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从微观角度定量描述冰在岩土材料中的分布特征,基于冷冻电镜技术提出了一种微观尺度的实验表征方法。针对不同冰饱和度人造岩芯样品的二次电子图像和能谱分析图,通过元素含量分布、升华前后图像对比确认了冰在岩土材料中的分布状态。随着冰饱和度的增加,骨架孔隙被冰填充、骨架颗粒表面被冰包裹区域增大,样品断面更密实平整,岩土骨架的堆积结构特征变弱。在背散射电子图像中,冰的图像比岩土骨架亮度低、灰度高,基于此构建了冰饱和度的数字图像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的升华前冰饱和度与样品预制冰饱和度偏差小于5%,验证了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拉普拉斯金字塔改进的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传统的拉普拉斯金字塔融合图像方法,对源图像进行一系列层层递进的处理,而非传统算法直接对源图像进行拉普拉斯变换,与经过处理后的特征更明显的图像作变换。先提取图像的轮廓特征,然后对比得到的两幅梯度图像间对应的像素值,找出每幅图像比另一幅图像清楚的区域,保留各自的优势部分,据此建立两幅梯度图像的二值图像,进行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的源图像就是上述处理获得的二值图像。接着融合变换后的两个图像金字塔,最后,需要与最初源图像的高斯金字塔重新构建图像,将前一步获得的拥有更多高频细节的拉普拉斯金字塔从塔顶开始逆变换,直至变换出塔底图像为止,即可得到最终结果。实验数据显示,改进的融合方法起到了持有更多细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师生通过信息技术使用活动,构造了新的教学环境,生成了新的教学关系。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技术使用的实质是实现信息技术和使用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蕴含在信息技术与使用者双向建构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技术使用具有体现方式(学习者身体的延伸)、解释方式(学习者语言的拓展)、背景方式(学习者认知的场域)和他者方式(学习者交流的对象)。技术使用者需要在知识层面分析深度融合中的信息技术是什么;在价值层面阐释在深度融合中可以用信息技术做什么;在伦理层面判断如何在深度融合中更好使用信息技术。为优化技术使用,需要由既定设想到情景应用,促进由预设性使用实现创造性使用;从关注技术实体到变革教学关系,实现由个体性使用到社会性使用;根据教学需要创新信息技术,增加技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拉普拉斯金字塔分解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解,通过取不同方向Gabor滤波器对分解后的各层图像进行多方向的滤波,提取出不同方向的边缘特征,再通过比较特征大小来判断属于清晰还是模糊像素,最后对融合金字塔做拉普拉斯金字塔反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融合效果,融合质量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拍摄光滑客体表面的无色指纹时,一般采用定向反射光照相的方法,但是对于光滑纸板等表面,潜在指纹与背景之间的反射亮度差很小,传统方法难以进行拍摄提取。使用不同方向的光源配光,每一方向光源采集一幅图像,然后使用小波变换,将图像分解为不同尺度空间上的一系列子图像。对于低频子图像,采用取平均的融合规则;对于高频子图像,采用基于窗口的区域能量决策进行系数融合。最后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基于自适应引导滤波的多尺度Retinex图像增强,以增加指纹图像对比度。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可以解决光滑物面指纹图像难以提取的问题,从而得到较为清晰的指纹图像。  相似文献   

6.
冷冻电子显微三维重构技术(简称冷冻电镜)能够解析生物大分子复合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冷冻电镜不需要样品结晶,适用的生物样品较为宽泛,且保持了生物样品的近生理状态。近年来随着电镜硬件和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技术的发展,冷冻电镜结构解析分辨率已经达到原子水平,逐渐成为生物结构解析的主流方法之一。该文介绍了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的起源、发展及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镜工作原理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探针电流对电镜图像分辨率、景深、荷电现象的影响因素,总结了选择最佳探针电流的原则。探针电流升高,束斑直径变大,信噪比变好,但图像分辨率下降,景深减小,荷电现象增强;探针电流降低,束斑直径减小,分辨率增高,景深增加,有利于减弱荷电现象,但是探针电流过小,噪声增大,聚焦困难,图像分辨率反而下降。实验表明,结合样品的特征,灵活地选择探针电流能显著地提高电镜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如何缓解跨模态行人重识别任务中行人模态之间的差异性问题,提出一种随机通道邻近数据增强方法RCNA和一种结合多维互信息的U型网络UMME。RCNA通过选取同类别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数据增强生成新的行人图像,既满足了真实数据分布,又融合了可见光图像的形状和结构信息以及红外图像的语义信息,缓解了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之间的模态差异性。UMME通过互信息提取模块UMI提取同类别行人之间的互信息特征,再经过特征整合模块MSIF将互信息特征嵌入语义特征,增强了同类别行人之间语义特征的一致性。所提出的方法在数据集SYSU-MM01和RegDB上的Rank-1和mAP分别达到70.48%、68.34%和91.70%、88.42%,与现有研究方法相比,取得了优异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讨电子显微设备管理中的存在问题,介绍了提高大型精密仪器使用效率的方法,阐述了电子显微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开展电镜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从研究电镜的性能、维护技术和显微技术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电镜的维护能力和功能开发水平,保证了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拓宽了电镜的应用范围,为电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提出了基于OpenCV图像处理的支撑剂颗粒圆度和球度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OpenCV算法,综合考虑图像的背景颜色和图像中颗粒的多样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优化处理算法,提高检测有效性和图像处理效率。在检测过程中,新出现的影响因素还可对算法进行优化,具有很好的可调节性。将检测数据与标准模板相比较,结果证明该检测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支撑剂颗粒的圆度和球度检测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小目标与背景特性的基础上,根据云层边缘几何形状,构造出灰度形态学多结构元素。用多结构形态开运算对含有小目标的云杂波背景图像进行背景抑制,然后利用全局阈值分割方法将背景抑制后的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提取图像中的小目标。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对两种云杂波背景均能有效抑制,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减轻后续运算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将图像分解的小波域金字塔系数的每个邻域模型化为高斯尺度混合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提出一种贝叶斯估计方法,复原被线性降晰并叠加一加性高斯白噪声的模糊图像.仿真结果显示,本文算法无论从视觉效果还是峰值信噪比指标上都明显优于维纳滤波复原算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和需求,分析流体力学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中的地位,探索流体力学的教学新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综合实验台进行讲述;课程实验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粗糙集在双波段红外图像融合中的应用.利用粗糙集对长波段红外图像进行滤波,最后将中波段图像特征与滤波后的长波段图像进行融合,融合结果调和熵比原中波图像增加,平均目标背景对比度比长波图像增加,说明融合后的图像既有较亮的目标信息,又有丰富的细节背景.  相似文献   

