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网络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健康人格的负面影响及过度迷恋网络易导致“因特网综合症”等现象,提出了加强网络法规教育和网络伦理教育,引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网络伦理和法律意识;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时代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树立积极、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引导青少年正确辨剐不良信息与合理利用网络等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网络犯罪成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个体因素和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成为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案件的主力军。堵塞网络漏洞,完善法制,加强网络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有效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健全青少年网络人格,预防青少年网络有害使用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网络语言失范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中学生使用网络词汇失范的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社会文化、家庭和教育环境、个体心理以及网络虚拟交互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加强网络监管和反馈机制、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引导青少年多阅读经典、培养积极健康的网络社交习惯等一系列对策,旨在提高青少年的伦理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给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下,要利用校园网平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形成社会合力,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学校网络伦理教育是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作为英特网的诞生地,其英特网的技术和使用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网络伦理教育方面也率先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我国应该重视学校的网络伦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意识,制定和完善确实可行的网络伦理规范,提高教师的网络伦理素质,加强网络伦理课程化建设和网络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当下,各种形式的网络"英雄诋毁说",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关注与讨论。这种歪曲历史事实的言论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养成、民族精神培育、网络环境带来了危害。加强互联网治理,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引导青少年正确认知;学校大力推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此为应对网络"英雄诋毁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网络已是青少年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之而来的网络成瘾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网络成瘾造成的心理、教育、伦理观念和社会问题也日益的凸现出来,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成长,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多学科观点中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并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弱势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多主体参与的社会支持网络,正确对待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从而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范丹红 《培训与研究》2009,26(11):41-42,55
网络伦理问题的提出揭示了对网络技术的"双刃剑"所引发的伦理关注。网络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撞击了传统的伦理壁垒,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冲击,因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网德教育,健全法规制度,强化网络的监督与管理,构建规范的网络伦理,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不确定性背景下的青少年网络伦理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伦理问题的提出揭示了对网络技术的"双刃剑"所引发的伦理关注。网络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撞击了传统的伦理壁垒,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冲击,因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网德教育,健全法规制度,强化网络的监督与管理,构建规范的网络伦理,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社会支持的角度透视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试就当前青少年的网络生活状况、网络社会支持现状以及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与青少年网络生活脱节的症结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就青少年网络生活的负效应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青少年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如何利用好网络的平台,更好的引导青少年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网络道德教育为青少年教育提供了最佳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2.
羞耻感教育是青少年正确荣辱观形成的重要条件,在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培养青少年的羞耻心,必须引导青少年树立知耻的观念和意识,以抓好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倡导以知耻为底线的美德伦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社交网站使用在青少年群体中相当普遍,并对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以及心理人格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容易降低自我概念清晰度,催生抑郁倾向,诱发嫉妒、焦虑等情感体验。文章基于社会比较理论视角,提出了开展网络社交教育,提升青少年网络信息素养;进行正确引导,消解青少年负面体验情绪;净化教育网络环境,引导青少年进行正确的社会比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职生作为社会网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其网络伦理失范问题日益突出,高职教育应加强网络伦理教育,从网络安全、网络责任、网络交往、自我完善四个方面引导高职生树立健康的网络伦理观,从而促进高职生人格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于青少年本身法制观念的缺失,以及家长和学校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网络犯罪频频发生,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要想有效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社会、家长和学校就要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修养教育,引导他们健康地利用互联网。同时,管理部门应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避免青少年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和毒害。  相似文献   

16.
陆妍蓉 《考试周刊》2014,(68):172-174
通过对沉迷于网络的初一学生的问卷和访谈,本研究了解其使用网络的情况,对其网络成瘾进行相关评估。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体现在青少年成长的多个方面;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被关注和重视;父母是否参与赌博、家庭氛围是否和睦、家庭交流是否及时、家庭教养方式是否得当等都是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文化水平、班级氛围、同伴关系、老师关注等是重要影响因素。建议政府和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长久之计;父母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老师们要做青少年健康网络使用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然而,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当前青少年问题层出不穷。本文主要阐述了价值观引导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正确价值观引导下加强青少年生命健康教育的对策,旨在提高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8.
网络传播的日益发展,已经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有助于社会对青少年的正确教育和引导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资料,本文就此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9.
网络传播的日益发展,已经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有助于社会对青少年的正确教育和引导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资料,本文就此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传播 ,给青少年学生网络健康人格的培养和教育带来了挑战。学校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减少和控制网络信息传播对学生网络人格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有利条件 ,对学生进行网络健康人格教育宣传 ,并加强校园网、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以及其他教育网站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制定出与我国网络法律相适应的网络道德准则 ,并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网络人格培养沿着正确的方向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