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水稻旱育稀植是一种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栽培技术,与传统的育苗、插秧方式有所不同。本文就此简要论述了水稻旱育稀植的育苗技术,供广大水稻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分析水稻旱育稀植大苗移栽与两段育秧对水稻产量和效益影响的效果,探索稻麦(油)两熟田水稻旱稀植大苗移栽配套技术,2013年,在安龙县平乐乡开展了水稻旱育稀植大苗移栽与两段育秧对比试验,试验证明,在安龙县典型的保灌田、稻麦(油)两熟田上,推广应用水稻旱育稀植大苗移栽技术,由于节省用水,省秧田,省工,减少生成本,试验结果证明在保灌田、稻麦(油)两熟田应用水稻旱育大苗栽培技术是能够稳产增产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水稻旱育稀植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垦区推广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截至目前,已经历了小棚育苗、中棚育苗、大棚育苗、平地育苗、高台育苗、两段式育苗、稀植、超稀植、抛秧、钵体摆栽等阶段。旱育稀植是寒地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为寒地水稻生产和产量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年来,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使我国北方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场“革命”。但随着近年来稻米价格的降低,农用物资的价格上扬,这种栽培方法的经济效益也随之降低。加之水稻旱育稀植育苗及移栽费工、费时、费用大的问题急待解决。为此,我们近二年在小面积上进行了水稻直(穴)播栽培试验,水稻采用早熟、抗病、优质良种进行本田直播(穴播)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6.
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是农学中的一项重点研究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稻的栽培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下两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及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农村适用技术之一。云龙从引进到普及该项技术,只用了三年时间,创造了云龙科技推广史上的奇迹,对提高县域水稻产量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示范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至今还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功效的完全发挥。文章从分析当前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椎广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入手,就如何解决的途径及措施进行探讨,提出了旱坡地育秧、倒推法、麦杆平膜、合理稀植、拉线摆秧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1999年,我国农技推广将围绕抓好“主要作物、重大技术”开展工作,突出粮食生产,抓好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的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推广的10项重大农业技术是:(1)水稻抛秧技术;(2)水稻旱育稀植技术;(3)  相似文献   

9.
<正> 一、成立永安市农科教结合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配备2名专职干部抓科教兴农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强化实施农业种子工程,在建设好本市杂交水稻育种基地的同时,今年新引进水稻新品种(组合)14个,力争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 三、安排实施农业科技项目8项,占总项目数近一半,投入科技经费34.3万元。推广旱育稀植、抛秧、旱作等14项农业新技术,其中旱育稀植6万亩、抛秧0.45万亩,均比去年增加一倍。  相似文献   

10.
目前 ,兴安盟地区有水田近 70万亩 ,其中 2 / 3以上面积推广旱育稀植技术 ,单产也由旱育稀植技术引进前的 2 0 0kg ,提高到现在的 40 0kg以上。可是由于水稻旱育秧技术性较强 ,再加上我区春季风大 ,温度高底变化和昼夜温差幅度大等原因 ,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立枯病发生 ,损失严重 ,移栽灵的引进应用 ,彻底攻克了水稻旱育苗死秧癌症———立枯病。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北京移栽灵集团提供的移栽灵 ,吉林省公主岭水稻研究所提供的三功能调理剂和立枯一次净 ,上海农药厂提供的敌克松。1.2 试验地点义勒力特苏木的义勒力特嘎查、黄家…  相似文献   

