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促进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西部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西部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提出了BP神经网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法。利用BP神经网络成果转化评价方法对西部某地方高校2004年到2008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了评价,经实证验证,该评价方法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BP神经网络成果转化评价方法避免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模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高等院校的发展将产生很大的作用,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模糊性,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种统一的有效的测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方法,通过对高校科技成果构成结构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测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综合模糊评判模型。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研究;对陕西省两大类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高风险是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基于风险管理理论,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特点入手建立了风险识别指标体系,针对风险因素的模糊性特点,结合风险评价方法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量化模型并进行了实证运算,实现了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科学分析和测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风险管理理论,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特点入手建立风险识别指标体系,针对风险因素的模糊性特点,结合风险评价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量化模型,并进行实证运算,实现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科学分析和测度。  相似文献   

6.
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特点,在充分利用专家评判信息的模糊性与灰性的基础上,构造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模糊隶属度矩阵,建立灰色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结合的风险综合评价预警模型,使科技成果转化风险预警更为客观、准确,实现对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科学分析和测度.  相似文献   

7.
判断一项科技成果可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是实现科技成果标准转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标准的评价模型研究,为判断一项科技成果是否具有标准化潜力提供技术方法和具体操作方式。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标准评价模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模型进行实证验证;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和方法可作为判断一项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潜力高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这一重要概念的界定和解析,设计了包含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运用模型对华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东高校科研水平总体稳步上升,但增长速度差异较大,同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普遍偏弱,值得引起政府与高校重视.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不高,为提高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本文对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府、企业、高校和科技中介等四类主体进行分析,将科技成果产出纳入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范畴,从而将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分为实验室阶段、中试阶段和市场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打分法和TFAHP计算指标权重,并通过样本高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最后结合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结果提出了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指标体系,并借助于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主要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M)对神经网络的输入层数据进行处理,使用模拟退火算法(SA)与神经网络结合的方法提高评价的精确度,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BP神经元网络在高校科技成果评估领域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