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11月我观看了“贵州省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现场展示课”,这十节展示课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过去那种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已摒弃,取丽代之的是“以读为本”的新的教学模式,让人耳目一新;但同时一些教师在解读文本上的偏移,也让人感到一些担忧。  相似文献   

2.
刘勰曰:“三寸之舌,胜过百万之师;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日常生活;无论是影响别人,还是成就自己,口才都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口语交际能力又是一种快速应对与创造的才能,对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和敏捷性,促进学生大脑潜能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淑华 《考试周刊》2010,(21):60-60
阅读培养,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阅”,教学生“读”。无论是“愉快教学模式”,还是“语感教学模式”,都离不开“读”;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必须“读”,才能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一谈起作文大部分都为之色变。不是感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倍觉填充之物平淡乏味,难免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怎样在作文方面开出一条阳光之路,不再让老师、学生看见作文就“侧身西望长咨嗟”?我想还是要老生常谈两个字——积累。  相似文献   

5.
徐敏 《上海教育》2009,(20):8-8
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不存在高低之分。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有一点是相通的——培养的学生要“适销对路”,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相似文献   

6.
英语课堂中,无论是课堂价值的定位,还是教学措施的选择;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发展,都存在着得与失的转换。让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上,让英语教学回归常态、回归自然,追求简单、简洁、简约之风,未尝不是一种新的趋向。怎样在这有限的课堂内,浓缩出教学的精华,这就需要一点“舍得”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新课程还是老课程,学生的学习都应放在落实“双基”上。新课程改革并没有要求一概摈弃所有传统做法,“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双基”就是根本,就是泉源,突出“双基”教学是贯彻新课标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赵晖 《大学生》2013,(1):66-67
无论是名牌高校毕业,还是普通大学背景,无论是拿奖拿到手软的“牲口”,还是学业一般但喜欢折腾的“行动派”,在绝大多数用人单位的眼里,刚毕业的学生都拥有统一的标签——“新人”。  相似文献   

9.
赵锋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09,(17):35-37
无论是上海的学生还是新疆的学生,无论是城市的学生还是农村的学生,在张斯恒心里,他们都是可爱的,都值得他付出真爱。因为有爱,课堂上他总能充满激情;因为有爱,他把学生亲切地称为“宝贝’;因为有爱,他成了学生心中的“张爸”“老大”。  相似文献   

10.
胡文东 《四川教育》2010,(11):33-34
模式,即方法、结构、流程。它诠释的是理念,承载的是课堂之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需要一个基本的“规则”,这就像无论是“奔驰”还是“宝马”都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任何教师都必须遵守基本的课堂规则。  相似文献   

11.
缺课,是中性的说法,其实质是“逃课”。学生对所学课程没有兴趣,就可以找任何理由逃之天天。无论是“缺席”还是“逃之天天”,缺课成为现今大学校园中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2004年11月份,我们针对缺课现象在全院进行了广泛调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学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难度上都随之增加。这时候仅靠学生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对知识进行学习吸收就显得较为力不从心,这时候教师就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全方位的对初中数学进行学习。因此,本文主要就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展开了相关的讨论,主要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自学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巩固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3.
浅论普通高校自学考试第二学历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普通高校自学考试第二学历教育迎合了社会以及自学考试发展的需要,可谓成绩斐然,但令人欣喜的同时又让人担忧,比如学生流失、错误的助考倾向等问题凸出,其发展进入一个“高原期”,步履维艰。究其原因,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教育注重读,求知学习称之为“读书”,这种说法一直延用至今,而且无论是上小学还是上大学,甚至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博士后皆称之“读”。中国人可谓深悟“读”之道,深得“读”之传,深受“读”之益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谈的是对文章的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是由读向写的迁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读能使视野开阔,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职学校,招生情况比较火爆,随着生源高峰期过去。无论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学生流失现象都比较严重。综合全国各地中职学校的数据,学生流失率在10%以下属于正常范畴,超过10%这一警戒线,就是不正常的表现。招得来、留得住、送得出,这是职业学校办学三个主要环节。“其实,留得住是个关键。”笔者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多年,从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对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率增高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体可分为非学校教育教学原因和学校教育教学原因两类。现从“导致学生流失的两类原因”、“学生流失产生的影响”、“控制学生流失的对策”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作文分向来是“师家必争之分”,学生习作是对其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和全面考核。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作文评讲尤应突出。我认为,作文评讲应注意以下几个问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最具形象性与感情色彩,它必然经历孔子所述的“知之——好之——乐之”三个阶段,进入“知趣——情趣——志趣”三种境界。 “知者不惑”。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要使每一个学生作为“知者”,就必须在语言基本功上下功夫,无论是艰深的文言,抽象的议论,还是浅显的说明,都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在最基本的语言文字上下功夫,使之由难交易。如姜夔在《扬州慢》中写道:“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  相似文献   

18.
95%何以实现?     
开学之初,提醒大家注意一个数据:今年全省初中巩固率要达到95%以上。而眼前的3月,正是制止学生流失的关键月份。 春节刚过,正值寒假,本刊记者特意到长沙火车站蹓跶,果然不出所料,发现在喧闹的南下“打工潮”中,每天都有一些未满16周岁的孩子被“卷”走。有个女孩,年前还是某中学初二学生,受了亲戚的鼓动,也要外出编织“掏金”美梦。  相似文献   

19.
也许你不会相信。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正潜伏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话语套子”。所谓“话语套子”,亦即说话的某种套路和模式。这种套路和模式很有“引力”,以致于我们陷入其中而不自觉。无论是对课文的解读,还是对作文的评点;无论是词语的调用,还是句式的选择;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发言,语文课上的“话语套子”总是如影随行。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20.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这里的“新鲜生动”是关键。同理可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毫无新鲜生动之感,那教与学必然是失败的。因此,对于任何一篇课文(不管是诗或是其他文学样式)的学习,笔者都认为不可单刀直入、简单敷衍地完成讲解了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