义、关键因素分析、模型以及网络权值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时间网络影响力模型研究微博话题时变传播特性,利用新浪微博平台及DATAMALL的最新微博话题数据仿真分析微博话题随时间的动态传播过程以及对用户的影响力强度。[结果/结论]微博话题随时间的动态传播过程以及对用户的影响力强度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约有93.3%的话题延迟在1-5小时以内,同时微博话题的影响力网络权值越高,相应的转发评论人数越多,微博话题的影响力也越大。最后将本文提出的TNIM模型与传统的影响力网络模型LDA进行对比,结果显示TNIM模型的影响力网络权值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都高于LDA模型,验证了TNIM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2014年8月,房祖名柯震东吸毒被抓,引发微博热议。相关微博话题成为当月新浪微博热门话题。作为微博舆论场中的一种具象化的传播形态,本文探讨在共景监狱场域下,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微博热门话题在此事件信息传播中如何形成及其特点,以及公共事件微博话题传播中"共景监狱"式的社会信息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其交互性、多元性、广泛性等特征弥补了传统媒体公益传播存在的缺陷,互联网公益实践使"轻松筹"等微公益渐成趋势。传统媒体作为公益传播的重要载体,应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格局变化,探索具有更佳传播效果、更好社会效益的公益传播路径,为传播社会正能量做出媒体特殊的贡献,这也是传统媒体所应当担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微公益是指以公益精神为核心,从微小的社会需求入手,注重积少成多的公益事件.与传统的公益活动相比,微公益呈现出传播速度快、参与门槛低、交互性强等诸多特点.借助网络平台,微公益传播更符合当下青少年身心发展及行为特点,青少年群体也成为网络微公益活动的重要参与力量.结合微公益网络传播特征,具体分析青少年网络微公益的参与形式、参与原因,以及网络微公益对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积极影响,并对完善和引导青少年参与网络微公益活动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广播媒体面临着大规模覆盖率与传播影响力不成正比、议题设置和话题召集能力弱、互动性差等问题。在微博传播时代,广播媒体的官方微博要重视并研究微博传播的规律和微博使用者的心理特点,把微博作为原有媒体品牌宣传的平台和一个新媒体来经营和管理,而不能将其视为对传统广播电台形式、内容的简单复制。广播媒体要通过名记者、名主持人在微博上的议题设置和对公共话题的参与,成为意见领袖,争夺广播媒体在微博空间的话语领导权,提升所在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新浪微博是当前最受欢迎的信息分享和互动平台,却也因其匿名性和平民化成为最大的谣言聚集地,需要官方辟谣利用其权威性加以规范。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以官方辟谣微博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传播力的显著差异,并对辟谣微博话题类型、话题情绪倾向、辟谣清晰性、辟谣主体四项内容要素与微博传播力间的相关关系作出分析,进而为提高官方辟谣微博的传播力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13):50-54
高校官方微博话题关注资讯广泛,饱含人文情感关怀,具有教育引导功能,在不同的受众间得到理性交流与讨论,其传播具有明显的可控性。应当培养好和用好高校官方微博意见领袖,深入生活挖掘话题,提升话题主体素养,打造微博文本特色,在不同群体的深度互动中扩大话题的影响,促进高校官方微博话题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传统媒体纷纷涌入微博平台进行内容经营。对于定位在全国市场的卫星频道,微博强大的传播潜力使其成为卫视产品推介和品牌传播的上佳渠道。当下卫视微博要提高内容发布的策略性,打造微博的个性,注重话题传播和事件营销,以此获得微博影响力和卫视品牌传播力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16.
微博能在评论、围观的动态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真伪作出判断,在话题推动的过程中引领话题的发展,改变话题的方向,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对一件事情形成强烈的高压状态,直接影响舆论的走向,改变舆论的传播格局,对我国社会的舆情发生、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重点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微博舆论生成演变的初步规律,微博舆论已在塑造我国新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微博舆论传播的网络集群行为执行意向的规律与感知探索已成为预警与舆情研究的热点。通过三个在线微博实验,从话题热度及走势、情绪热度、语义网络及微博影响力方面对微博舆论传播集群行为规律进行探索。结果发现:微博集群行为执行意向受到话题热度及走势、情绪热度、网络中心性、粉丝数、关注数和原创数的影响;微博集群行为的可控性、安全性和价值性执行意向规律在话题走势、情绪变化、微博影响力、语义网络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本实验研究结果对于微博热点事件引导策略的制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能够对于加强社会管理和危机应对提供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8.
方杏  张丹丹 《东南传播》2014,(8):119-121
微公益自出现以来,借助于社交媒体平台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经过对腾讯公益官方微信账号"Hi公益"的观察发现,微公益利用微信不仅向用户推送优质资源、与用户展开互动,还方便了用户的捐助,微信在传播主体、传播形式、受众参与三个方面均为微公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9.
刘英 《传媒观察》2011,(8):40-41
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内,Twitter微博网站就拥有1亿多用户,国内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突破千万。众多企业因微博庞大的用户数目,开始关注微博独特的媒介商机。微博平台独特的媒介优势1、微博具有多级传播的属性。微博始于人际传播形成的微博话题,通过网友之间的不断分享,  相似文献   

20.
涂诗卉 《新闻世界》2011,(7):128-129
微博的诞生为发展公益事业提供了新的平台,微博过亿的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合力,聚焦某项公益活动。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分析其公益发展模式,并指出"微公益"监管面临的困境,以期其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