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规范化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中必须贯彻的基本教学理念.规范化的播音主持教学和规范化的播音主持实践,呈现着紧密的因果关系.不规范的播音主持教学必然导致播音主持创作主体有声语言的失范.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规范化教学这一要求,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广播播音主持活动创作过程中,播音主持语言的表现力即是有声语言技巧的运用能力,提高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表现力可以更好地完成与观众交流与沟通。基于此,从重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赋予播音主持语言情感内涵、提升播音主持语言文化底蕴三个方面探讨提高广播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策略,以期促进广播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一名基层电视台有声语言工作者工作体会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少儿主持人培养过程中的心得。主持工作是一项复杂连贯的系统工程,本文着重从主持流程培训的技巧和有声语言的使用技巧两个方面入手,对少儿播音主持工作中的难点进行了教学法方面的拆解。旨在帮助同行业培训人士和孩子家长解决少儿播音培训中的一些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播音主持更加重视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规律和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播音员作为这项艺术的传播者,更要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而这种表达能力与播音技巧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要求播音员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本文对播音主持的技巧训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未来的播音主持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闻播音主持人以有声语言为主线,通过真实的、相对稳定的身份为受众服务.新闻播音主持人掌握良好的情感运用技巧,在新闻播音过程中充分调动情感要素,是新闻节目被受众接受、肯定,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前提与保障.  相似文献   

6.
有声语言,在影像传播中有着重要的传播功能,“留白”则是运用播音中的停连技巧,通过语言再创作,传播出有声语言外的无声信息.本文以个案分析为样本,对播音主持中的停连内容进行定性分析,从传播学出发,具体分析不同的声音留白所传递出的信息功能,从而找到声音传播中的“留白”技巧,即运用停连,传播有声语言以外的无声信息.  相似文献   

7.
傅华 《中国广播》2005,(3):70-73
当前播音主持队伍的不断年轻化以及非专业人员的应聘上岗,为广播事业带来了青春朝气和勃勃生机,但播音主持行业内的一些基础理论、基本技巧在有声语言实践中也出现了被忽视和淡化的倾向。播音主持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巧是几代广播人辛勤耕耘的心血结晶,是几十年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对播音主持第一线的实际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播音主持工作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当然是必  相似文献   

