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是于1875年5月,为了批判德国工人运动中的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实行合并时所拟的纲领草案而写的。在这部光辉的著作中,马克思对《哥达纲领》中所接受的拉萨尔机会主义观点作了严正和尖锐的批判,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科学地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基本原理,并给我们提供了在革命原则上和机会主义进行斗争的典范。菲迪南·拉萨尔是十九世纪中叶德国工人运动中的一个机会主义者。他于1825年出生于德国布累斯劳城一个富商的家庭里,曾在布累斯劳的一所中学和莱比锡的商业学校学习过。1848年革命爆发  相似文献   

2.
陈丽洁 《唐山学院学报》2023,36(4):48-54,74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于1875年针对爱森纳赫派向拉萨尔派无原则妥协的错误行为所撰写的经典著作,也是继《共产党宣言》后又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纲领性著作。马克思在文中无情地批判了哥达纲领草案中的拉萨尔主义观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这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普遍高涨、各国无产阶级国际团结愿望日益增强的条件下建立的。第一国际建立时,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还没有占统治地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派别(诸如英国工联、法国蒲鲁东派、意大利的马志尼派和德国的拉萨尔派等)在工人运动中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取消派”主动放弃和否认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逐渐背离党的斗争原则和策略,进而分裂了党的政治力量。列宁对“取消派”破坏党组织的错误行为进行了系统批判,在党的组织原则方面重申无产阶级必须领导革命,明确坚持两条战线斗争,强调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列宁对“取消派”组织原则的批判,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抵御错误思潮、增强斗争意识、确保党的长期执政提供借鉴,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媒体派”与“学习派”是教育技术学科的两大阵营,两派的争论形成了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两大谱系,推进着教育技术学科范式的形成。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不断推动两派走向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将走向统一,反常现象不断出现,最终可能导致教育技术学科的范式革命。“学媒之争”和范式的相互作用,推动着教育技术学不断向纵深发展。正确认识“学媒之争”与范式革命,对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迫于严重的国內外形势,联合忿激派,与平民结成联盟,推翻了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统治,建立了雅各宾革命民主专政,在政权巩固之后,面对忿激派的独立要求,又运用其专政机关进行了无情的鎮压。怎样看待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平民群众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如何具体分析忿激派在革命时期的纲领、策略及其在革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史学界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忿激派与雅各宾派是否一直处于对立状态?他们的活动到底是推动了革命的深入发展、巩固  相似文献   

7.
吉伦特派与山岳派的冲突贯穿于整个吉伦特国民公会时期。二者间的冲突起始于建立共和国的道路问题,以后在战争问题、联邦主义问题、如何处置国王以及对待下层群众运动的态度等等问题上愈演愈烈。这场冲突的实质既非阶级斗争,亦非对抗性的原则分歧,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两个政治派别间的权势之争。它给革命带来了明显的消极影响,成为内耗式党争的肇端。  相似文献   

8.
潘恩的《人权论》和柏克的《法国革命论》从不同角度评价法国大革命,代表着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改良和革命是其最根本的分野。柏克以尊重传统为理由反对法国大革命,主张以改良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潘恩则注重理性原则的应用,极力赞美和宣扬法国革命。归根结底,对一个民族变革之路的历史评价,最重要的标准是能否使其自身获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康德的哲学是在对近代英国的经验派哲学和大陆的唯理派哲学批判吸收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企图调解两派的矛盾,以先验理念为基础,在哲学上进行了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理性是其哲学的重要概念,尽管康德为理性划定了地盘,但理性仍然居于无上的地位,理性对认识、审美、道德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或称作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是辩证逻辑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门科学知识体系,都离不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这个原则既带有规律的性质,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它是人类科学认识的重  相似文献   

11.
1905年革命是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长期以来,史学界对这场革命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在革命中的地位问题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也没有把社会民主党两派的两种策略具体地同革命的进程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本文拟在这些方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不统一的现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已显得越来越突出。作为WTO最基本的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应当统一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本文在分析税制不统一带来诸多弊端的基础上,侧重论述了税制统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统一两部所得税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邹容的革命思想。一、邹容的革命思想是在我国民族危机极为严重、革命运动勃兴的形势下,在吸收当时各种先进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以爱国救亡为出发点的。二、邹容革命思想的核心,是以西方美、法革命为榜样,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腐朽、专制、卖国的清王朝,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三、邹容在《革命军》中,第一次具体阐明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纲领,为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做了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4.
试论阳翰笙在“左翼十年”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一历史阶段的革命文艺运动,史称“左翼十年”。其主要标志是在各革命文艺社团纷纷成立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组织“左翼作家联盟”及其使命的终结。这10年,是阳翰笙从事革命文艺  相似文献   

1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写于抗日战争期间,主要涉及革命文艺发展方向、革命文艺创作要求、革命文艺与政治关系、革命文艺批评标准四个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当代文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巩固文艺战线,重视文艺工作;要摆正立场态度,坚守“二为”方向;要明确文艺源泉,贯彻“三贴近”原则;要坚持两个“标准”两个“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一战爆发后,统一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组织分化为左、中、右三派。战后,在"一分为三"的基础上,相继建立起以共产国际、维也纳国际和战后恢复的第二国际为主体的国际组织。三者在尝试建立国际工人统一战线的努力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又演变为共产国际与社会主义工人国际的"两极对立"。两大国际组织的对立与斗争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值得旨在谋求社会主义价值的各个政党和国家深刻反思并认真汲取。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是把实事求是原则贯彻得最坚决、最彻底,运用得最灵活最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自己就说他是实事求是派,并要求大家都来做实事求是派。他不信邪、不迷信,身体力行,把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原则贯彻到理论和实践的一切领域。在《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一文中他说:“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来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原则。”在《政治上发扬民主,经济上实行改  相似文献   

18.
立宪派与革命派关系历来是史学界研究的热点,成果也相当丰富,但多数是从政治理论角度出发评析两派的关系,本文则着重从众多史料记载方面出发,以1905年到革命前夕的时间为经,史料为纬,解构当时的革命语境,重构爱国救亡的历史现实,较为详细地理顺两派海内外阶段性关系,以求更为全面地了解两派之间关系始末。  相似文献   

19.
谈起学制问题,谁都知道有大陆与英美两派。大陆派以德法为首领,英美派以英美为首领,两派均占极大的势力,其他各国受其影响者甚大。日俄两国本来完全仿照大陆派的学制。自欧战以后,苏俄内起革命推翻了固有的制度,而实行苏俄新教育政策,日本近数年来亦  相似文献   

20.
国民教育制度乃是历史上形成的,彼此联系的,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基本原则的一切类型教学教育机关的总和。每个国家都根据各自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条件来建立本国的国民教育制度。苏联的国民教育制度始建于苏维埃政权成立的初期,经历了激烈的斗争,对革命前俄国的国民教育制度进行了根本的改革。1918年10月16日,颁布了《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宣言》,建立了九年制的,统一的普通劳动学校(第一阶段——5年,第二阶段——4年),规定了整个教学教育工作内容和组织的新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