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本书主义"是由中国现代女作家丁玲提出来的,大意是指一个作家必须写一部立得住、传得下去的书,要有一本足以支撑自己的书。三联书店副总经理汪家明先生在任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时就极力倡导"一本书主义",其含义与  相似文献   

2.
唐瑾 《编辑学刊》2007,(5):78-80
作为一个女编辑,我一直很崇尚女作家丁玲的"一本书主义".上个世纪70年代上中学时,曾听语文老师说文艺界都在批判丁玲,说她鼓吹"一本书主义".  相似文献   

3.
程一帆 《新闻世界》2014,(12):167-168
汪家明是我国当代出版界一位比较有影响力的编辑家。本文围绕汪家明倡导的“一本书主义”,把“一本书主义”概括为“把一本书做对”、“把一本书做好”和“把一本书做活”三个层面,结合实例对图书编辑对于书稿的选择、加工和推广活动进行阐述,并对汪家明的编辑观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从“神实主义”说起 第一次听说《炸裂志》,还是在2011年,我对阎连科老师进行了一次访谈,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问他《四书》(这部书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在内地出版,但有繁体字版)之后的新作。阎老师提到,他正在写一本书,内容是有关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而且这本书是完全按照“神实主义”观念而写的。对于这个观念,我更不陌生,  相似文献   

5.
“一本书主义”,如今难得有人提起;“一本书运动”则是本人的杜撰,拿来和各位编辑出版同人讨论。  相似文献   

6.
编辑起码     
2005年最后一期《中国编辑》,要开展“做一本比生命还要长的书”的专题讨论。大约是我为该刊上一期写过题为《一本书主义与一本书运动》的卷首语,在主张上彼此不谋而合的缘故,编者约我为此专题再写一篇东西。出版业内同好,相敬不如相应,况且前一篇写罢,有些意犹未尽,于是应承下来。  相似文献   

7.
据说,丁玲曾经说过,作家的作品不在多,只要写出一本好书,就可以传之不朽了(大意).在"反右"斗争中,她的这种说法被概括为"一本书主义",作为"追求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表现而成为她的一大罪名并受到严厉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岁末年初,书市上有本书很火:《主编死了》.书名很吸引人. 它给人的期待不亚于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弗兰克·施尔玛赫的《网络至死》和叶夫根尼·莫罗佐夫的《技术至死》.作者们试图用一种“耸人听闻”的标题效果,来唤醒公众对“娱乐工业主义”、“互联网中心主义”或“技术至上主义”的反思与批判.在《主编死了》一书中,作者陈序则对“网络冲击传统新闻业”的空前危机表现出了一名传统媒体人的无力和身为知识精英的忧虑.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论调曾经一度在知识分子中颇为流行。这种论调叫做“先专后红”论。据我看,这种论调的持有者之中,至少有这样一种人,在他们看来,所谓“先专后红”也者,实际上是想把“专”作为“红”的资本,而把“红”作为“专”的装饰。你很难说这种人的主要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他只不过是想把这“专”与“红”当作两笔赌注,用来在他所想象的人生的赌场上押宝;他既不想真的“专”,也不想真的“红”,他无非是想用这两者互相辅助,作为他攀登他的“进身之阶”的两把拐杖而已。丁玲的“一本书主义”和艾青的“国际声望”,不就是被她或他当作资本和装饰的吗?然而这些据说是由于她或他带着其固有的荣誉参加了共产党而使党增加  相似文献   

10.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女性的危机》(辽人版),是怎样的一本书呢?它是否是一本具有不同凡响的洞察力、无与伦比的书呢?它是否是“自我解放”的小说,“唤起了一代人觉悟”的书呢?以致“西方妇女人人喜爱,竟然达到了人手一册”的地步呢?不!它不是一本货真价实的  相似文献   

11.
书衣:四两拨千斤 书,不仅是记录信息的载体,更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实体而存在。在书的各种结构元素中,封面是备受瞩目的。因为它是读者拿到一本书后最先感知的,是体现作品的媒介。封面设计大师钱君匋先生认为:“我们在读一本书之前,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封面,即所谓第一印象,是极其重要的。一本内容很好的书,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封面设计就起到了画龙点睛、引人入胜的作用。”、“一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情绪。好的设计可以引人入胜,爱不忍释”。他将封面比作是歌剧开幕前的序曲,“使人在未阅读  相似文献   

12.
蔡骏 《出版参考》2006,(1X):47-47
现代图书馆称本书是“一本改变了西方人观念的书”。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国科学家伊刹克·阿西摩夫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中译本,已经由科学出版社分为《宇宙、地球和大气》、《从元素到基本粒子》、《生命的起源》和《人体和思维》四个分册,公开出版发行。这部书的着手组织翻译,正是“四人邦”横行的时候。当时,“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等耗子、棍子把科技翻译工作摧残得毫无生气。有的人攻击翻译这部书是什么“跟在洋人屁股后(?)爬”。在这种压力下,本书的前两个分册,不得不作  相似文献   

14.
古今名人大多善于读书,读书讲究方法是他们成就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本”经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提出:“根据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精读的书,要一本一本的读,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精读一本最好的书,要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能清楚,  相似文献   

15.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勤奋的书,也是一本思考的书,智慧的书。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业务的书,也是一本学术的书,做人的书。新闻界的朋友们出版过许多书籍,而像《记者心语》这样的书,还不多见。它不是一般的作品集,不是记者采写的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也不是一般的新闻学著作,而是作者在实践中“理性化感悟”的集锦。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老记者,我阅读这本书,有一种亲切之感,好像是同行、朋友之间在谈心。作者的许多心得,引起了我的同感,给了我不少启迪。近几年来,我反复强调重视“观念”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就…  相似文献   

16.
书香     
《陕西档案》2014,(2):57-57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作者:叶开编著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是一套系列丛书,本书是第一册。本册分为“幻想”、“文学变形记”、“动物”、“人与事”四个部分,选入梁实秋、莫言、王小波等众多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7.
简讯     
●已创刊43年的皇冠杂志于9月号做了历来最大篇幅的改版,将过去“一月一书”小说专题独立出来,改成一期月刊附赠一本书形式。附赠的书是一系列第二  相似文献   

18.
台南市台窝湾乐读协会举办的“让书去旅行”活动,特别在台南火车站等七个地点设立“乐读站”,提供书籍让喜爱阅读的民众自由取阅,看完的书只要就近放回某一乐读站即可。这项让书去旅行的活动,已提供数百本书供民众取阅。台窝湾乐读协会是由国小校长、老师等四十余人共同组成,每人捐出10本书,加上天人菊书店捐出500本书,目前每个乐读站陈列了30本书供大家轮流取阅。每本书都有编号,读者取阅后,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图书馆界流行的从事图书馆工作要甘当“无名英雄”的观点是“阿Q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无名英雄”与“有名工作”两者并不矛盾,他们是有机的统一体。过分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是不正确的,都会给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把“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确定为图书资料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业余作者,写了一部中篇小说,在一家期刊发表后,先后有四五家期刊转载,两三家出版社收进了中篇小说选,还有一家电影厂将其改编搬上了银幕,作者因此得了好几笔稿酬,也听到了一些令人不快的议论,其中一种议论是:“一本书主义!”著书立说,受欢迎的作品被转载、改编、上演或以其他形式使用,作者因此多得了一些报酬,便被斥之为“一本书主义”,我以为是不公道的。发表这种议论的同志,有的可能是“左”的流毒较深,至今尚不清醒;有的则可能是不了解作者享有以各种形式使用其作品并获得物质报酬的权利——经济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