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九世纪,英国先后在1832、1867、1884年进行了三次议会改革。这些改革对英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这三次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作一简要评述。一、1832年的议会改革这次改革是在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力量已经相当强大,而议会选举制已经与之不相适应的情况下发生的。英国议会起源于1265年,经过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1688年政变,确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专政的君主立宪政体,议会就牢牢地成为国家最高的立法机关。在1832年改革以前,它控制在农村贵族地主和城市“工商业等级贵族”手中。此后,虽然资  相似文献   

2.
律劳卑事件     
律劳卑事件,是1834年发生在广州的一场中英外交冲突。这场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英国千方百计要把“自由贸易”强加到封建中国头上,同时,也表明中国传统的邦交、外贸体制其时已经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一 19世纪30年代初,是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家乐于称道的年代。1832年,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借助当时的阶级矛盾和各阶层人民对土地贵族、金融贵族的不满,促使议会通过了议会改革法案;1833年,又通过了废止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的法案,这两个法案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前者,虽未改变英国“是一个由富有的贵族统治的国家”的政治格局,但英国资产阶级毕竟由此取得了一定的发言权;后者,则使资产阶级“放开对  相似文献   

3.
英国早期工业资产阶级在政治民主化和社会民主化两个方面推动了英国民主化进程。英国在工业革命以后,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从而改变了其阶级结构和社会资源的占有。在工业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通过1832年、1864年和1888年的议会改革,实现了政治的民主化。正是在他们的促使下,英国通过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立法,开创了社会改革的先例,政治民主扩大为社会民主。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议会改革之后,英国广大城市下层工人和全部农业工人仍未获得选举权,议席分配仍然不公,选举存在着大量腐败行为,两大政党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也在加剧,国内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在此背景下,1884年英国通过了两个文件,进行第三次议会改革。这次议会改革虽然没有最终完成,存在一些缺陷,但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还促进了英国近代资产阶级两党制度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基本形成,资产阶级民主也有了实质性的扩大。  相似文献   

5.
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素有“议会之母”之称。早在17世纪,英国便成功地建立起具有本国特色的君主立宪制度,实现了资产阶级与王权、贵族的政治妥协。近代英国之所以选择君主立宪制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6.
<正>英国1688年政变实现了两个妥协,一个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妥协,一个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的妥协。前一个妥协,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一百多年以来长期结盟的继续与必然结果。这个联盟构成了英国政治生活的基础。后一个妥协,与革命的起伏和革命的结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历来,英国学者和苏联史学界对这场妥协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英国辉格党自由派史学家马考莱的笔下,1688年政变是“世界上存在的最出色的事件”。据此,他得出结论说:“我们还不知道有一次绝对不能以及时的友好妥协来预防的大革命”,“温和的让  相似文献   

7.
政治上的赋权有利于实现边缘群体的政治一体化。英国1832 年的议会改革实现了向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赋权,其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有钱但无权”的阶级和下层阶级不愿照旧生活下去;二是统治阶层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三是法国革命等国际环境的影响。1832 年议会改革及选举权的扩大,或者说政治上的赋权,实现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一体化,其意义在于,首先,从短期来说,它缓解了英国当时尖锐的政治矛盾,保持了政治稳定;其次,从长期来说,它促进了妥协的政治意识,为英国以后的和平改革提供了典范;最后,它也解释了英国工人运动史上改良主义之所以占主导地位的原因。英国的改革为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集宁师专学报》2018,(4):63-67
杰米里·边沁(1748-1832)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法理学家和社会改革倡导者,他既开辟了哲学激进主义先河,又推动了政治激进主义进步。18世纪末以前,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边沁的激进改革思想产生较大变动,但从19世纪初开始,他又重新倡导议会改革,从此不再动摇。在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的过程中,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把议会改革方案建立在功利原理基础之上,帮助中产阶级,尤其是工业资产阶级赢得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进而开启了英国议会民主制改革的先河。  相似文献   