11.
《专家工作通讯》2007,(4):29-31
引进国外智力根本在于围绕大局、促进发展,在于出成果、出效益。黑龙江省继当年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之后,近年来又有数十个重点项目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引进美国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获巨大效益,下面仅就这一项目作简要汇报: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国家外专局季允石局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今天国家外专局在这里召开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重要举措发布会,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衷心感谢国家外专局和允石局长多年来对我们天津的关心和支持,对允石局长和国家外专局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天津滨海市场的建立表示祝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专家工作通讯》2002,(10):25-28
在国家外专局和四川省外专局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农业厅加大了国外智力引进工作力度,较好地执行和实施了多个引智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四川省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一是引进人才方面,省农业厅先后从法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引进各类农业专家23批,38人,外国专家在华工作日达500多天,今年获国家外专局支持将从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引进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红薯玉米病虫害管理及治理和大棚蕃茄模式化栽培技术三个方面的专家4人来川工作,正在组织实施;二是出国培训方面,省农业厅通过国家外专局派往国外短期学习培训的人员达89人次,直接由省农业厅组织实施并获得外专局资助的出国培训项目三个(美国种子商业化生产、以色列旱作节水农业和澳大利亚种子产业化),派出学员43人,在境外培训时间达77天,今年获外专局批准资助出国培训项目一个(加拿大双低油菜育种与栽培技术),正在组织实施中;三是引智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四川省引进推广了多项国外先进技术和大量优质良种,如水稻旱地育秧技术、地膜覆盖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水稻施硅、柑桔简易修剪、葡萄桃梨的疏果套袋、蔬菜设施栽培、平衡施肥、水稻病虫综合防治(IPM)、农户安全储粮、无农药污染农产品(IPM)技术、黄瓜嫁接技术等等,其中获得国家外专局资助的农引推项目主要是农户安全储粮技术、无农药污染农产品(IPM)技术和黄瓜嫁接技术:这些“洋”技术,得到了四川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深受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为四川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城乡人民日常物质生活,应对进口农产品挑战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傅飓 《专家工作通讯》2007,(3):I0001-I0001
2007年2月2日,国家外专局副局长兼机关党委书记张建国和国家外专局机关党委副书记田瑞欣带领的扶贫调研组,在四川省外专局局长侯建平的陪同下到宜宾市屏山县开展扶贫送温暖活动。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国家外专局召开引智为加入WTO服务工作会议,总结了各单位2000年引智工作为加入WTO服务和项目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并讨论了今年的工作计划。国家外专局副局长杨汉炎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6.
科技动态     
今年是农业科技推广年,农业部日前在北京召开全国农技推广(种植业)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十大先进适用的技术。 1.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技术。今年新推广5000万亩,预计可增产粮食22亿公斤。 2.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今年计划推广2000万亩,可增产粮食6亿公斤。 3.地膜玉米。今年计划推广500万亩,可增产  相似文献   

17.
《专家工作通讯》2001,(7):10-13
1999年以来,我省出国培训工作在国家外专局的关心和支持下,以邓小平引智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甘肃省情实际,围绕全省经济建设重点,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加强归口管理,狠抓重点项目,确保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注重成果跟踪,取得了显成绩。两年来共完成国家外专局审批立项的出国(境)培训项目和外专局支持西部建设下达的培训项目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国家外专局培训中心下达的出国(境)培训项目65项,  相似文献   

18.
陈光东 《今日科苑》2006,(6):I0002-I00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对自然因素依赖较强的情况下,农业的发展,一方面是依靠党的好政策,各级政府的重视,农民的努力,另一方面就是依靠科学技术。近年来农业生产连获丰收,并不是连年风调雨顺,而是科学技术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稻旱育稀植、超稀植栽培,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不断出现, 作物品种的不断更新,无一不是科学技术的结果,使得我国农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专家工作通讯》2001,(4):21-23
为了尽快发展甘肃武威地区的葡萄产业,在国家外专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外专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甘肃省引智办的精心安排下,应欧盟委员会中国协会的邀请,去年,作为国家的重点出国培训项目一武威地区葡萄产业考察团一行14人赴法国进行了为期3周的培训考察学习,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度国家外专局“两刊”引智宣传发行会议于8月30日至9月2日在青岛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做好“两刊”引智宣传工作,进一步部署明年“两刊”引智宣传、发行任务。国家外专局副局长李兵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来自全国26个省市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6个副省级城市的外专局、引智办的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