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现代语言测试理论现代语言测试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形成和发展,在其后的40余年,语言测试一方面接受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尤其是语言教学的先进思想和方法,在考试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与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  相似文献   

2.
郭蕾 《文教资料》2008,(28):282-285
现代测试理论产生于20世纪,语言测试随后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30年来,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关注语言测试的发展,并将国外的测试理论引介到语言教学实践中.本文介绍了现代测试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对主要的现代测试理论做简要的评介,同时通过学者们对这些理论的应用评析它们在HSK开发和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的语言学发展来看,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0世纪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标志着结构主义的开始。结构主义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系统科学,从而使语言的研究进入了现代语言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转换生成理论取代结构主义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主流。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发表,标志着生成语言学的诞生,使语言学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主要就后两者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杨嵘 《考试周刊》2009,(30):26-27
本文从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历史发展的角度总结了语言测试的理论沿革.指出了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语言和语言教学本质和外延的理解和研究。简要梳理了一个世纪以来语言测试理论的主要脉络.并结合当代语言教学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语言测试理论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初衷在于通过研究不同语言在语法、逻辑和对经验的一般分析上的重大区别,从而促进二语教学。20世纪50年代,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的对比语言学开始流行,20世纪70年代末对比语言学出现于中国,其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1997年到80年代末的急剧起落时期、1990年到上世纪末的蓬勃发展期、21世纪以来的新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并建立社会语言学以来,在社会语言以语言问题,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语言应用与语言规范,语言接触与语言交际,语言与文化,语言变异,领域语言,濒危语言,双语双方言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语言哲学家奥斯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格赖斯(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以及塞尔(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在哲学界、而且在语言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认知科学一直处于世人瞩目的学科前沿,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认知科学进入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认知语言学,而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语言功能的认知研究,特别是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是当前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其重要理论基础便是1986年美国语言学家斯珀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的专著中提出的与交际、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外国语言研究处在一个继承与创新并存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些明显的热点和重点,本对其中的语言国情学,跨化交际学,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了一些评述性的概括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哥本哈根语言学派是结构主义三大流派之一,是继布拉格学派之后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出现的又一个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中心。这一语言学派主要研究语言的符号性质,并从形式和实体方面分析语言,是对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符号系统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俄语语言个性理论引起俄罗斯语言学届的强烈反响,语言研究者们不断的探索语言个性的内涵和外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解析。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1.
社会语言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或说联系社会研究语言。本通过对学科简介、发展历程、研究范围、理论构建、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意义等方面的论述,对社会语言学进行献综述。  相似文献   

12.
语言博弈现象漫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弈论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经济学领域中兴起的一门经济学科,它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成果被广泛应用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语言等各个社会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博弈论的名称由来、历史发展和应用前景,探讨了语言与博弈的渊源,指出了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博弈现象,以期更多的语言学研究者了解并发展语言博弈论.  相似文献   

13.
语言测试这门学科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人们对语言认识的不断加深得以逐渐完善的.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深刻影响语言测试的各个方面.本文仅从现代语言测试中的语言观、语言测试内容要求、语言测试的变异思想及语言测试的社会性四方面论述社会语言学如何影响现代语言测试,旨在对探究语言测试与社会语言学间的接口作一点引介.  相似文献   

14.
杨志强 《家庭教育》2007,(8X):26-27
全语言教育(whole language)是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儿童语言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种理论思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股思潮的影响波及了全球幼儿教育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闫荣林 《家庭教育》2007,(6X):26-27
全语言教育(whole language)是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儿童语言教育领域最重要的一种理论思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股思潮的影响波及了全球幼儿教育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朱文会 《双语学习》2007,(9M):33-33,35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深为语言研究者和外语教学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交际教学法和第二语言研究合流的产物,代表了在真实语境中学习语言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它以交际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习得语言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7.
何妍彦 《海外英语》2013,(16):241-242
20世纪初,索绪尔(Saussure)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这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到了50年代,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概念,从此语言学研究进入了解释阶段。当前国内学者对这两对概念进行了大量介绍,基于此,通过对这两对概念、其背后的思想及其影响进行详细地对比研究,认为他们二人的二分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原则,确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影响和推动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索绪尔(Saussure)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这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到了50年代,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概念,从此语言学研究进入了解释阶段。当前国内学者对这两对概念进行了大量介绍,基于此,通过对这两对概念、其背后的思想及其影响进行详细地对比研究,认为他们二人的二分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原则,确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影响和推动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有教学必然会有测试.语言测试是与一定的语言教学方法相适应,并对语言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手段.英语语言交际测试是与交际教学法相适应的测试模式.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80年代的迅速发展,于90年代趋于成熟,并逐渐成为国内外语言测试的主流.本文结合交际测试的理论,从真实性、内容特征及取样和推断三方面,综合分析交际测试的命题特点.  相似文献   

20.
徐海艳 《海外英语》2014,(5):257-259
社会语言学至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后,到目前已经成为了社会语言学一个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借助拉波夫(William Labov)等人的变异理论来分析英国现代杰出剧作家萧伯纳的戏剧《卖花女》并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卖花女的语言特征来加深对语言与社会,地域的关系,以期打破人们对《卖花女》的常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