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年来,作为一种越来越重要、充满内在张力的学术范型.研究者对现代性认识日益深化,更多研究者开始探索中国现代性特殊地呈现、描述方式、文学现代性的本土化形态及其独特规律,并在若干具体的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耳目一新的成果.现代性与文学研究范型开始逐步融合.  相似文献   

2.
《集宁师专学报》2014,(1):23-29
文章围绕中国蒙古族文学与现代性的关系展开,阐发了蒙古文学中古代即有潜在的现代性元素,当代则有更多自觉或不自觉的现代性理念的事实,揭示出与汉文化不同的个性及其对中华民族的独特贡献;同时对现代性和文学现代性、民族性、草原文化、蒙古族文学等概念及其界定均有新的思考,以期为蒙古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提供见仁见智的思考向度;由此也为当下中国文学的深入研究、混乱认识的澄清提供一些参照。  相似文献   

3.
对90年代以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进行梳理和反思,就会发现90年代学术界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研究范式的转换,即从"一种现代性"到"两种现代性"。这在"现代性"话语的理论选择、关注焦点及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研究方式上都有所体现,从而显示出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具体作家创作的现代性研究是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沈从文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位独特作家,其创作的现代性研究更是受人关注.无论是强调其创作现代性的研究,还是认定其创作反现代性的言论,既丰富了"现代性"这一学术概念,也促进了学界对沈从文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由于20世纪中国文学现象本身的丰富复杂性和学者们在研究文学现代性时所依据的参照系的不同,造成了文学现代性研究中一定程度的“混乱”。以世界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作为文学现代性研究的参照系,各有其合理性和不足,因此,必须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在世界化和民族化的双重视角下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才可能为文学现代性研究确立较为合理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承续晚清梁启超"三界革命"主张,以思想革命为旨归,促进了文学启蒙现代性的发生。其文学现代性启蒙思想来源于法国启蒙思潮,启蒙范式是从语言工具的变革继而至文学思想的革命,文学样式则站在"人"的立场,重新去发现并认识人的价值,继而实现其启蒙主张。陈独秀的文学追求虽然审美考量不足,但是对启蒙现代性的追求符合历史规定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是一种文化立场或知识立场,将其引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有利于对传统政治社会学方法论和文学史观进行全面改造,有效地整合既有文学史观念,扩展研究内涵,开拓新的研究方向。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本土现代性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范畴或主要阶段:启蒙现代性、现代性文化分层、现代性整合。知识拜物教理论和方法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本土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林超然在《1990年代黑龙江文学研究》中认为现代性是黑龙江文学面临的最大问题。对于现代性的探寻和突破决定着黑龙江文学的发展前途。黑龙江作家需要将本质特色与时代特色相融合,打造独树一帜的黑龙江文学。林超然分别从宏观与微观角度评判和探讨黑龙江文学的现代性走向,其对引导黑龙江文学的重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的编选以现代性为线索,符合20世纪中国文学追求现代性的历史任务。同时,追求现代性意味着文学必须对时代作出回应。尽管这样会使文学及其研究难逃实用目的,但以现代性的核心——理性精神来回应时代不同于以往政治实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以回应时代为灵魂,以现代性为线索,在论文集的编选上达到了形神兼备,成为论文集编选的学术规范典范。  相似文献   

10.
文学现代性是一个既受人关注又令人困惑的问题。只有从其现代性入手,才能更加清晰的梳理文学发展的逻辑脉络。从文学现代性的角度,研究我国文学发展中的生态处境,分别界定了我国文学发展不同阶段的自然之维,并对其进行了细致讨论,旨在厘清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脉络,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中国现代性诗学是从文化现代性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普遍问题的研究。它以中国现代学为文化理论依托 ,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审美特征、主导文类、大众传播媒介和形象系统等问题 ,由此为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一种新的眼光。  相似文献   

12.
现代戏曲文学与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紧密的对应关系,艺术表现方式上也呈现了十足的“现代性”,在中国现代文化观演现实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戏曲文学研究的缺位,反映了主导的中国现代文学意识的局限。把现代戏曲文学纳入到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范畴中来,对认识传统文学资源的价值、开拓文学研究的视野、促进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性的文学。用来确定现代历史阶段之现代属性的标准,也应该成为确定这一时期的现代性文学的标准。文学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历史原点的意义。此前文学革新的成就,要通过文学革命更为成熟的创造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左翼文学反映了革命现代性的要求。革命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不同,但也有相通之处,因而左翼文学事实上改造并融合了五四文学的传统。左翼文学有重大教训,但也有历史贡献和成功的经验。其优秀之作,证明"工具论"的文学观可以兼顾人情与物理,使文学的社会功能与审美功能达到统一。世俗现代性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世俗现代性看似现代,实则比较传统,反映的是不同时代的民众追求生活享乐和欲望宣泄的要求。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是"一体两翼"的关系,但重要的是这两翼如何舞动起来。港澳台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不同民族的文学相互之间没有文学标准以外的地位高下。现代文学止于1949年仅是一种照顾教材特点的设计。教材的编写还要在体例上创新,要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将传授知识、提高素质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有进化论文学史观、启蒙主义文学史观、阶级论文学史观、现代性文学史观、通俗文学史观、女性文学史观等多种文学史观。纵观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史,"人的文学"是其发展中或隐或显的整体线索,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因此,以"人的文学"文学史观来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既符合文学史的史实,又能体现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价值和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现代性"这一概念,介绍了中国近些年来现代文学的研究情况,以及取得的一些新成果.在对"现代性"进行追根溯源的评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学史观既可以是时间上的所指也可以是学科意义上的存在。古代文学史观到现代文学史观的演变是个复杂的过程,除国外新思潮、新思想传人的影响外,文学、史学观念的变革亦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进化论”、“阶级论”、“现代性”等文学史观带有二元对立的思维特征,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数十年。开拓与探寻适合当前发展需要的现代文学史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潜存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西方的启蒙文学、感伤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代表性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自然与文明对立的主题。西方文学的自然与文明对立主题,是具有现代性的主题。现代性是处在现代条件下的人对现代文明的感觉和态度。18世纪以来的西方众多作家赞美大自然和自然人性,批判现代文明,使其作品具有了现代性特质;作品所表现的以自然对抗文明的主题,具有了现代性批判的深度。西方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现代性批判主题,并不意味着他们故意要与现代文明唱反调,而是为了呵护本真自然的人性、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王瑜 《嘉应学院学报》2011,29(12):69-72
现代不仅是时间上的所指,更牵涉到人们的认识方式和价值追求。现代性在社会发展领域表现为对理性精神的追求,在审美艺术领域却有着相反的呈现———对理性的消解。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表现,较之西方有着相异的取向。现代性文学史观受到了思想领域评判的影响,只有回归人文与文本,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才有可能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旧体诗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体诗在“五四”文学革命以后.一直被视为落后腐朽的诗歌形式而受到怀疑和否定。但是旧体诗同样也可以表现与时俱进的生活内容和时代气息.获得自身的现代性,本文将这种旧体诗称之为现代旧体诗。从形式上说它属于传统的旧体式,但是从内涵上讲,现代旧体诗具有传统诗歌所无法替代的现代性,而理性、主体性以及自由的“现代性”是现代旧体诗不同于传统旧体诗的关键所在。“现代性”不是一个时代性的概念,而是属于时代的表现形式.所以具有现代性的现代旧体诗应该被纳入现代文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学与现代性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4年 9月 2 2日至 9月 2 4日在广州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就传统文学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传统文学的现代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 ,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见解 ,为传统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提供了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