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原来,山路十八弯,通向的,是一个叫爱的地方。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一个父亲的爱。她一直比较倔强。倔强,是她用来对付父亲的。她的父亲,是个军人,军人的作风,让他的威严总是多于温和。小时候,她曾试图用她的优秀瓦解父亲脸上的威严,她努力做着好  相似文献   

2.
她一直比较倔强。倔强,是她用来对付父亲的。她的父亲,是个军人,军人的作风,让他脸上的威严总是多于温和。 小时,她曾试图用她的优秀瓦解父亲脸上的威严,她努力做着好孩子,礼貌懂事。当她把一张一张的奖状捧至父亲跟前时,她难掩内心的激动,脸上有飞扬的得意。然而父亲只是淡淡看一眼,说,“还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3.
她一直比较倔强。倔强,是她用来对付父亲的。她的父亲,是个军人,军人的作风,让他脸上的威严总是多于温和。  相似文献   

4.
正女孩和父亲,是一对奇妙的关系。父亲能给女儿很多:自信、安全感、理性、保护……伟大的父亲能给女儿非同寻常的爱。对于父亲来说,让女儿知道你一直爱她,比什么都重要!早年的父女关系对女孩来讲至关重要。父亲的爱是她得到的最早的异性之爱,她会不自觉地把每个走进她生活的男人与父亲比较。如果父女关系良好,女孩会以自信的态度对待其他男人,也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良好的关  相似文献   

5.
有个女孩一直抱怨父亲对她太严厉,从小到大,父亲没抱过她几次。当别人家的孩子在父亲的怀里撒娇时,她却要自己洗衣服,还要帮母亲干家务。读中学时,她甚至已想不起来父亲什么时候对她笑过了。住校后,她心里很高兴,终于可以不必面对父亲了,也可以少让父亲生些气。她一直认为因为自己是女孩,父亲才对她冷漠的,她知道父亲想要个儿子。她每周回一次家,家离学校不算远,步行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每次从家返校时天已擦黑,没有公交车,她步行。第一次时母亲不放心她一个人走,便让父亲去送她,当她把希望的目光投向父亲时,父亲却说:“街上的路灯都亮着,…  相似文献   

6.
个案: 高一新生入学一个星期,我发现班上有一位女生比较另类,衣着打扮较成人化,耳朵上戴着耳钉,发型比较时尚,还特别喜欢和男生聊天。为此,我给了她提醒,但效果不佳。没几天,她的父亲就找到我,说她妈妈发现她早恋了就当场批评了她,她却指责妈妈过分,以绝食抗议。父亲希望我能采取行动,把孩子引到刻苦读书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7.
佚名 《家庭教育》2010,(10):47-47
说不上来是为什么,她一直是不喜欢父亲,或许是从小父亲对她就像是一个陌生人。因为工作,常年出差在外的父亲,和她一年没有几次见面的机会。因疏离而来的冷漠渐渐占据了她和父亲之间的所有空间。据妈妈讲,她小时候住在外婆家,每次父亲一来她就吓得哇哇大哭,躲在门后紧紧抓住门把手不肯出来。  相似文献   

8.
月,很漂亮、很可人。她几乎无忧无虑,只是她没有父亲。从小到大,月没有见过父亲,哪怕是一张照片。月问母亲,父亲什么样子?他上哪儿去了?为什么不回来? 母亲告诉她,父亲很英俊,照片在一次搬家中遗失了。月很沮丧,她好想见见父亲啊! 她好渴望有一个父亲,因为她越来越羡慕其他的同学,可以和父亲一起上街,可以有父亲来学校接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大,月更想知道父亲的事情,这一直是她的心病。母亲含  相似文献   

9.
回头看见爱     
有个女孩儿一直抱怨父亲对她严厉,从小到大,父亲没抱过她几次。当别人家的孩子在父亲的怀里撒娇时,她却要自己洗衣服,还要帮母亲干家务。读中学时,她甚至已想不起来父亲什么时候对她笑过了。  相似文献   

10.
有个女孩一直抱怨父亲对她太严厉,从小到大,父亲没抱过她几次。当别人家的孩子在父亲的怀里撒娇时,她却要自己洗衣服,还要帮母亲干家务。读中学时,她甚至已想不起来父亲什么时候对她笑过了。  相似文献   

11.
父爱无言     
直到父亲做完食道癌切除手术,玲子才知道父亲得了重病。自从玲子上高三以后,父亲对她的学习就特别关心,每周都会打一两次电话询问她的学习情况。在电话里,父亲从来没有提到自己得病的事儿。在玲子眼里,父亲一向都是健康强壮的。现在,父亲怎么会突然患病了呢?其实,早在一年前,父亲就得了重病。为了让玲子安心学习,父亲一直瞒着玲子。尽管还有三个月就要高考了,她还是向老师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她要回去照顾父亲。一回到家,她就哭着问父亲,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一直瞒着她。父亲微笑着,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张嘴想说什么。母亲告诉她,父亲在做手术时,声带受到损伤,所以现在还不能说话。但玲子知道父亲在说些什么,他是说他的病不要紧,让自己回到学校好好学习。  相似文献   

12.
<正>(1)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与上大学的她不会有相见的机会,除非回家。(2)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3)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亦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当农民工,风餐露宿。每个月领了钱,父亲便会定时地打到她  相似文献   