15.
徐敏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170-173
为更好地保留原始红外图像的目标信息,挖掘更多微光图像的细节信息,提出一种结合分割红外图像与增强微光图像的融合方法。首先对原始红外图像进行二维最大熵法分割以提取红外目标信息,对原始微光图像进行Zadeh变换以增强其细节信息,依据红外分割图,将增强后的微光图像与原始红外图像进行一次融合;然后,在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域,对原始红外图像、微光图像和一次融合后的图像进行二次融合,得到最终融合图像。通过试验对比,所提出的二次融合方法得到的融合图像视觉效果明显优于其它方法。最后,利用多个指标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有效突出目标信息,提高图像清晰度与对比度,挖掘更多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噪声干扰,增强图像纹理细节,提高图像质量,提出考虑梯度边缘信息的分形图像纹理细节增强算法.依据图像已知点的灰度值推测新增点的灰度值,将新的像素点插入在图像像素点间,通过FBR理论对图像进行分形插值处理;采用图像锐化技术改进消噪掩模法,获取分形图像梯度边缘信息;构建梯度约束与数值约束的增强模型,控制图像噪声的同时,增强分形图像的边缘纹理细节.实验结果表明:信噪比越大,该算法分形插值处理后图像分辨率越高;该算法图像纹理细节增强后的图像噪声含量低,图像纹理与结构上相似度高,图像纹理细节呈现效果好;去噪能力较强,可有效增强图像边缘与细微纹理细节.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和红外技术的进步,红外成像制导技术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红外微弱目标的检测技术是红外成像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低信噪比条件下的微弱目标检测与跟踪问题也一直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由于红外图像本身起伏背景复杂而微弱且又只占一个或几个像元,往往淹没在背景中,造成信噪比太低而无法进行检测.为此围绕着低信噪比条件下的微弱目标检测与跟踪问题,通过对目标的观测模型分析,总结出外微弱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系统的通用原理框图.  相似文献   

18.
关于图像去噪中使用椭圆方向窗的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局部窗的使用广泛应用于图像去噪技术中.不同类型的窗被引入,椭圆方向窗是其中之一.就椭圆方向窗在图像去噪中的作用与常用的方形窗作了对比,得出在去噪过程中,椭圆窗并不占有优势,它与方形窗作用相当,输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甚至略低于使用方形窗的去噪结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图像的融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HS变换和形态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新方法首先对多光谱图像作IHS变换,得到亮度I,色度H,饱和度S三个分量;其次,利用形态小波变换融合方法融合多光谱图像的亮度分量与全色图像,并用融合后的图像代替多光谱图像的亮度分量;最后,作IHS反变换得到新的多光谱图像。主观视觉效果分析和客观统计参数分析评价分析表明,新方法的性能优于IHS变换融合、小波变换融合方法,不仅较大地增强了融合图像的空间细节表现能力,而且很好地保留了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中国数字人男一号”CT图像、MRI图像为研究素材,对同一人体同期CT图像与MRl图像进行融合,并对融合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在此基础上实现同期CT图像与MRI图像的三维融合重建图像。方法:首先介绍小波变换图像融合方法、算法、图像融合过程与步骤;然后对CT图像进行骨骼组织分割;其次,通过使用图像预处理及二维空间变换处理,解决两种骨骼组织分割图像参数差异较大的问题;最后,对这两种模式的骨骼组织分割图像在配准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并给出融合结果。结果:实现了CT图像和MRI图像的二维空间融合及三维重建。结论:小波变换图像融合方法对常用的CT/MRI图像融合及三维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