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布鲁纳说过:“自主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这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性学习能让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那么,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参与能力?本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精彩亮点之一。探究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貌似热闹的自主探究,实则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本末倒置,严重违背了探究学习的本意。那么,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结合学习内容和教学进程,让探究学习从“形式”走向“实效”、从“现象”走向“本质”呢?下面结合有关案例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与体会,和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引导小学生自主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探究、自己创造,从发现、探究中寻找快乐,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一、提供自主学习目标,引发学生自主参与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变换意见的参与者”,同时树立正确…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越来越注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每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想学、要学、会学,始终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探究性学习,不仅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巧妙运用探究策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全过程,努力提高探究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陈彩梅 《广西教育》2012,(1):23+26-23,2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标要求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呢?  相似文献   

7.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自主探究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然而当下有些教师对探究过程的理解表现为“出示问题一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究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自主探究”变成按图索骥,其价值大打折扣。怎样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让探究彰显创新的火花?开启学生的“猜想”,让猜想成为自主探究的序曲,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李少松 《考试》2009,(7):49-49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种探究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并广泛实施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在数学教学中,怎样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呢?  相似文献   

10.
孙苏华 《辅导员》2009,(13):101-1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而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但笔者同时认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应“思维”先行。  相似文献   

11.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获取知识呢?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一、充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成为学生探索数学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  相似文献   

12.
杨武昌 《云南教育》2005,(34):38-39
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提供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3.
王娟 《双语学习》2007,(9M):127-127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实施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积极表达、主动获取知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勇于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核心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三个字 :“实”、“疑”、“活”。“实”即“真实、扎实、朴实”。教学的“实”即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有效地、深入地学习。“疑”即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伴随着对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当我们沉浸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迷恋于学生“变化多端”的“自主”探究时;当我们沾沾自喜于学生所谓的“自主”学习的喧嚣热闹情景时,是否发现“自主”无“度”的令人尴尬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数学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在探索“先学后讲”新思路,构建“探究式”教学方式,让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核心,它需要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发现。下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在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合作”、“探究”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时髦的字眼,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怎样组织教学才有利于学生探究,并使学生逐步学会探究呢?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分层合作,自主探究”教学如何让课堂真动起来,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如何让学生合作学习呢?  相似文献   

20.
著名德国教育学家第恩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授让学生发现真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积极自主探索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自主探索学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