13.
10岁……父亲是那种沉默寡言的男人,除非喝了酒。她记得,她是从10岁那年开始恨父亲的。那年,父亲喝多了酒,狠狠地打母亲,她和弟弟在一边看着,幼小的心里,细细密密地织满了仇恨,到身体的每一个毛孔。父亲在村里,是村委会主任,在普通的老百姓眼里,大大小小也算是个官了。但在她眼里不是,她看很多书,知道有上一级的领导,知道有比父亲大得多的官。所以,她看不上父亲在村里的举止,别人一点儿小事,他就拿架子,说,啊,这是个原则问题,这是个党性问题。她在日记里写道:我的父亲是什么也不懂的村委会主任,我恨他。父亲喜酒,而喝了酒之后的父亲,常常和…  相似文献   

14.
她遇见我那一年只有16岁。她 母亲之间,只能保持中立。和她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她的父亲 有一次她甚至要我带她出去玩居住在城市的另一端。她很想念父 游乐园。我想一想,觉得未尝不是个亲,但她去见父亲就可能碰上他的 好主意。于是两人打了个出租车就新婚妻子——她父亲的妻子已不是 直奔石景山,她又是坐过山车,又是她的母亲。所以她宁愿忘掉自己的 登海盗船。我虽然比她大十几岁,也父亲。她在没有父亲的状态下成长 只好奉陪。为了做个尽职的监护人着,迎来了漫长的青春期。 在疾驰而下的过山车上,她高兴地那段时间我经常…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父亲答应过等她过6岁生日时送她一个布娃娃,但生日还没到,父亲就跟随国民党部队去了台湾。父亲去台后,她和母亲相依为命,学会了承受诸多人生的艰辛。只是,偶尔看到人家的孩子怀抱布娃娃时,她的目光里才会闪烁出光亮来。在海峡这边守望了一生的母亲带着遗憾去了。没有想到,母亲走后不久,一个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人出现在她家门口。面对着这个自称是她父亲的人,她心里竟没有多少激动。此后,她办好了一切手续,到台北来接孤独的父亲回大陆定居。当她找到父亲的单身公寓,发现老人已死去多时。父亲的遗物是他房间里的好多个樟木大箱子。…  相似文献   

16.
父亲     
很久以前, 一个男人和他的心上人结了 婚, 随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这孩子 非常聪明, 这个男人非常爱她。 女孩小的时候, 父亲总爱把她抱起来, 告诉她“,我爱你, 小家伙。“ 女孩长大了, 父亲还是会拥抱她, 对她 说,“我爱你, 小家伙。“每当这时, 女孩总要 撅着嘴说,“我可不再是个小姑娘啦。“这时 父亲总是笑着回答,“对我来说, 你永远都是 我的小家伙。“ 小女孩长大以后离开家, 自己闯世界去 了。无论女孩走到哪里, 父亲都会打电话给 她, 对她说“,我爱你, 小家伙。“ 有一天, 女孩接到一个电话, 她妈妈告 诉她爸爸病了。他现在已经不能讲话了, 并 且也无法肯定他是否还能听得懂别人的话。 现在的他不能笑, 不会走路, 不能拥抱和跳 舞, 也不能再对女孩说他爱她。 女孩来到父亲的床边。当她走进病房的 时候, 她发现病床上的父亲是多么的弱小, 一点也不强壮。父亲看着她, 想说什么, 但却 说不出来。 女孩做了她唯一能做的事情, 她爬上床紧挨着父亲, 伸出双臂搂住父亲无力的双 肩。 女孩将头靠在父亲的胸前, 想起和父亲 在一起的许多往事-那些备受父亲呵护和 宠爱的美好日子。 这时, 她听到了父亲心脏...  相似文献   

17.
两岸     
她跟父亲的关系一直很冷淡,从记事起她从没有得到过父亲的一次拥抱或者赞扬。在她看来,她和父亲就像河对岸的两棵大树,用一种沉学的方式彼此对峙着。  相似文献   

18.
怯懦     
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她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地打到她的卡上。  相似文献   

19.
和父亲牵手     
何嘉 《今日中学生》2012,(11):42-43
橘子今年上初中三年级,父亲在外面打工十多年了,只有母亲总是默默地陪伴在她的身边,照顾她的生活。说句实话,橘子有点恨自己的父亲,因为从她懂事起,父亲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她;偶尔打来一两个电话嘘寒问暖,她也认为那是虚伪的。每年过年的时候,只有她和母亲两个人冷冷清清地坐在桌边吃着年夜饭。她常常想:父亲现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像母亲说的那样高大魁梧呢?想到这里,橘子傻呵呵地笑了———她仿佛看到了和蔼的父亲牵着自己的手,一同沐浴在阳光下,多么幸福啊!  相似文献   

20.
账本里的爱     
蒋小珏是我邻居家的女儿,她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十分讨人喜欢。在她7岁那年,她母亲突然患病,丢下她和她的父亲撒手人寰。一年半后,蒋小珏用带着敌意的目光,眼睁睁地看着父亲领着一个不算漂亮的女人进了家门。蒋小珏不想要后妈,她曾在父亲的怀中说过很多次,但父亲说:“珏儿听话,你还小,很多事情还不懂。爸爸长年在外打工,没人照顾你怎么行?”当时,她并不理解父亲的苦衷,反而任性地又哭又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