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媒体关于医患纠纷的报道只有走出误区,理性认知,才能营造出和谐的医疗服务环境。本文以"八毛钱事件"为例,通过对媒体的相关报道分析,探讨当下医患纠纷报道的误区及产生原因,并对媒体在医患纠纷报道中的责任担当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李洋  李君 《报刊之友》2014,(3):129-130
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为了维护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社会往往偏重于强调医护人员在构建医患关系中的责任。由于媒体、舆论对医疗行业的不客观评价及患者角色意识的增强,导致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并进一步激化了医患矛盾。媒体不应只以凸透镜来聚焦个别医生的不当行为,甚至放大到整个医疗系统,须知扭转当前媒体对医患报道的凸透镜效果刻不容缓。当前媒体营造客观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环境对缓解医患矛盾,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叶笛 《新闻世界》2014,(11):46-47
媒体报道如何为和谐医患关系注入正能量?本文以曾发生的"产妇死在手术台医生护士全失踪"报道为例,剖析了媒体"失误"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眼下,医患矛盾已成为国人心头久治不愈的伤痛,伤医事件是行业内外无药疗治的顽疾。本来,患者与医方共同的敌人应当是疾病,而今医患双方彼此却成了被告,甚至媒体也不得不对簿公堂……这些疑难杂症,威胁医患双方的身心健康,阻碍医疗改革顺利进行。政府认为,媒体缺乏社会责任,添乱而不帮忙;医疗界埋怨,媒体炒作新闻,过度渲染;学者指出,媒体相互竞争,推波助澜;患者对媒体也有意见——医患矛盾如此尖锐,和医患新闻报道的异化不可分离。反思医患新闻报道的异化,检讨以往报道,重建医患关系,是新闻从业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杨亚萍 《新闻世界》2011,(7):297-298
在现代传播环境下,出现不少媒体将一些负面报道过分放大化的现象,也即"被传播"现象。由此引起了公众的恐慌,带来了不良的社会示范效应,也损害了媒体自身的公信力。这主要是受媒体间恶性竞争的驱使和部分媒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影响。本文针对"被传播"现象的出现,提出了媒体舆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医患纠纷事件频繁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尽管导致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媒体的报道对医患关系所产生的影响也不能忽略,特别是一些媒体对医患矛盾的过度报道、失实报道,甚至刻意炒作,使得医患双方陷入了互不理解、互相对立的错位之中。针对这些问题,在纠纷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应该提高专业素养、尊重客观事实、正确报道纠纷事件。  相似文献   

7.
徐行 《传媒》2017,(8):29-30
"走转改"活动开展七年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一年多以来,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包括行业媒体都推出了很多各具特点的一线采访、采风活动。在"接地气"的采风中,报道者扑下了身子,被报道者撸起了袖子,而广大受众也在大量深入、鲜活的"直播"中直接体验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8.
医患关系在我国社会转型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热点问题。媒体报道所呈现的医患关系有可能对现实医患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从媒介建构论出发,分析《健康报》建构的医患关系,并讨论影响该报医患关系报道的可能因素。研究发现,《健康报》所建构的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地位不平等,报道中主要体现的是医方的声音;《健康报》塑造的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方形象,不良的医患关系源自于不理性的患者;《健康报》整体上呈现的是和谐的医患关系,但是不良的医患关系从时间维度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行业机关报的宣传逻辑、传统文化和与媒体定位相应的新闻工作常规是影响《健康报》医患关系报道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的崛起搭建了医生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但同时也给医患关系带来新的挑战,媒体对医患关系事件的报道有时会在无形中加重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本文结合"河北蠡县6岁男童坠井事件"相关报道案例,对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特征和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媒体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健康传播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来来我国医患关系的紧张,其中媒体过多的负面报道被认为是导致医患之间恶性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以电视媒体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当前我国媒体在医患关系报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余妍 《报刊之友》2013,(9):154-155
近些年医患纠纷事件频繁发生,愈演愈烈。虽然导致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媒体或正面或负面的报道对医患关系产生了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媒体在报道医患关系时存在着报道失实、刻意炒作和媒介审判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纠纷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应该提高专业素养、尊重客观事实、正确报道纠纷事件。  相似文献   

12.
