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马克斯·范梅南是当代教育学现象学研究的重要学者,其所著的《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儿童的秘密》《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闪耀着光辉的现象学思想。生活体验、教学机智、"替代父母"关系等是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的基本内容。综述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思想对当代教育发展具极积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赫尔巴特将机智引入教育学领域的讨论之后,范梅南系统性地探讨了教学机智从何而来与如何生成。面对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教学机智”,范梅南阐释的内在逻辑,是在教学实践及其对教学实践的理解中阐释教学机智。这个阐释路径与马克思解决神秘主义概念的方法是一致的。范梅南阐释教学机智的方法论是“三观维度”分析法、现象学方法和教育现象学方法。沿着阐释教学机智的方法论进路,得到的教育启示是教师理解教学机智,可从微观层面的教学实践入手,过渡到中观层面的机智和教育机智,最后追溯到宏观层面的智慧教育学理论。同时,认识到教学机智在教育情境、教育关系和教育行动的内在关系中实现,可秉持非判断性理解、发展性理解和分析性理解的态度进行课堂理答,这样有助于教学机智的涌现。  相似文献   

3.
范梅南是现今现象学教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现象学教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范梅南教授的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教育智慧,同时教育智慧也是其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介绍了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主要内容,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思想的意义、局限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是北美"现象学教育学"(Pedagogy Phenomenology)的开拓者之一。现象学教育学是基于现象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教育领域问题的新型学科。范梅南认为,现象学教育学是以儿童的生活实践为取向的,儿童的"生活世界"是教育的逻辑的起点,教育活动具有前反思、前理论、情境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师必须深入地体察儿童的生活世界、聆听儿童的心声和采取有效的教育行动,这些都需要教师拥有教育机智(pedagogical tact)。教育机智是成为有效的教师的必备条件,也是教师取得职业成功的内在素养。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范梅南对"教育机智"的内涵和意义做了系统的阐述,对教师的教育机智的生成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范梅南是北美现象学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智慧思想构成了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对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形成的研究主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展开.在纵向的维度上,系统梳理范梅南的教育著述,探讨其教育智慧思想的发生和发展历程;在横向的维度上,比较了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与同时代的教育学家的教育观点的异同,并特别关注了范梅南与芬斯特马赫的学术争论.  相似文献   

6.
吴衍 《湖南教育》2011,(8):52-53
"替代父母关系"是当代现象学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范梅南提出的教育学概念,是他对于师生关系的一种新的理解视角。范梅南在他的著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写道:教师替代父母的关系(in loco parentis relation)被作为探求教育学理解和洞察的源泉,这种理解和洞察整体地关注专业教育者和儿童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7.
南歌 《中国德育》2010,(5):95-96
2001年,由加拿大学者马克思·范梅南所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在我国正式出版。该书是当代西方现象学教育学的经典之作,1991年在加拿大和美国同时出版之后随即被译成了西班牙、挪威、朝鲜等不同语言译本,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部书中,范梅南从现象学教育学角度出发,以教师、父母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原材料,提出了一种新型教育学——迈向智慧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8.
范梅南智慧教育学思想源于他对教育实践的反思,他把现象学思想引入教育学领域并提出了教育学的意向和教育机智理论,重新阐释了师生关系,并作出全面的反思,其教育学思想在现代功利化社会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范梅南智慧教育学思想源于他对教育实践的反思,他把现象学思想引入教育学领域并提出了教育学的意向和教育机智理论,重新阐释了师生关系,并作出全面的反思,其教育学思想在现代功利化社会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迈向智慧教育学——范梅南教育学思想探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以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为主要理论资源,探索了其智慧教育学思想。主要涉及如下方面:智慧教育学及其以儿童为中心的基本教育理念;建构智慧教育学的现象学方法;智慧教育学对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马克斯·范梅南教授是“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一书,以独特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大量的教师、父母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为原材料,从实际情境中探讨教育学的问题,为理性的教育学注入了丰富的情感,许多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无论是作为初为人师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抑或是对教育感兴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07,(8A):86-87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主任、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课程论专家和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专家,北美“现象学教育学”的领袖人物之一,马克斯·范梅南(Maxvan Manen)教授的经典之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推荐书目】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是当代西方现象学教育学的经典之作。作者马克斯·范梅南,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主任。该书从“现象学教育学”的角度,以教师、父母和幼儿的生活经历为原材料,对教育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十分深刻和有益的思考。本书2001年由李树英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至今已经印刷十几次。  相似文献   

14.
从现象学到智慧教育学--范梅南教育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马克斯·范梅南运用现象学态度方法思考教育学问题,特别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学理念,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这种真实直接的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理解教育极富启示教育应立足于具体的实践场景;教育应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5.
在现象学教育研究领域里,范梅南的学术思想宏阔,其研究的主题内容新颖、方法独特,堪称质性方法学研究的典范.主题内容可归结为三个方面: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育实践性智慧;教育研究中儿童的价值及定位.其研究的特征为:1.寻求对儿童真实生活的体验;2.现象学教育研究中的"现象"指事物本身的真实存在;3.重视对生活经验的意义进行描述;4.范梅南现象学教育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教育现象学视域中的教育机智,有着厚重的理论渊源,它源于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智慧”的论述,得益于舍恩“反思性实践者”概念的启发,成型于范梅南对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关注.在无数的教育故事中,教育机智是教师对教育时机的敏感捕捉,是教师面对教育时机的巧妙反应,更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指向.教育机智的养成需要教师融入教育生活,积累教育理论,反思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7.
[本书及作者简介]马克斯·范梅南,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作为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课程论专家和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专家,范梅南教授是现象学教育学开创者之一。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如何从事现象学实践和写作,既向读者揭示了现象学写作的理论背景,又细致地介绍了如何具体地开展现象学研究,包括如何关注人的生活体验形成研究课题,如何多方搜集资料,如何凸现主题,如何通过轶闻进行现象学的写作,如何使研究保持方向等。正如范梅南教授开篇所说,这本书既是一本现象学写作的方法论著作,又旨在唤起读者的教育学反思:我们作为家长、教师或教育者,该如何与孩子相处。  相似文献   

18.
许晓芝 《中国教师》2011,(Z1):174-176
<正>该书作者范梅南教授是北美"现象学教育学"的领袖人物之一,他以其独到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和敏锐的教育体验,对教育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特别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教育方面的问题。现代儿童生活在一个不确定  相似文献   

19.
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课程学和教育学研究院主任、国际质性方法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课程学专家和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专家。范梅南教授是教育现象学的开创者之一,《教育现象学》(PhenomenologyandPedagogy)杂志的主编,现同时担任着北美和欧洲六种教育和人文科学研究国际学术杂志的顾问编辑或国际编委。范梅南教授曾获得多项国际荣誉,主要有:北美教育研究学会“课程和教学研究终身成就奖”,美国人类理解国际学院“人类理解杰出贡献奖”,加拿大教育学研究杰出国际成就奖,加拿大移民杰出成就勋章。范梅南教授在教育学方面的论著和论文颇多,最有影响的包括《教育的机智》、《生活体验研究》、《儿童时代的秘密》、《教学的调子》等。他的许多论著和研究成果已被译成了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挪威语、日语、朝鲜语、荷兰语和汉语,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现象学的重要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教授认为,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探讨成年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体现在课堂中,就是要求老师具有特殊的素质,一种融入身体的敏感性、一种临场行动的教育机智与智慧。他认为,如果我们能直接面对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并对它们做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对教育具体情况的敏感性和果断性,我们的教育生活就会变得容易。从教育现象学的视角出发,如何构建有生命的课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