9.
近代时期,英国资产阶级的改革活动大致有两种情况:1.通过改革消除封建残余和改造旧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完善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体制,实现国家的近代化。这主要体现为19世纪上半期的3次议会改革,工业革命的迅猛开展,在议会立法的保护下进行的公开和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以及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2、适应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调整和改革政治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环节。这主要体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议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文官制度和中央、地方行政改革,以及教育和社会改革。这一系列改革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完善、自我调节和应变能力的体现,是大工业发展后的上层建筑积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及时作出的调整。它带来了深刻的社会改造,并推动着英国历史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0.
国内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专家历来把霍布斯判定为代表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作者认为,霍布斯坚决反对英国革命,支持和歌颂封建专制王权,因此他决非代表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思想家。他之反对和批判天主教,不过是要以国王的文化专制主义取代教皇的文化专制主义,他要建立的是一个宗教与政治合一的集权专制主义国家,这决不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期望的。  相似文献   

11.
1872年7月,以格莱斯顿为首的自由党政府颁布了《投票法》,进一步巩固了1867年议会改革的成果,使工人阶级选民的权利得到了有力的保护。这是英国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一链。《投票法》的实质是实行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使选民真正获得选举的自由。在英国政  相似文献   

12.
164。年英国新议会提出的限制王权的要求,包括:A、议会监督国王和大臣们的活动B、取消国王的专卖权C、国王不得擅自解散议会D、宣布未经议会同意就擅自征税为非法2.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背景是:()A、高级军官争权夺利,护国主政府岌岌可危B、东部地区农民反圈地斗争又趋高涨C、士兵在酝酿新的起义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斯图亚特王朝相互勾结,达成要协3下列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生产力日勺发展 C、揭开了欧…  相似文献   

13.
专题指导 本专题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政党政治的产生和演变等主要内容。各国政治状况是本专题的重点。各国政治对世界政局的影响是本专题的难点。 十七世纪上半期,产生于十三世纪的英国议会下议院融合了很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64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几次反复较量,终于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十九世纪后半期,自由党和保守党在英国交替执政,十九世纪晚期,两党都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对内进行社会改革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积极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一战以后,英国经济势力遭严重削弱,政党政治发生了变化,自由党势力衰微,工党势力大张,1924年以后,工党领袖曾两次组阁,同时英国殖民统治秩序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受原始的军事民主制传统、封君封臣契约关系、基督教神权政治的影响,加上约翰王的横征暴敛,《大宪章》在1215年产生。《大宪章》保护了教俗贵族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规定了公正的法庭审判原则,保护了教皇的权威和教会的自由。它还具体规定了城市特权、商人通商权利、妇女的权利和地位。《大宪章》为"王在法下""王在议会"商人和商业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议会同王权斗争的法律武器,为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动力。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化理论研究中,人们一致认为,英国民主政治的实践走了一条改革渐进的道路。可以说,没有改革,就没有英国的民主政治,改革是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因此,对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考虑无疑具有其典型意义,同时,也对各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宏观比较研究大有律益。这里,很有必要首先指出民主政治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我们试图把它简括为:从权力转移上说,国家的政治权力必须从封建地主和贵族寡头那里转入工业资产阶级手中;在政府机构_L,这个政府必须是开放的,并且其成员要  相似文献   

16.
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在“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冲突”一目内,谈到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又说:“不久,英国进行议会改革,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取得了更多的权利。”小字列表中也只提到这次议会改革“修改议会选举规则”。本文简要介绍,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到最繁荣的阶段,人们称之谓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当时英国的工业生产,无论是生产力的水平还是产品的数量,都执世界之牛耳。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1832年的议会改革,它开始参与政权,至十九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成了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力量。从1848年到1868年的二十年内,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党,连续执政达十六年之久。  相似文献   

18.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在清教运动的掩饰下发动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清教运动实质上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舆论和组织准备的思想运动。  相似文献   

19.
议会改革是19世纪英国政治发展的主要体现,它发端于18世纪,延伸到20世纪.其中19世纪三次大的议会改革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反映了英国社会变革的基本特征.适时而变,和平渐进的模式,这是英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议会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率先进行议会制度改革的国家。西方学者称英国议会为“议会之母”,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度的建立,也大多仿效英国。英国议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很久以前就有了议会。一般认为早在13世纪就有了议会,但它不过是封建王国统治臣民的工具。是封建的等级议会。近代意义上的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