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角的度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一节操作技能课。此前,学生已学会运用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然而,量角器的结构与直尺大相径庭:量角器呈半圆形,标有内外两圈刻度,有两个“0”起点。能否跳出测量长度的思维定势探究出度量角的方法?这是对学生已有认知的挑战,于是,让学生熟知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的构造和测量原理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笔者尝试通过引导学生“解析量角器——在量角器学具上画角——领悟度量角的原理与方法”,在自主探究中领会习得度量角的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2.
角度量仪的改进与制作谷城县大峪桥镇小学黄治明(441704)在教学中,教学生用量角器度量角时;一是要延长角的边长;二是大于180°的角不易变量;三是度量时容易出现误差。为解决这些不足之处,我改进了角的度量器。一、制作材料两个大小不同的透明的塑料量角器...  相似文献   

3.
又教四年级《角的度量》这一课了,回想起上一届学生这一课的得失,感触颇深:被量的角是正着画的,开口向上的,学生度量掌握得还好;遇上开口朝别的方向的,有部分学生就开始拿着量角器转来转去,甚至不知道如何放是好了,似乎角不正着放,量出刻度数都不容易了。究其原因,还是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度量角的要领。这一次教学时我做了如下调整。对小学生来讲,量角的方法其实就是用量角器上知道度数的角与要量的这个角重  相似文献   

4.
背景: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角,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角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五部分内容: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角的概念,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与周角,画指定度数的角.量角器是常用的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角的度量"是一节普通的课,我在教学一线的几年中,自己执教过也听过好多遍,大多都是这样设计的: (师揭示课题后) 师: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呢? 生:量角器. 师:请大家观察量角器,并与组员交流一下你看到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一、学数学就是做中学的过程。华老师在《角的度量》一课中创设了这样一连串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先在量角器上找角,然后在纸制量角器上画角,最后再用量角器量角。  相似文献   

7.
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对苏教版教材四年级"角的度量"这一课进行了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导学单带领学生经历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和形成数学技能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同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直接告诉学生“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做1度……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样引入:两个学生各画一个角,一生说“我画的角比你的小”,另一生问“小多少呢”。接着,呈现“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并介绍量角器。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个内容是在学生认识角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量角的单位和了解量角器的结构功能及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最近,听了同样教学"角的度量"的两节课,对传统的教学设计和现在的教学设计进行比较与反思,对当前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课堂、怎么去实施教学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教师在教学“角的度量“时,要求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个角的度数,学生A没有将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对准角的一条边,而是随意放置,然后经过一次相减得出角的度数.同桌的学生发现后立即向老师报告说学生A的量法与课本上讲的不一样,是错的.而学生A却立即反驳  相似文献   

11.
【教学思考】“角的度量”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此前,学生已学会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然而,量角器的结构与直尺大相径庭:量角器呈半圆形,标有内外两圈刻度。有两个“0”起点。能否跳出测量长度的思维定式探究出度量角的方法?这是对学生已有认知的挑战.于是,让学生熟知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的构造和测量原理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2.
儿童数学,能否简约一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角的度量》,教师们会遇到一个普遍问题:让学生画60度角时,有学生画成了120度角。尽管教师绞尽脑汁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的内外圈刻度,反复强调"与角的一边重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量角器和测量角的过程。2.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的各部分,并会用量角器准确测量角的度数。  相似文献   

14.
在用量角器量角时,学生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是角的边太短,度量时,量角器总是把角盖住了,得将角的边再画长一点才量得准;二是对于一些特殊的角,如圆锥的顶角,无法量出。这时可引导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的原理制作一个量角仪 (如图 1),在量角器的平角顶点处钻一小孔,订上一根两端尖的细木条或硬纸片,移动小木条,便能很快读出所量的角的度数。   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菱形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综合起来,可制作简易的角平分仪 (如图 2),推动菱形的两边,使它们分别与角的两边重合,然后画一条对角线,那么这条线便是…  相似文献   

15.
5.角的度量片断实录教师要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个角的度数,学生王小红没有将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对准角的一条边,而是随意放置,然后经过一次相减得出角的度数。有位同学发言说,他的这种量法与课本上讲的不一样,是错的。王小红立即反驳说:我量出的度数和大家量出的度数一样,怎么说是错的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教师对此不作任何评价。她布置学生各自画出两个相邻的角,并量出它们的度数。在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发现,用零刻度线对准一条边的方法量角、画角,量角器要放两次,而用王小红的方法量角、画角,量角器只需放一…  相似文献   

16.
那天,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了解量角器的有关知识.探究怎样量角,强调“对点、对边、读刻度”这三大步骤之后。学生就开始自己练习量角了.学生一个个都很专注,我巡视着。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电教手段教学“角的度量及画法”曲靖师范附一小王丽端角的度量及画规定度数的角,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其主要原因是教具量角器上刻度小。学生认识量角器的中心、两圈刻度及数度数有困难。学生看不懂量角器.量角时便不知量角器应怎么摆放,也不知该如何读出刻度。如果...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6~28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度量角的大小需要统一度量单位,认识量角器。2.会用量角器度量指定角的度数。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受度量角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相似文献   

19.
在“角的度量”教学中,如何正确指导学生使用量角器度量角,教材上是这样讲的:先完成“点重合”,(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再完成“线重  相似文献   

20.
"角的度量"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角,知道角的基本内涵,也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角的度量与长度、面积的计量既有方法层面的一致性,也有操作层面的明显差异,所以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常常会感到困难。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的关键在于他们能否真正理解量角器的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