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姚磊 《初中生必读》2007,(12):31-33
在生产实际中,为了提纯产品,常常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步骤除去产品(或原料)中的杂质.为了除尽混合物中所含的杂质,一般原则是:①添加除杂试剂后,其生成物与所需提纯物易分离;②除杂后不能增加新杂质,不能使所需提纯物质减少(但可以增加).要达到上述除杂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和实验中接触到的物质多为混合物,要得到纯净物,就需要对混合物进行除杂提纯。物质在提纯除杂时应遵循的原则:(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被提纯物质的主要成份不能改变;(3)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操作简单易行。物质除杂质时思考的一般方法是:根据主要成  相似文献   

3.
一、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1.混合物的分离:是把原混合物中各成分一一分开而得到纯净物,并且恢复原样品。2.提纯:是把某种物质里含有一种或几种杂质,除去杂质而得到纯净的某种物质,提纯不要求一一恢复到原样品,但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除杂的原则: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能增加新的杂质。(2)不变:被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3)易分: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相似文献   

4.
物质的提纯     
考测点导航物质的提纯(即物质的除杂)是把某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除去或使杂质转化为要提纯的物质的过程。本节中考的热点是:物理法除杂的一般方法;化学法除杂的一般方法;综合多种方法除杂的能力。试题多为选择题或填空题  相似文献   

5.
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使之变成纯净物的问题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解这类题,必须熟知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做到既除掉杂质又符合除杂的要求。 除杂时,要符合下列要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减少被提纯物;杂质与被提纯物容易分离;要把被提纯物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除杂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一  相似文献   

6.
把混合物中要保留的物质称为主成分,要除去的物质称为杂质。把混合物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除去,或将杂质转化为主成分的过程称为除杂。除杂的原则是:1)要保持主要成分的性质、质量不变,尽可能减少损失;2)除杂要彻底,且不能带入新杂质,过量的除杂剂便于处理;3)反应要迅速,容易分离,操作简便。初中化学中常见的除杂方法有:一、物理方法根据主成分与杂质的物理性质(如溶解度、沸点)上的差异来分离提纯物质。物理方法又有以下几种:1.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跟液体分离的方法。如除去KCl中含有的少量MnO2,可先将混合物加到水…  相似文献   

7.
1、要审清题目要求提纯(除杂)与分离混合物两者要求不同,提纯的要求是加入试剂,除去杂质,同时不引入新的杂质;而分离混合物的要求是将混合物中的各物质分离开,但仍要保留原来这些物质。解题时要审清题目要求,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2、要分清所除物质不要错将杂质保留而将需保留的物质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有的同学选择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的方法,这样一来,需提纯的CO也除去了。3、小心带进新的杂质有的同学除杂时,仅考虑了除去原混合物中的杂质,而并没有去多想想,这样的操作是否会带进新的杂质。如除去KCl中少量的碳酸钾,…  相似文献   

8.
一、除杂方法与典型例题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去,从而得到一种较为纯净的物质,这在化学中叫做物质的提纯或除杂。(一)物理除杂质的方法常采用的物理除杂法有:(1)溶解过滤法。常用于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固体的分离。如粗盐的提纯。(2)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常用于分离几种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和不大的固态可溶性的混合物。如分离江化钠和硝酸钾。(二)化学除杂质的方法化学除杂法在物质除杂中最常用。化学除杂通常要遵循大率原山:“不引、不变、好分。”不引——不能在分离除杂过程中引入…  相似文献   

9.
除去杂质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除杂”遵循的原则是在除去杂质的过程不能引入新杂质,不能改变被提纯物质的性质、质量,要求被提纯物容易与杂质分离。“除杂”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利用这些原则和方法简析了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某物质中含有少量其他物质,这少量其他物质叫做杂质,某物质叫做主物质。少量杂质的存在会影响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把含在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除掉的过程叫除杂,也叫做物质的提纯。除杂的目的有二:一是除掉杂质;二是保留主物质。在中考试题中往往有除杂这类题型,当碰到除来试题时,首先弄清楚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两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然后考虑到来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杂质除掉,保留主物质,并且在生物质中不能再出现其他杂质。除杂方法很多,现就初中具有的知识举例说明。1.过鸿法分离液体和不溶性固体物质,用过滤法。如:怎样除掉混…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中.有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气体的干燥等概念,分离是指用物理的方法(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将混合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分开的过程。除杂是指不管用何种方法,而最终将主要物质中混有的其他少量杂质除去的过程。提纯、气体的干燥等都属于除杂的内容,只是侧重点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除杂过程中一定有分离,而分离不一定都是除杂。其中除杂.尤其是化学除杂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之一.为了使同学们能熟练解决此类问题.现结合实例谈谈除杂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需要较纯净的物质,常常需要对物质进行提纯,以除去物质中所含的杂质。学生学会除杂的方法,将使学生学有所用,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那么,如何除去物质中的杂质呢?除杂又要遵循什么原则呢?一、除杂的原则①除去杂质的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除去盐酸溶液中少量的硫酸,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钡而不应加入适量的硝酸钡,因为加入硝酸钡虽然  相似文献   

13.
初中化学中有一类“除杂题”,是让学生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某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除去,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除杂题”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除杂的过程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选择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而不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反应的产物容易分离,操作简单易行;在除杂质过程中,被提纯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应该复原为原物质,即不增(杂)不减(主)。下面,试列举几种除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主要成分和杂质在物理及化学性质上的异同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杂质进行转化后从原混合体系中分离掉,从而得到较纯净的物质。原则:在除杂时,不能带进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量。所加试剂一般只与被提纯物质反应,生成物易于分离或尽量使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的物质。  相似文献   

15.
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清除出去,从而获得要提纯的物质,这一过程叫做除杂。物质的除杂必须抓住主要物质与杂质之间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和联系,来决定选用何种试剂或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除杂提纯是物质分离与提纯的一种类型,也是近几年中考常见题型之一.从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个角度,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归纳总结具体的除杂方法,让学生能针对不同的题型,快速找出行之有效的除杂措施.初中教材关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主要介绍两种类型:一是除杂提纯,即把杂质除去,或使杂质转化为要提纯的物质;二是分离提纯,即把混合物中的不同物质分离开来,再分别进  相似文献   

17.
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物质的提纯或除杂.分离除杂题是高考的常见题型,它灵活多变,能综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类题常见的解法有: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学习和研究物质的性质时,研究对象应该是纯净物。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物质中常常会混有杂质,把物质中的杂质除掉得到纯净的物质就是除杂。那么,除杂要遵循哪些要求呢?又有哪些方法呢?一、物质除杂的原则(1)"不减":不能把主要成分反应掉(或让主要成分减少);(2)"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  相似文献   

19.
物质的提纯(也叫除杂)是指将某物质里含有的杂质除去,即利用主要成分和杂质不同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除去其中所含的杂质,以得到较纯净的物质的过程。一般地讲,除去杂质的方式有两种:(1)将杂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以达到分离的目的;(2)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出来的物质,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得到更多的要提纯的物质。从混合物中除去杂质的方法分为两大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一、物理方法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物理方法,有讨德法、蒸发结晶法和冷却结晶法。过滤法适用于除去混合物中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20.
分离和提纯物质就是要去除杂质,在解答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措施应注意:(1)不能引入新杂质,(2)提纯后的物质成分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