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特约记者:吴老师,您好!据了解您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是图书馆学,博士期间主要研究书评理论.嗣后在从事编辑出版科研、教学的过程中.您一直比较关注书评在图书传播中的作用,您认为书评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在书评公信力逐渐下降的情况下(比如近年来出版的某些图书中腰封出现了太多浮夸不实的宣传,已经引起了读者反感和各界关注),您认为书评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书评的要素我有个固执的想法:书评文章应该告诉读者评什么书,作者是谁,哪家出版社出版的,全书篇幅多少,书的定价多少。在形式上,这5个项目是可以单独列出的。因为它们最简明地提供被评图书的情况,使读者一目了然。即使读者暂时不读书评,他也从这里获得了图书的出版信息。记得几次写文章或在有关会议上发言,我都强调这5个项目的重要,甚至认为是书评的要素。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书评?“书评”是“图书评论”的简称,就是对图书进行分析评论。书评包涵两项内容,一是“书”,这是指书评的对象;一是“评”,这是指书评的性质。书评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书评文章或讲演等,则是书评者对图书经过研究所得出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医学书评关注的是医学图书中学术思想及理论知识界的最新动态,推荐最新学术成果,所评医学图书必须具有学术传承价值并能直面医学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新挑战。对于医学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来说,书评可以说是医学知识积累与发展的助推器。本文梳理了中国医科院图书馆近20年医学专家书评工作,介绍了中国医科院图书馆医学书评资源建设的经验,还探索了书评网络平台发布与推广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书评可以扩大书的影响,书评可以帮助读者选书,书评可以提高图书质量,书评是联系出版社、作者、读者之间的纽带,优秀书评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一本书的价值,书评有助于党的出版方针的贯彻执行。在此向您推荐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书评例话》一书。本书精选了《图书宣传评论与编辑工作》、《图书评论的理论与写作》等评论文章,对出版工作者具有实用价值。本书的读者对象:新闻、出版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的有关师生。本书由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吴道弘同志撰  相似文献   

6.
论图书馆与书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庸讳言,目前图书馆界对书评工作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人认为书评根本不属于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范畴。我认为有必要澄清这种模糊认识。书评的对象是图书,而图书馆的职能则是收藏和利用图书。书评是写给读者看的,图书馆的图书也是供读者借阅的。这说明,书评和图书馆都拥有共同的对象,都具有服务读者的一致目的。图书馆的根本任务是“引导”人们  相似文献   

7.
学术图书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资源,由于其书评要求高、难度大,由读者撰写的学术图书书评数量少且缺乏足够的推荐理由和对图书馆有价值的内容评价,较难为其他读者提供信息向导。以重庆大学图书馆自建书评中心的学术图书书评为代表,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书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与"豆瓣书评"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针对学术图书的"结构化书评",并讨论了其组成的必要构件和结构化方式,以期在降低读者撰写学术图书书评难度的同时,提高这类书评信息导向的效率,促进图书馆更好地挖掘和推广馆藏中有价值的学术图书。  相似文献   

8.
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已是尽人皆知,但作为书评家,他对书评的贡献,人们却所知不多。事实上,在鲁迅一生的作品中,图书评论占有相当的分量。从上世纪20年代初,他就关注图书评论、提倡图书评论。首先他在书评理论上有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08,(3):54-56
记者:一直以来,河南日报对新媒体的建设比较关注,在新媒体领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尝试.是什么原因让您如此重视新媒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书评报刊在各地已办了不少,但广大读者对书评的反映却相当冷淡,甚至有读者直言相告:‘我读书从不看报刊上的书评!’其弦外之音颇令人回味。书评出了什么毛病? 一言以蔽之:患了‘软骨症! 症状之一:吹捧式书评泛滥无庸讳言,各地书评、报刊上刊登的书评充斥了廉价的溢美之词。‘宁说图书百样好,不挑图书一根刺’,似乎已成为书评者的写作准  相似文献   

