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撰者圆仁虽为日本僧人,但具备颇高的汉文修养与造诣,对汉语及唐代书仪的运用水平相当高。对入唐僧圆仁所撰文书中疑难词语的释读,可以了解当时中日书仪用语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
吴勤丽 《文教资料》2013,(32):178-180
书仪是指专供人们撰写书札的参考品,也是书信写作的范本,供人模仿和套用。朋友书仪是书仪的一个重要类型,主要叙述朋友间思念渴仰之情,文字优美,清新可读。唐代朋友书仪形式完整,以骈文为主,体现着盛唐气象。本文主要从《朋友书仪》对盛唐气象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欢喜国王缘》是包含佛教思想的唐代因缘类作品,传播范围广,对后世的文学作品有着较深的影响。敦煌文献留有的三个《欢喜国王缘》抄本分别为上图016、上图028V和P.3375V,同抄内容还有《廿二问》《书仪一卷》《须阇提太子因缘》《鹿母夫人缘》。结合三个写本的抄写内容以及物理形态,可知《欢喜国王缘》应创作于8世纪下半叶,其中上图028+P.3375的缀和本当抄于955年,可能为寺庙学郎的作业,用于学习书仪规范以及佛教知识。  相似文献   

4.
有关"书仪"的内容,学界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书仪是写信的程式和范本,供人模仿和套用;另一种看法认为书仪是兼有书札体式和典礼仪注内容的著作。检讨敦煌写卷中保存的十余种书仪,我们发现,就"书仪"原有的意义来看,第一种看法是正确的,典礼仪注部分中唐以后才被附加到少数书仪中。  相似文献   

5.
罗慕君 《语文知识》2013,(2):111-113
郝春文主编的《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七卷)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斯1725号《唐吉凶书仪摘抄》进行释录,博采慎取,对后来研究者大有裨益。但个别文字及标点仍有待商榷。今就所察十条略陈拙见。  相似文献   

6.
《北里志》中唐代长安妓女的属性在以往的研究中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其应是官妓的一种,还有的学者则主张应该归为民妓。《北里志》中的娼妓属性为何,其是否具有商业化性质,对研究唐代的娼妓有很重要的意义。作者将从唐代娼妓的属性、唐代教坊制度的演变及孙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北里志》的具体内容出发,分三个方面对《北里志》中娼妓的属性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唐传奇作为一种时代的产物,对它的研究绕不开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法律作为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其对社会秩序的维护、造成的社会风貌、体现的价值观念对唐传奇皆有影响,自然也是研究唐传奇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唐代婚姻法对女性社会地位、生活处境等均造成影响,在唐代婚姻法影响下形成了唐传奇典型的三类女性形象。从唐代婚姻法的角度,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女性的生存境况、理解不同女性形象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应用基础》中,节选了唐代作家李朝威《柳毅传》的部分内容为课文。为了上好这节课,笔者再次研读了《柳毅传》的全文,下面就该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谈一点浅薄的认识和理解。一.反对婚姻包办,追求婚姻自  相似文献   

9.
唐代四川道教摩崖造像别具特色,丹棱县龙鹄山造像以天尊、老君为其主要内容,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及四川地区的民间信仰,可以说元始天尊、老子的崇拜加上《道德经》、《本际经》四位一体构成了唐代的道教信仰。天宝九年的松柏铭碑更是透露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为我们研究唐代道教提供了宝贵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唐代道教科仪经典《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十五、十六中《道士吉凶仪》道教丧制与服制的初步整理及研究。从道教丧仪产生背景入手,通过对《道士吉凶仪》中有关丧制、服制的详细分析总结,归纳出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唐代道教丧葬仪式,从而揭示出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朝简约化方向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1.
宣化在唐代为武州,设幽州雄武军,历史上这里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三座纪年墓的发掘对于研究宣化及周边地区唐代的历史、社会制度、军事和生活习俗有重要的意义,只是<文物>公布的墓志释文存在诸如释读错误和释文脱漏等方面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利用价值,今反复阅读拓片,比勘原释文,对部分释文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2.
《大唐龙兴观灯台颂并序》石刻是一件记载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青州州县官员集体尊崇道佛二教事迹的珍贵历史文物,具有补史之缺、证史之实、纠史之谬的重要历史价值。从石刻出土地点发现了唐代青州龙兴观遗址,填补了青州道教研究的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13.
《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是新近出版的一部收录和整理唐代墓志的重要著作,因其数量大、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等特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其释读方面还存在不尽妥当之处。通过分析字形和文意,针对前人释录中存在的误录、缺录和误点问题,列举23例进行说明并予以校补。  相似文献   

14.
《御定历代题画诗》匡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清朝陈邦彦等人奉敕编辑校刊的《御定历史题画诗》是一部大型的专类诗集。该书唐人题画诗部分全由《全唐诗》中辑出。由于该书编选过分依赖《全唐诗》,忽略唐人作等原始资料,加之该书选诗标准的缺换、编选方法的不当以及编选、 校订人员的疏忽,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失检现象。本就此对该书唐人题画诗部分做了初步的辑遗纠错的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词典》等误释"受降城"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大词典》等在界定受降城名称、确定中西二受降城住置、以及注释李益诗中受降城时有明显的错误。实际上,受降城本为汉代接受敌人投降而筑,至唐则仅袭其名而无其实。唐之中西二受降城在丰州而非朔州、灵州,唐之灵州也并非今甘肃武威,李益诗之受降城应为唐回乐县城,而非张仁愿所筑三城中任何一座。  相似文献   

16.
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三位杰出的封建帝王,为避免重蹈隋亡覆辙,革新政治、励精图治,使唐朝在他们统治时期国家政权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开创了备受后人称赞的“大唐盛世”。三位帝王开明的用人思想、正确的用人策略,为唐王朝成就盛世大业提供了人事保障。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词语词典故词典》在释义方面出现不少疏失、谬误之处,经初步检查,明显错讹即有数十条。  相似文献   

18.
唐代武举制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唐代尚武文化的载体和重要推动力。本文以唐代武举制及武术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对武举制与武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唐代书肆的发展是我国图书史上重要的一页,唐代是封建经济繁荣的时期,书肆贸易相当活跃。研究唐代书肆对了解唐代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发展的成熟时期,尤其是唐太宗"贞观之治"成为士人谏诤干政的黄金时代。唐代谏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为了纠正君王的错误,敢于大胆言谏,不惧刑罚,有时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唐代谏臣言行之中充满生命美学思想,对后世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