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与写作》2009,(6):96-96
图书策划:北京文海书香文化公司 书稿要求:个人专集或多人合集。体裁、题材不限。主要选收备类新闻作品、新闻理论、新闻实践、采编心得、报告文学及各文学类作品。要求取好书名,编好目录,书稿抄写、打印、复印、电子邮件均可,注明详细地址、电话等。  相似文献   

2.
图书策划:北京文海书香文化公司书稿要求:个人专集或多人合集。体裁、题材不限。主要选收各类新闻作品、新闻理论、新闻实践、采编心得、报告文  相似文献   

3.
图书策划:北京文海书香文化公司书稿要求:个人专集或多人合集。体裁、题材不限。主要选收各类新闻作品、新闻理论、新闻实践、采编心得、报告文学及各文学类作品。要求取好书名,编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与分析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要求,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一个时期以来,新闻传播中忽视和淡化“人文关怀”的现象,可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仅以悲剧性社会新闻作品为例,可列举如下现状及现象:一是看客心理。以暴露、猎奇、片面吸引受众为目的,  相似文献   

5.
当明洋完成《解读美国报纸:从新闻运作到产业扩张》书稿时,作为他的博士指导老师,我感到非常欣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军事新闻写作大有学问。要写出深受读喜爱的好新闻,除了新闻学所强调的“新、实、深、短、快”等基本要素外,能不能写“活”,也很重要。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一件好的军事新闻作品,需要满足3条标准:第一是经得起“看”,内容鲜活;第二是经得起“品”,语言优美;第三是能给人“打烙印”.形式新颖。而要达到上述要求把军事新闻写活,不妨从以下3个方面做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新闻语言指“新闻作品的语言”。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不但要选好主题、体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和充实的内容,正确地运用或使用语言文字,尤其是新闻语言更是至关重要。判断新闻作品使用语言文字是否正确,是否恰当,主要看文字的运用是否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经过长期新闻写作的实践,新闻作品所使用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按快门还是玩鼠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和数码相机等数字化摄影技术在新闻摄影上的运用,新闻摄影作品的制作时间大为缩短,采访编辑的节奏加快,加速了新闻摄影的时效性,它将新闻摄影作品瞬间便呈现在广大读面前,无疑,它适应了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要求,受到新闻媒体的青睐。“按快门”还是“玩鼠标”一,却阐述了当前新闻摄影中,由于高度发达的电脑技术能够轻易地改变“数字摄影”,列举了“数字摄影”在新闻摄影中出现的种种情况,造成对新闻摄影真实性的严峻挑战。章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面对目前电脑介入报刊编辑出版的现实,应该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把好新闻失实这一关。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机构和新闻记,但却存在着很多具有新闻意识的学作品。中国古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很强,在他们的作品中时时传达出当时社会的诸多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当今社会新闻记的责任,不少作品是可做新闻来鉴赏和阅读的。尤其是在中唐时期,韩柳的古运动和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交相辉映,都强调学的社会功能,一时唱响当时坛的主旋律:诗歌创作上以自居易为主导;散创作,就新闻性而言,柳宗元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除应具备深刻的主题思想、典型的新闻事实外,还应具备完美的表现形式,比如:体裁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现手法的采用等等。其中新闻语言运用得如何,在新闻表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郭增彬 《新闻三昧》2004,(12):34-35
让新闻短下来是一个比较老的话题了,现在还有这样的呼声。换句话说,“该短下来的新闻有的没短下来”这个事实,过去有,现在还有。而让新闻短下来的呼声,不但新闻媒体内部有,广大读更有这样的要求。短新闻能否反映出重大新闻事实?短新闻能否出好作品?短新闻能否反映出记、通讯员的高水平?……就这样一些问题,笔从新华社70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找出10件短新闻作品予以研读,找到了肯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说过:人们要求新的东西──形式和内容都新。新闻报道也是如此,既有新鲜的内容,又有新颖的表现形式,作品就会“活”起来,就会被读者所关注和喜爱,它所具有的丰富的营养价值才能为读者所吸收。因此,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好的内容与好的形式的完美结合。而即使稿件反映的内容一般化,如果有了好的表现形式,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先看一下好的新闻形式对表现内容所起的作用。在新闻实践中,写作的体裁一般是消息、通讯、评论等几个种类,比如通讯写作,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大多采用纪实的笔法,按照金字塔结构或倒金字…  相似文献   

