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家庭危机四起,而单亲家庭的泛滥则是其家庭危机的一个显著标志。其中又以无父单亲家庭最为明显和突出。山于离婚率的攀升,单亲家庭正在急剧增加。仅以无父单亲家庭为例,单亲率就由1960年的17.5%增至现在的38%,这些家庭的小孩将不得有过着一种缺少父爱的生活。这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消极影响,并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甚至认为“无父现象是美国当代最具破坏性的动向”。它与街头暴力、校园暴力、经济衰退和贫困问题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息自相关。例如贫困问题,在美国的无父单亲家庭中,有46%的家庭生活水平处在贫困线以下;而双亲家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城市贫困群体”,这一现象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都已出现过。研究比较各发达国家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方案及效果,美国的措施最为成功:它有效地避免了欧洲的“福利病”,在保证经济运行效率前提下,较好地解决了城市贫困问题。这一模式对我国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让女性接受教育是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农村女性继续教育成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抓手。基于扎根理论,以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2为辅助工具,对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主编的《“巾帼脱贫行动”典型案例选编》和“学习强国”平台“巾帼脱贫”专栏所提供的24位农村女性的相关脱贫事迹进行三级编码分析,可将继续教育阻断农村女性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机理概括为:职业技能教育增强农村女性脱贫能力、身心健康教育改善农村女性健康状况、思想文化教育转变农村女性脱贫观念以及家庭亲子教育提升农村女性养育水平。为通过继续教育切实阻断农村女性贫困代际传递,需要注重诊断农村女性教育需求,填补自我发展能力欠缺;把握精神扶贫教育内核,促进农村女性意识觉醒;建构农村女性社会网络,扩展家庭场域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打破了城乡相对隔离的封闭状态,受到城乡差距“推拉力”牵引的农民大量离开农村涌入城市,在不断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农民工”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他们涌入城市,意在摆脱贫困,却无形中被纳入城市化进程中“边缘化”的困境。这种“边缘化”集中表现为身份的二重性以及精神世界的矛盾。究其深层原因,则是“农民工”力图摆脱贫困的主观能动性与城市生活的规则与其惯有方式对农民工心理上的排斥而造成的。因此,用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良性心理互动是有利于农民工摆脱困境命运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雨里的猫》:女性境遇的一个重要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硬汉到男性沙主义猪猡,从女权主义到有同性恋倾向的作家,海明威在美国评论界不停地变换着“面孔”。这促使我们对海明威的作品进行重读。《雨里的猫》是海明威创作中以女性为主体、对女性表现得最为细腻最有感染力的一篇,其中隐含着海明威对女性的理解和态度。“雨里的猫”不仅是这篇作品中女性境遇的隐喻,而且是他初期作品中女性们的隐喻。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对贫困的内涵进行了再认识与辨证思考,强调要克服只从经济层面单向度地理解贫困,贫困的本质及其造成贫困的决定性因素是贫困者“头脑中的贫困”。高校也应从精神和思想层面对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进行再认识,正视存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头脑中的贫困”现象。“扶贫先扶志”,相对于经济上的贫困,贫困大学生“头脑中的贫困”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从“经济扶贫”到“教育治贫”就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先飞”意识;做好开发式能力资助,帮助贫困生“丰满羽翼”;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培养贫  相似文献   

7.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论述教育与贫困的关系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贫困陷阱”理论,贫困人口因为家庭贫困使子女无法受到有效的现代教育,因为受不到有效的现代教育而使贫困人口一代又一代走不出贫困状态。按照这一理论模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要想彻底摆脱贫困,最根本的途径就是通过开展有效的现代教育,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陷阱”。换句话说,有效的现代教育是把贫困人口拉出“贫困陷阱”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进行分析,指出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的具体表现,提出了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朱贞成 《英语广场》2021,(10):12-16
《孤独的孩子》是美国著名犹太女作家安琪亚·叶捷尔斯卡的短篇小说之一。“冲突”主题对呈现犹太家庭的代际冲突、描绘犹太年轻一代女孩女性意识的觉醒、记录年轻女性移民对爱情的渴望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该主题也进一步展现了身在美国的犹太女性移民这一群体,她们面临多重压力困境:渴望融入主流社会却又无法彻底剥离犹太族裔特性,而她们的性别身份更是加剧了这一冲突。  相似文献   

