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后,毛泽东改变了原先“世界大战可以避免或推迟”的判断,突出地强调战争爆发的危险性,从而对中国的建设走向产生极大的影响。毛泽东这一判断变化的过程,与中苏两党关系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苏两党从产生分歧、摩擦到公开论战,在一系列问题上形成对立,其中包括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中苏论战产生的影响是多层面的。从中苏论战的影响这一大背景,厘清毛泽东改变判断的原因,有助于更准确和更科学地作出历史的评价。毛泽东形成“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以及对战争的高度警觉,决不是其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在特定时代背景影响下、特殊历史事件作用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解读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思想维度解读,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以完整的理论体系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指向。从历史维度解读,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成熟标志,它与邓小平、江泽民的发展观构成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从实践维度解读,科学发展观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指导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的思想和实践的人民性特征在于 :一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是向人民学习智慧 ,向人民汲取力量 ;三是关心人民的衣食住行 ;四是深入实际 ,倾听人民意见 ;五是以普通人处世 ,平等对待人民  相似文献   
4.
民主革命时期残酷的历史环境不允许党公开化,执政初期党提出“公开建党”,改革开放新时期推进“党务公开”,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足迹。党务公开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从执政党、国家、社会的三维视角研究,党务公开有助于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有助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助于民主政治建设。党务公开的实践已经拉开帷幕,加强党务公开的制度化建设、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措施的实践、增强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好新媒体技术手段在推进党务公开中的作用、构建党务公开的多层次架构,在创新实践中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既有实践模式,也有认知模式。认知模式不同于实践模式。认知模式包括基本理念、思维方法、叙述框架和分析范畴,等等。中国传统的社会主义认知模式来源于斯大林的理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格局,提出了从理论上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构建社会主义认知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美国两大政党为了赢得总统选举,开始突破组织发展的区域局限,在海外建立政党组织作为本党分支机构,民主党海外便是其中之一。民主党海外得到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承认与支持,其下属的国家委员会数量不断增加,在组织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完善,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组织特点,逐渐显示出某些政党组织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以丰富的理论编织而成的,这个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这一理论体系向实践的转化,目的就是实现社会的思想整合,这是理论功能的体现。理论应实践的需求而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扎实的实践基础,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经验积淀,体现了社会需求与理论供给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达的就是国家和社会的总体诉求,作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一面思想旗帜,它的价值取向正是对国家和社会总体利益诉求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是党的历史上指导思想第五次与时俱进的硕果。这个新的指导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推进和发展的沃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破解发展难题的全面性,全面从严治党、满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需要、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为世界作更大贡献成为其中重大问题的关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于时代新的伟大实践,是引领现实中国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全面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作用,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党的建设、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必须认认真真地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各领域。  相似文献   
9.
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结论的认识分歧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加速完成,中共领导对社会制度转变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八大之前未能对新制度建立后社会主要矛盾进行认真研究,八大虽然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做出了结论。但大会主题报告没有涉及这个问题,会议议程也没有就此问题进行过讨论,因此,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结论显得比较粗糙。它在形成之初就未达到统一认识,毛泽东不赞成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结论,却又主张先不要急于修改这个结论。围绕八大作出的结论,当时的理论界进行过专题讨论,但没有形成集中的看法,无助于统一认识,毛泽东后来明确改变了八大的结论,强调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并逐步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改变是战略性的失误,危害是极其严重的。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关系到本世纪末和下半个世纪中国命运的战略决策。形成这一战略决策的前提,首先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思考以及形成的新思路、新思想,新观点,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