13.
写新闻报道最起码的要求是让读看懂,而要让读看得懂。在写新闻报道时就要考虑到读范围的广泛性。由于读知识阅历不同,环境习惯不一样,对事物的感知也不尽相同,所以交代背景是新闻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作为新闻作品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材料,如若运用得好,可以解释、烘托和深化报道主题,使新闻所包含的内涵更为清楚、明朗;有助于突出新闻蕴含的意义,提高新闻的价值;能代替作议论、暗示作的观点,从而使新闻显得更为客观、可信;还可传播知识,增添情趣,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能写会写是新闻工作的必备条件。掌握新闻写作的技巧,在新闻写作中要把握好分寸,是对新闻工作基本素质的要求,更是写出好作品的先决条件。结合本人多年的写作工作实践,五种形式请笔友切忌。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06,(7):43-43
据近日《中国日报》报道:首届亚洲新闻摄影比赛颁奖仪式于6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次摄影大赛由亚洲新闻联盟和中国日报社共同发起。来自亚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英国、美国、俄罗斯的500多位作选送了20000幅(组)新闻摄影作品参赛。其中亚洲6个国家的摄影师参评的8幅(组)作品,分别夺得突发性新闻、非突发性重大新闻、经济及科技新闻、新闻人物、日常生活新闻、化及艺术新闻、体育新闻、自然及环保新闻的金奖,另有160幅(组)作品获优秀奖。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新闻界和司法界所关注的新闻纠纷、新闻诉讼事件有增无减,其中以“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作为内容占大多数。所谓新闻侵权,在《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草案建议稿(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律中心)中法律概念为:“新闻侵权,是新闻机构或个人利用新闻作品,损害他人人格权的行为。”并对新闻侵权的形式亦有明确的界定:(一)内容严重失实;(二)评论严重不当:  相似文献   

17.
王毅 《新闻前哨》2001,(2):13-14
新闻具有美育功能。新闻作品的结构、布局、语言都能表现出美感意识。穆青曾这样强调:“我们记者是美的传播者。新闻记者要把生活中最美的东西传播给人民,从而教育、感染、影响我们的人民,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境界。”要发挥新闻的美育作用,除了增强报道的思想性外,更重要的是要增强报道的艺术性,这是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对新闻提出的新要求。 但是,毋庸讳言,一些媒体由于片面强调新闻工作党性,而影响了新闻宣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相对格式化的新闻表现方式,把新闻的审美价值淹没和遮盖了。其实,作为思想外衣的语言文字也可以…  相似文献   

18.
新闻工作者要想奉献给受众以精品,首先就必须有精品意识,弄清什么是新闻精品,精品的涵义和特征是什么。从目前报刊上已发表的文章看,对新闻精品的认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精者,经过反复提炼产生的精华也。精品:精良的物品;上乘的作品。新闻精品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导向正确,意义重大,新闻价值高之作;是权威性、指导性、吸引力、感染力的统一之作。二是精心采写、  相似文献   

19.
《新闻窗》2005,(1):64-64
贵州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贵州省新闻学会日前就开展2004年度贵州新闻奖评选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新闻单位3月15日前报送参评作品。通知指出,参评作品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落实“三贴近”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富有时代特色,具有很好的社会效果。通知对参评项目、参评标准、参评程序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20.
历史进入新时期,新闻创作也进入多元互补的时代,它表现为各种文体间的交叉渗透,即各种文体都在向自身以外的品种吸收新的艺术元素,新鲜血液而完成自身的蜕变,其中散对新闻创作的影响尤为强烈,散文倾倾向正在成为新时期新闻写作的一个潮流,在这个潮流中,报纸副刊充当了“排头兵”和“试验田”的角色,新闻作品散文化,或者说作用散文写作的某些手法写作新闻作品,不仅可以把新闻写活,更重要的是这样写,可以把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从而达到记者期望达到的社会效果。而这一点,正是新闻界提倡新闻作品散文化的目的所在,纵观其表现手法,大致有三:要用生动的形象说话,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要有自由活泼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