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媒介是抗战歌谣的基本传播媒介。伴随着抗战大后方图书、期刊和报纸三种载体形式的文化出版的兴起以及文艺创作者和阅读者等群体的发展壮大,抗战歌谣出版媒介场域应运而生。出版媒介场域对于抗战歌谣的传播已经成为抗战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现了抗战歌谣的历史发展脉络,也生动表现了抗战大后方全体军民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2.
<正>本期《影像》特攫取若干场景以飨读者,它们均选自纪录片《延安之旅》。在博斯哈德的摄影机镜头之下,延安根据地那火热的抗战氛围和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一览无余。作品本身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而其记录的根据地军民抗战历程,也将永恒地定格在历史深处……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抗战思想在执政理念、协商战略、文化宣传方面的各种表现,深入分析这些抗战思想对于当时中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客观、正确地认识抗战思想的文化价值及对今后中国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尹晓雯 《今传媒》2013,(6):75-76
2012年的抗战题材电视剧表现为演员年轻化、偶像化,剧情融谍战、动作、偶像剧等剧种特点于一体,引起广泛热议。本文首先厘清抗战题材电视剧的几种常见类型,以抗战剧年轻化的嬗变分析为切入点,深入探究抗战剧年轻化趋势的特点及其热播原因,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家博物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以"抗战与文艺"为主题,通过"文艺与抗战展"、"延安电影团史料展"、"抗战木刻展"、"抗战摄影展"、"梁又铭抗战美术作品展"五个展览,利用馆藏1100多件历史文物和美术摄影作品以及历史照片、历史资料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现了抗战中文艺和文艺家为抗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五个具体展览相互关联以及各自的特色,都再现了抗战中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不同艺术形式的历史。展览的整体设计相互辉映,将丰富性的特质用展陈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体现了"历史与艺术并重"的精彩。这一展览展示了国家博物馆在研究利用馆藏文物方面的不懈努力,还表现了国家博物馆在"历史与艺术并重"这一新的发展定位下,在展览策划方面的长足之进。  相似文献   

6.
抗战题材影视剧的情感把握,重点在民族情感上。要把握好这个重点,原则应该是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一、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是文艺创作情感把握的重要原则,更是抗战题材影视剧情感把握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7.
范伟 《兰台世界》2016,(5):113-115
南宋中期抗战派文人的文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主张文气,即追求刚大劲健的文风,用来振作气势、鼓舞力量;二是主张意与理胜,语言纯粹和易,追求一种质实的议论化。这两方面的文学思想促进了抗战主题奏议感发力与议论化特点的形成,对他们所作奏议文的雄辩文风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十四年抗战一触即发。国难当头,中国各界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战争、国家面前,作为一名金融人士的钱新之积极利用自身影响,在金融界内外奔走呼号,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战期间,钱新之在废止内战运动、战时交通银行管理、战时公债劝募运动等方面的活动表现了其作为一代银行家,在战争、国难面前积极担负抗战建国社会责任、矢志服务社会金融的高贵品质和热忱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民族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馆以抗战文艺为主题,举办了"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该系列展由文艺与抗战展、延安电影团史料展、抗战木刻展、抗战摄影展、梁又铭抗战美术作品展五个展览组成,再现了抗战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学艺术为武器,唤起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激励广大民众参加抗战的轰轰烈烈的抗战文艺  相似文献   

10.
抗战歌谣是抗战文献中最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部分之一.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述手段,抗战歌谣的整理开发无疑也是图书馆资源建设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并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重庆图书馆前身是国民政府国立罗斯福图书馆,在建设之初,即确定重点收集二战期间的各类抗战文献,并使其成为我国典藏抗战时期出版物最丰富、文献载体最多的单位之一.由此,重庆抗战文献整理开发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突出意义.一、珍贵的科学价值解放区抗战歌谣是最直接、最真切表现人民群众在抗战期间思想情感的历史资料素材,它记载了解放区军民的抗战脉络,总结了革命斗争的经验,是人民群众共同谱写的一部"抗战百科全书",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科学领域提供了别具风采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1.
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于抗战期间召开的1937年的"八一"运动大会和1942年的"九一"运动大会是最有代表性的两场运动会,其所表现的抗战精神,至今令人传颂。  相似文献   

12.
抗战文献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完整记录,具有极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民国文献的基本内涵为基础,进而提出抗战文献的基本内涵;以国内各大图书馆的馆藏抗战文献为基础,进而对国内和海外抗战文献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两次抗战,即1931年“一二八”抗战和1937年“八一三”抗战中,上海的新闻记者表现得十分勇敢,颇值得我们怀念.当时在前线采访,既没有电话,又没有电报.为了及时传递新闻,唯一的办法使用鸽子从前线把写好的新闻送回报馆发表.  相似文献   

14.
一言 《云南档案》2003,(4):30-33
<正> 抗日名将阙汉骞将军有句名言:战场是军人人格之极至表现的地方。 在全民抗战中,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生死存亡而战,以其崇高的人格在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以牺牲报国的决心,浴血奋战,把军人的人格发挥到了极至。  相似文献   

15.
<正>《抗战旗帜毛泽东》,杨冬权著,江苏人民出版社【推荐理由】本书依据权威文献资料,系统梳理毛泽东同志对中国抗战的准确预见,阐释了他关于抗日统一战线、持久战、人民战争和游击战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要举措,展现了他对中国抗战的旗帜性、引领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扬 《中国档案》2023,(9):80-81
<正>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唤起民族觉醒意识,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一批抗战宣传期刊蓬勃发展起来。在江苏省档案馆馆藏期刊史料中保存着1939—1945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上海、重庆出版的抗战期刊65种553册。这些抗战期刊题材多样、栏目众多、印刻清晰、文风朴实、通俗易懂,生动再现了抗战敌后战场的历史细节,宣传内容贴近部队和根据地的战斗生活,颇受广大军民欢迎,具有珍贵性和唯一性,现从中甄选3种并做介绍。  相似文献   

17.
纪念抗战·二战胜利60周年童书闪亮书界 为纪念抗战、二战胜利60周年,少儿出版界出版了一批以抗战、二战为纪念主题的重点图书,如:中少社重新修订、第三次再版<神圣抗战>;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推出<抗日英烈传奇>、<野妹子>;希望出版社推出<红色特工>;21世纪出版社推出<巍巍丰碑>;浙少社推出了<血色历史>丛书系列等等.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云南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20万百姓用血肉修筑滇缅公路,成为抗战物资运输生命线;出兵近40万辗转山东、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与日寇血战,以十万计的三迤健儿埋骨异乡;修筑40余座抗战机场,支援飞虎队与日寇激战,保障驼峰航线物资运输,为抗战构建了坚强的航空基地;展开怀抱接纳安置南迁的西南联  相似文献   

19.
向秋虹 《大观周刊》2011,(21):72-73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上下同心协力,一致抗日,而重庆作为战时首都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中,重庆市妇女在妇女会的领导之下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力图以重庆妇女会在抗战中的表现为例阐述重庆妇女的解放和其在抗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1937年8月13日,日军继卢沟桥事变之后,又在上海挑起事端。声势浩大的"八一三"淞沪抗战,成为"七七"事变后,中国军民奋起抗击外侮的一次大规模战争。中华民族历经八年抗战,终于在绝境中浴火重生。上海市档案馆藏有一大批抗战档案,其中绝大部分内容与两次淞沪抗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有关。这些档案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展示中国军人的英勇气概,彰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201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8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