11.
态度、质量和权威有两种不同的议论:一种意见认为写书评太难了。首先要认真阅读原书,至少两遍;并且经过消化领会,然后才能写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来。另一种意见认为,写书评是对图书的议论,有书可据,毕竟不同于创作论文,又有什么困难可言呢。这是截然相反的两种见解,或许将会长期存在下去。两种不同的见解,或者竟是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书评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12.
个人秀     
·工作 1.您在印刷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入行时间?现在您从事的工作和岗位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电视与书评     
当今社会,尽管电视已成为新闻与娱乐的王后,但她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我们仍然强烈地感觉到她的文化意味中似乎缺少一点什么。我苦苦地思寻,蓦然发现,原来是缺少一点关于书的文化。由于电视缺少这一点,至少使她失却了一部分文化人观众。为此,我们呼唤电视书评。所谓电视书评,是一种“跨文化传通”,是电视与书评的结合。它是运用电视来传播书评内容,开展对图书的评论,把电视文化与图书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电视开展书评无疑给电视自身注入了新内容、新生机,提供了一个新品种、新节目,在电视和文化人读书人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使电视自身开掘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文化建设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比如她能抓住社会的读书热点、思想文化热点运用电视形式进行快速评论,最大时效、最大限度地引导中国的读书潮流。电视完全可以在这一片广阔的天地中找到新的用武之地。同时,书评也要借助电视这一现代最新传播媒介把图书推进每一个家庭。中国是一个图书大国。图书出版界需要书评舆论监督,图书阅读者需要书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4.
王卉莲 《出版参考》2010,(10):44-44
今年3月,法国《费加罗报》与Opinionway学院就法国人阅读纸介质图书和电子书的情况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被调查的法国人主要回答了以下两个问题:1.如今您经常阅读哪种载体的书?纸介书还是电子书?2.您个人如何看待图书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在应该着手建立当代书评学。我认为当代书评学由三部分构成,即书评功能学、书评传播学、书评写作学。书评功能学旨在对书评功能给予理论的分析与阐述,揭示其规律,从而更好地发挥书评的社会作用与文化作用。作者、图书、读者三者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环”,图书的传导—接受功能就在这一相互作用环中发挥。书评的功能类似于图书的传导—接受功能又有所不同。书评属于相互作用环中“读者”这一作用点,是读者对图书的有序化、明确化反应,是文字化的呼声。但同时,书评又有超越相互作用环的独特功能。概括地说,即:对于图书作者,它不仅能反馈读者信息,而且具  相似文献   

16.
责编与书评     
对责编写自己编辑图书的书评,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前者,认为责编应该而且能够写好自己编辑图书的书评;后者,不提倡,认为责编不宜也不可能写好自己编辑图书的书评。我历来赞同前者的看法。下面就责编与书评问题谈二点肤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书评应成为图书控制的一种有效形式。书评的生命在于随变而适,根据图书生产和图书传播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书评品种和类型有针对性地实现对图书的控制。在图书生产领域提出了“版前书评”概念,讨论了其实施生产控制的具体步骤。在图书流通领域,提出了针对图书的纵向流通和横向流通的不同书评类型,并提出通过浓缩性书评以颠覆“选者”的先入之见,直接面向个体读者,真正实现书评的图书控制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话说书评     
随着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出版事业的日益繁荣,职工读书活动的纵深发展,图书评论的重要性遂为越来越多的同志所关注。于是,“怎样写书评”就自然成了人们读书文化生活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了。怎样书评?人们可以提出很多方法,谈出许多经验。然而,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定于一尊的写作秘诀吧。因此,还是应该鼓励大家在书评园地里来个因人而异的“百花齐放”。比如,工人写的书评,农民写的书评及学生写的书评,显然就同评论家、大学里的教师、教授、报刊的编辑写的书评不会是一个样子,也不可能有同一个要求吧。三十年代初,有人曾写信问鲁迅:作文的秘诀是什么?鲁迅1933年12月15日在《申报月刊》上用洛文的笔名写了一篇杂文,公开回答了这个问题。鲁迅认为,作文并无什么秘诀,要说有,那就是骗人的障眼法。比如说,写文章一要朦胧,二要难懂。缩短句子,多用难字。写秦始皇焚书的故事,如写一句“秦始皇乃始焚书”,还不算好文章,改成“始皇始焚书”,就有些“古”起来了,假若查找  相似文献   

19.
叶建 《出版科学》2012,20(5):103-107
《图书评论》作为国立编译馆主办的书评期刊,带有强烈的官方色彩,但是不能以此否认刊物在近代书评期刊史上的地位和价值。20世纪30年代初,《图书评论》以书评的形式关注新兴学科的发展,回应思想文化界中重大问题的争论,是当时办得较有特色的学术期刊。但终因其语言风格在当时出版界、学术界引起诸多非议,成为迄今为止评说纷纭的众多近代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网络书评也在冲击着传统的书评市场.网络书评借助于网络媒体的技术优势.建立了一个开放式的图书阅读与交流的平台.这在传统媒体时代是很难达到的,这种大众性的书评活动.因其网络用户平等参与网络社区活动的身份特征.使得网络评论的发言是平等的.基于这种大众性的平等.使得网络书评的品质与公信度较为客观和公正.因为对于同样一本书.网络用户拥有一个低门槛的言论发表空间.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开创了一个有效的观点撞击空间.而其他网络用户可以充分参照不同的甚至相左的意见.来定夺自己的图书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