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需要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情感为核心内容的科学素养教育,也需要以科学伦理、社会能力、人文精神和生态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素养教育。《生物》新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有利于学生对物我关系的认识,能使初中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发展学生对人类、自然和未来普遍的关怀和慈爱之心。以下是我们使用新教材中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达到科学素养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统一的一些粗浅认识。1 通过一系列学生探究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基本的物理学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在这一年的物理教学中,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科学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以“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为主线的学生教育活动。它要求教师遵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施教;要求学校营造浓郁的氛围,改进学科教学现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满足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愿望,  相似文献   

4.
“科学素养说”和中学科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素养的内涵与我国中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是相对应的,这样的科学教育目标取向,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基本的保证。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也是提高学力的高标准教育。科学精神的养成既是科学教育的核心,也是科学素养的要旨。科学素养的培养与科学本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STS教育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也是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适切方略。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 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 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 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 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 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 社会生活的能力。科学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索性化学实验是人们认…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科学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以元素周期表的科学思想启迪学生思维,并将这一科学思想运用到学习中去。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于一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师引领学生追求科学美,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以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史并进行科学思想与方法教育。(2)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3)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周期表结构与编排原则等活动,使学生理解现在的长式周期表的编排是依据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实质——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而编排的。  相似文献   

8.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科学素养的培养不光要落实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在科学课外活动中加以实施和渗透.因为科学课外活动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明确科学课外活动设置的目的,找准教材结合点,合理设计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科学课外活动实效,从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开展机器人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是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阐述了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及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具备的关键特质,从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多角度分析了机器人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作用,最后根据当前机器人教育的现状与条件提出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0.
科学文化素质简称科学素养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对自然、对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基本了解,中学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基础学科,其教学中就应该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本文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原则、科学态度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苏科版初中生物教学中对科学素养教育有着较高的要求,科学素养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养为目的的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身体健康、劳动技能等方面.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努力追求科学素养教育的目标。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养人才.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试论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程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因此,学习科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而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是落实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法转变的重要载体。新课程改革对科学课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储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开展机器人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是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阐述了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及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具备的关键特质,从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多角度分析了机器人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作用,最后根据当前机器人教育的现状与条件提出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是一项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概括、探索、交流与合作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活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其他任何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实验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怎样进行实验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实验教育的设计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是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是落实"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根本保证.科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成为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笔者结合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对科学课教学的认识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化学是当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化学学科自身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对社会的影响是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以具体事实为中心的科学教育实践存在着一些弊端。超越事实的科学课教学的基本内涵是指:在科学课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以具体科学概念和概念性观念为核心,以具体事实性知识和主题为工具,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并最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改进当前以具体事实为中心的科学教育实践的策略是:改进现有的课程设计与编排;在科学教育中关注科学史的内容;改善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李涛 《考试周刊》2013,(17):135
<正>化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态度,从而以形成科学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为目标,这是基础理科教育的共性之一。基本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学品德。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同时又有较强的理论性,化学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9.
探究活动中的记录是小学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反映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学习情况。通过学生的记录,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想轨迹。因此,教师要深入、科学地设计记录单,及时记录、客观真实记录,将记录与课堂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会记录,享受记录,促进他们科学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编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学生知识背景与认知发展为依据,以学生能亲历的探究活动为基础,充分挖掘和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史的教育功能,突出了探究在科技发展历程中的意义和价值,强调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尤其是凸显科技史的教育作用这一特色得到业内专家的充分肯定。纵观国际科学教育,在科学课中注重发挥科技史教育由来已久。为了突出科技史教育的教育功能,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教育宗旨,湘版教材编写组认真搜集与教材内容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