10.
西部农村家庭的需求压力及其货币化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贫困和脆弱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货币化贫困的概念,认为西部农村家庭的货币需求压力造成了货币化贫困现象。货币化贫困不仅是农村家庭致贫和返贫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且对西部农村社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雏鹰换“窝”记念疆去年,上海华亭宾馆的员工们曾为延安杨家岭捐款,帮助了30名失学的贫困儿童重返校园。今年他们又有20个家庭积极响应“1+1”希望工程的号召,进一步结对于支援杨家岭20名贫困儿童。前不久,这20个家庭的家长又作出了一个颇有魄力和远见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儿童贫困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强国家、弱社会、弱家庭”的现行儿童贫困治理格局易见成效但不易持久;现行“补缺型”儿童福利模式无法适应“后小康时代”儿童贫困治理的新形势;“扶贫先扶志”的儿童贫困治理理念尚未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发端于委内瑞拉并盛行于世的“音乐教育福利体系”体现了“扶贫先扶志”理念,它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其之于我国儿童贫困治理的有益启示是:(1)充分发挥国家、社会、家庭这三大贫困治理主体的合力,以服务于“贫困儿童”的个体成长为基点,探索“家庭-社区-志愿者-非政府组织-国家”等多元主体积极协同的儿童贫困治理机制.(2)建立以中国青少年儿童民乐合奏与合唱团为主要载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福利体系,并以此作为破解贫困儿童个体“志向失灵”和“行为失灵”难题的重要抓手,助力我国儿童贫困治理实现从“补缺型福利”转向“发展型福利”、从“物质救助”转向“精神扶贫”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3.
美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给孩子讲授财务管理之道,这是美国中小学教育及家庭的热门话题。大约7年前,美国丹佛成立了一家专为青少年服务的银行。目前有1.73万个储户,帐户户主年龄不能超过22岁,银行顾客的平均年龄才9岁,它标志着美国的财经教育已从儿童抓起。美国...  相似文献   

14.
尽管世界经济在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却没有得到改善,贫困已成为整个人类面临的挑战。贫困正威胁着世界的繁荣和稳定。人们对贫困成因和解决也提出了许多看法。“新马尔萨斯派”学者认为贫困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爆炸”带来的,而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学派认为造成贫困主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经济贫困”引起的“心理贫困”问题,在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客观存在着。该文归纳了问题的现象,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的方法,为实现“心理脱贫”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的女性     
1963年美国女权主义者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出版了女权运动史上第二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女性的奥秘》.在这本书里,弗里丹讲述了一个“无名的问题”:“二战”后十五年间,大量的美国妇女辍学或者辞掉工作,回到家庭,享受作为家庭妇女的幸福生活.然而问题很快出现了,也就是这些符合社会性别需要、一心想要实现“真正的女人的价值”的女性却陷入了极度空虚和苦闷之中,自杀率居高不下.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医生和作家等都不能对这种“女性的奥妙”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缓解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贫困问题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该文利用湘西自治州三县六个行政村的321份参与式评估农村住户问卷调查数据,从家庭结构、户主特征、风险冲击、生计方式四个方面等十二个指标分组进行交叉分析,探讨总结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户贫困特征。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结构和农户教育文化水平与低贫困发生率具有内在一致性,而弱质型户主农户和高于贫困线且人均收入一般农户更易陷入贫困恶性循环,同时湘西地区农户劳动力负担、医疗教育以及不稳定性生计收入等贫困风险因素依然不减。  相似文献   

18.
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看,汉代妇女在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方式中均享有身份(爵位、户主)继承权和财产继承权,这是封建社会后世女子所无法比拟的;汉代家庭中不同身份的女性。其继承顺序是不同的;汉律对女性继承权的保护与汉代社会背景与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19.
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心理变化导致变态心理现象界定为“心理贫困”,指出“心理贫困”主要表现是敏感、“死要面子”。提出了拓宽勤工助学、创造和谐校园、完善队伍建设、感恩教育等“心理脱贫”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程度不一,造成了贫困山区的富余劳动力大量外流。这种现象必然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中又以对“空巢”家庭子女生存和教育的影响最为突出。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劳动力流失,形成了大量的“空巢”家庭,我们形象地称这一特殊群体为“空巢”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