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任何一个教学班,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个体素质的不同,从而决定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结果也不相同,便形成了“好、中、差”三类生。后者在学习中出现闲难,通称为“学困生”。如何有效转化“学困生”呢?我认为“分层教学、分层要求、分类辅导、个别辅导”等方法比较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倡导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意识。那么,针对当前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优等生“吃不饱”与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我认为开展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层教学”是根据新课程提出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有差异的教学,力争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生吃得饱”。通过这样的教学研究,力求数学教学“以人为本”、“心中有学生”。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的转化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瓶颈,学困生是许多老师不愿面对又无法回避的群体。一些教师为追求教学“效益”而嫌弃学困生,为追求教学“效果”而降低难度,为追求教学“效率”而赶进度。笔者认为面向全体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前提,分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举措,准确定位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只要教师与时俱进,努力实践,才能实现教学效率、效果、效益的最优化,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于遗传、成长环境等因素,造成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以及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传统教学是齐头并进的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学。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导致班级里的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状,长此下去,班级学生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我校和其他学校都较为普遍地存在这种现象。为了有效解决这种现象,使数学教学达到优化,我们所有教师都对分层教学进行研究。分层教学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对于数学教学乃至其他学科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燕 《孩子天地》2017,(6):175-17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然而教学发展到今天,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一个班的人数动辄五、六十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为了让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学困生想学数学,会学数学,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采用“分层”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学困生”自卑、胆怯、压抑、逆反等心理障碍的分析,提出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热爱关心学生,以增强“学困生”学习信心;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调动“学困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发现闪光点实施成功教育和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教学对策。实践表明,74%的“学困生”消除了心理障碍,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分层递进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而设计多层的教学目标,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在分层递进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帮助学困生的提高,也要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和促进。对自身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分层递进教学”这一教育思想理念的实践和探索进行了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国家规定统一入学年龄为6周岁,但即使年龄相近,一个班集体的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分层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一刀切” “一锅煮”的弊端,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帮助优等生获得更佳发展机会的同时,促进中等生的进步,树立学困生的信心。本文简要阐述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许建武 《考试周刊》2013,(31):54-54
学生由于智力水平和早期教育的程度不同,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能力不同,一个班级中总会有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整齐划一,就不利于不同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对教学内容、方法、目标进行分层,实施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教学,有利于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耀兴 《广西教育》2012,(38):21-22
学生由于受遗传、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上存在着差异。如果教师忽视这些差异,在教学上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势必会造成“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后果。要扭转这种局面,达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地尝试分层教学,使学困生能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中等生能发挥自身潜力,激发学习兴趣;优等生能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获得更快的发展。下面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马骥 《甘肃教育》2020,(5):90-90
由于家庭环境、学习能力、智力水平等不同,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然而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管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还是评价手段、作业布置,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新课改提出要实现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综合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下面,笔者就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黄堃 《广西教育》2009,(25):20-21
在实际教学中,优等生、学困生、中等生在学习上是不同步的。“一刀切”的教学使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导致更严重的两极分化,于是有了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注重一个“活”字,即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同时渗透不同的学习方法:要求学困生只学习最基本的内容,确保“吃得了”“能消化”;优等生在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可适当扩大知识面,加大知识难度,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思维能力。进行分层教学,必须有合适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因材施教同时体现了教育对于“高公平”与“高质量”的双重追求。因材施教包括“识材”与“施教”两步,即先识别学生的差异性特征与需求,再据此施加差别化的教育教学。在中小学的一所学校甚至一个班级里面,因材施教的对象群体包括英才儿童、随班就读的残障儿童、学困生、普通学生群体四类。分层教学和选课走班是因材施教的两种主要教学模式。班内分层教学的效果比校际分层(重点校制度)和校内分层(重点班制度)更好。选课走班要更注重学生选课的自主性与学生兴趣爱好的满足,需要有序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5.
当前初中教育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给予教育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许多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如果在一个水平线上对所有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势必会导致优等生“吃不饱”,而学困生“消化不良”,针对这一状况,本人在近几年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实验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其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只顾极少数尖子生的"迅速发展",其结局必然会影响中等和学困生的学习效果;若总是片面地强调照顾学困生,低要求、低标准,则既不能真正的转化学困生,更抑制了优秀生的发展.久而久之,两种教学方法的结果往往都会极大地挫伤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要贯彻面向全体的教学思想,就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力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使学困生不差,优生更优.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的分层推进教学方法就较有效地解决了以上矛盾.  相似文献   

17.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着眼于学生智力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使各层次的学生在话动中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对学困生的转化和落实新课程理念都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金文 《考试周刊》2009,(31):69-69
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积极探索,纵向分层教学和横向合作互相交织,把分层教学落到了实处.最终实现了层层递进。分层教学的课堂设计完全根据学生的实际、教材和新课程要求,将教学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情景,由浅入深,分层递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猜想。提炼规律,使学困生由“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造性学习”.使学优生能结合研究型、拓展型课题的探究或第二课堂的选修,不断拓展其创新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9.
现如今,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在班级中有“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学困生”的成绩明显比其他学生较差,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较弱、竞争意识不足等等。若想提高学困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就要从学习兴趣、分层教学、单独辅导、优化教学方法入手,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就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学困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数学学困生,迫使我们的教学不能一刀切,分层教学模式为提高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奠定了基础,从课前分层到课中分层再到课后分层,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让各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