郭小平 《声屏世界》2002,(11):11-13
医患纠纷日益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媒体的舆论监督必须提高引导的艺术。反思媒体的新闻炒作与报道误区,清醒地认识医患矛盾,明确报道的重心所在,直面报道所面临的尴尬悖论,树立理性的媒体风范,逼近医患纠纷的真相,切实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是今后医患纠纷报道的出路之所在,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在媒介社会图景下,当前的医患关系矛盾表现得较为突出。媒体作为公众了解卫生行业的最重要途径,在医患关系报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媒体应当承担应有的责任。本文指出了媒体在医患关系报道中存在着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刻板化倾向、站队心理、医疗专业知识的匮乏、社会责任缺失等问题,重点强调了媒体在医患关系问题中扮演着一个放大站的角色,以及对媒体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角色定位,担当社会责任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4.
杨叶 《新闻世界》2013,(11):210-211
从2003年非典以来,有关医疗卫生的报道逐渐增多,医疗纠纷见诸媒体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不可否认,一些媒体在医患事故中的强势介入对于解决问题起到了不少的正面作用,但是在新闻报道中,也夹杂着不少的假新闻以及恶意炒作的不良内容。本文分析了当前医患关系的现况,探析了媒体在医患纠纷报道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在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5.
陈瑜 《新闻实践》2013,(6):59-59
作为肩负环境监视或舆论监督职能的新闻媒体在医患关系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媒体作为医患间的一个重要桥梁,如何传递正能量,以负责的态度做好报道,把握舆论导向,以促进医息关系和谐发展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深度报道有了长足的发展。组合式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因为其自身的特点,成为常见于媒体的一种报道方式。新旧媒体之间的组合式报道各有各的特点。本文以"农民工就业调查"报道为例,说明组合式报道在新旧媒体间的异同,探究怎样更好运用组合式报道,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晓东 《新闻世界》2013,(11):31-32
与市场化的媒体和新兴媒体相比,一些行业报"官"气十足,报道形式单一,内容与其它媒体雷同,彰显不出报纸的个性化优势。为此,行业报特别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强新闻报道策划,以新闻策划提高行业报的指导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8.
伍柯 《新闻世界》2012,(3):122-123
在新闻界,调查性报道是一种备受瞩目,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方式,随着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媒体对调查性报道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本文选取《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面为对象,重点分析调查性报道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19.
媒体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受新闻价值、媒体社会责任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儿童伤害案"和"灭门案"等恶性伤害事件的报道上,对报道与否的争论反映了新闻理论在实践中的矛盾与模棱两可。新闻专业主义体系、强调对新闻自由的尊重的自由至上主义新闻理论和突出媒体责任的"社会责任论"对媒体的性质、功能和责任进行了表述,但却没有也无法为所有新闻事件确定具体的报道标准。在缺乏实证研究以证明报道比不报道更影响媒体社会责任的履行的情况之下,笔者强调媒体对此类事件进行报道的意义,并指出理论困境的解决无法一劳永逸,客观、智慧的报道是媒体规避社会责任风险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新医改前后,涉及医疗行业报道随着医改的一项项措施的出台而发生很大程度改变,医改的限制挂号、延长城市大型公立医院专家为每位患者的医疗服务时间;加强医疗合作,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体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均等化,降低药品和医学检查等费用,适当提高诊疗和医疗服务类工作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彼时,医闹事件时有发生,医患关系紧张在媒体平台一再展现,在舆论社会,医患紧张被不断强化和标签化,但是医改给涉及医疗行业报道,特别是医患关系报道带来深刻变化,变化呈现出这种更加平衡、全面、更加积极性的媒体报道,也反过来更加凸显报道的价值,它表现在有利于医疗行业健康发展、媒体公信力和威望建立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