8.
播音主持是一门及其讲究语言艺术的工作,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之间通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进行交流,其中有声语言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播音与主持过程中,就需要对播音作晶进行创造,而要想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创造出恰当的声音形象让受众获得美妙的形象感受。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观点认为,语言表达不重要,天天练发音也没必要,甚至认为播音、主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业,节目主持人只能来自优秀的记者和编辑.这种观点是将有声语言当做了“思维的附属品”,对有声语言创作过程缺乏正确的认识.事实上无论一个播音员、主持人主持什么节目,运用了哪些技巧,能力有多强、素质有多高、思维品质有多好,最终呈现给受众的都要落实到有声语言的表现上,没有语言表达,思维也没有实际的意义.中国播音学的奠基人张颂教授不断强调“语言功力”的重要性,并指出:语言功力并非只是“语言”的功力,它包括运用语言所必须的功底,和运用语言所涵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播音主持的特定内涵 播音主持,指的是广播电视互联网节目中,传播主体通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所进行的创作活动.由于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媒介形态以声音、形象为主要特征,当下以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为代表的传播主体,正是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创作,将传播内容、传播意图与听众、观众、网民的视听兴趣、视听理解与感受连接起来.因此,有声语言、副语言传播的创作活动,更体现着媒介传播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王玉 《传媒》2017,(18)
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的有声传播不仅是简单地为受众传递信息,还是主持人从内心迸发出的情感表述.在新媒体时代,随着网络直播新媒体形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草根"开始加入主持人阵营.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无论是传统媒体的播音主持人还是网络直播中的"草根"主持人,都面临着新环境带来的挑战.成为优秀主持人的首要条件就是能够准确、鲜明又生动地传达稿件的内容.这要求主持人除了具备深厚、稳定、坚实的语言功底外,还要熟练掌握语言的表达方法与技巧,使语言表达在应用层面上运用自如,为稿件锦上添花.在主持行业专业与草根并存,竞争逐渐增大的环境下,对于主持人职业素养的提升来讲,需要更为专业的理论指导和训练.由白龙、马欣两位教授合著,科学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的《播音主持艺术语言表达》一书,立足于播音主持创作基础理论,以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方法与技巧为主要内容,对当前的播音主持艺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与技巧     
播音员将书面文章变成绘声绘色、亲切感人的有声语言,这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语言艺术,我们通常也称它为语言技巧,是我们用声音表达真实生活的有力工具,是衡量播音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四人帮”横行之时,鄙薄语言技巧,宣扬什么政治可以代替一切。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广大播音员识破了他们那套反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的骗术,以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在刻苦学习语言技巧,不断提高播音质量。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广播电视播音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使得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力在广播电视播音活动时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近些年来,主持人在广播电视台的播音主持活动中,其语言表现力主要表现在所运用的语言技巧上,而主持人的这种能力可以将艺术语言的魅力和神韵进行广泛传播,从而使艺术的境界通过有声的语言艺术作品得到充分的表现。因此本文通过对提升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对策分析,了解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过程中语言表现力的基本内涵和特点,然后对主持人提升语言表现力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现力有所提升,由此促进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4.
裴蕾 《现代传播》2003,(5):97-98
中国播音学到底是什么 ?大学毕业那年 ,捧着刚刚出版的《中国播音学》 ,我想 ,中国播音学是我国播音工作实践的理论总结 ,其厚重程度不足以吓唬人 ,有些理论还显得有些乏味。汉语有声语言创作到底是什么 ?年轻的我认为 ,我所学习和实践的汉语有声语言创作是一种传统的甚至多少有些过时的风格。新时期的广播电视需要多样化的有声语言表达样式。从大学二年级一直到参加工作头几年 ,学习工作之余从未间断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实践 ,边学习边实践 ,边实践边教学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我常常会有意无意地想起那些“不足以吓唬人”的 ,甚至有点儿乏味的…  相似文献   

15.
1.专业技能的培养 (1)加强播音品质练习 播音品质作为播音主持人最基本的语言能力要求,也是提高播音主持人专业技能的捷径.播音主持人应加强锻炼自身播音品质,实践是帮助其脱颖而出的土壤,而时间是帮助其成长与成才的最佳途径.在练习方式上,经验不足的播音主持人可以观摩一些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的主持录像来学习播音主持技巧;而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播音主持人则需要在实践中注重积累和总结经验,将语音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准确、优美、流畅、自然地表达思想感情的目的,让自己的表达更具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播音主持是运用语言把各种信息传递给人们,是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中有声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播音主持语言的传承和创新对于播音主持事业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播音主持是以有声语言为中介进行传播的,情感是播音主持的基础,只有饱含情感的播音才能打动观众,对情感分寸的把握直接决定着播音主持的成败.本文主要分析了情感在新闻播音主持中的重要性及分寸把握.  相似文献   

18.
播音主持是指播音员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进行的传播活动。通过有声语言准确清晰地传达、字正腔圆地播报,成为党和人民沟通的桥梁,因此播音主持对声音的练习尤为重要。本篇文章通过对播音主持练声的过程与意义的探究,达到在话筒前美化声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电视播音主持有声语言规范问题,通过详细地阐述电视播音主持担负的重要角色,明确其拥有规范的有声语言对新闻传播质量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规范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篇属于播音工作的外部技巧. 一、顿歇的概念在播音中,稿件各部分之间、层次之间、段落之间、小层次之间、语句之间、词或词组之间,有声语言总有休止、中断的地方,时间长短不同,这都属于顿歇的范围,是有声语言表达中显示语意、抒发感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