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日趋紧张,极不和谐。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握和谐的内涵,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孔孟思想中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个体身与心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孔孟“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产生过积极的作用,而且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健全个体的身心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客观上要求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尊重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合理地改造自然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它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资源保障,并促进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试论儒家和谐思想与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成果兼收并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而得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结论。云南各少数民族中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为我们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并实现入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必须坚持和谐共进的价值观念,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和谐”作为社会状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是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在内的共产主叉社会本质的一种表征。建立在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它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其内容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其自身的和谐关系。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和同时代学者思想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刻地提出了“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把人类对该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切入点,来分析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和本质特征,可以发现二者随资源与环境问题相伴而生,有着共同的渊源。它们倡导的是经济系统要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其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的过程。如果人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过度使用资源和排放污染,就会违背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规律,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和功能下降,从而削弱和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不可能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中得到实现。为了发挥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支点作用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加快法制建设,调动企业的内在动力,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战略任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家老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传统的根基。道法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基础,老子强调要“知常”、“知和”、“知足”、“知止”,倡导“天人合一”,这对于我们今天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在许多环境问题,只有转变观念、革新经济增长方式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1.
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关注幸福指数、提升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全民心理素质的提高,促进全体民众的心理和谐。一、提高全民心理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也为提高全民心理素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使命。(一)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全面和谐的社会。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  相似文献   

12.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首先,必须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和摒弃将人与自然相对立和割裂开来的人与自然关系观;其次,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转型任务的完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中国社会转型期需要科学而合理的成人教育新理念体系来构成持久的强有力的支撑。这样的理念体系由“‘成人教育’是一种满足成年人多方面需求的教育形态”和“完善的‘成人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两个主要方面所构成。和谐社会的最高表现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与人的和谐之和谐,此种和谐之和谐的和谐度越高,则这种和谐社会的和谐度就越高。成人教育在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与人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永续不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渐增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不断上升,这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中华民族历来强调以“和”为贵,强调处理天人关系应追求“天人合一”为目标。传统思想对现代是有借鉴和启迪意义的。“天人合一”的朴素观念仍然对解决当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义。天人应最终走向“理性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人为本为根本前提,把“五个统筹”落实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6.
着力培养学生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努力培养学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素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教育必须  相似文献   

17.
刘建涛 《文教资料》2007,(17):103-10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的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为此,正确认识当前经济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利于我们及时解决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试图从不和谐的问题出发,探求和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朱家安 《教育探索》2006,(10):99-10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它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构建和谐社会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德育的生态性功能对构建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战略目标,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环境道德教育对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社会的和谐具有精神支撑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环境道德教育是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从工业文明范式的价值观向生态文明范式的价值观转换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命题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本文从我国建设和谐城市社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的分析入手,将城市社区建设纳入和谐社会视野,深刻剖析构建和谐城市社区的重要支点,正视和谐城市社区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并提出构建和谐城市社区的有效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