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数应用题复习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5天完成,由于改进技术,实际比原来提前一天完成。改进技术后,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几?”这道题按照一般的解题思路,把一批零件看作单位“1”,先求出原计划的工作效率和实际的工作效率,然后用实际比原计划多的工作效率除以原计划的工作效率,算式是  相似文献   

2.
[题目]修路队要修筑一条公路,原计划30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路150米,结果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任务。问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修多少米?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总复习中,练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根据个人实践的体会,谈谈应用题的习题设计。 (一)纵贯式。这就是把有关知识前后联贯的练习方式。例如: 1.前进木器厂要制做一批课桌椅,原计划每天做40套,25天完成。实际每天多做10套,这批课桌要多少天完成? 2.前进木器厂要制做一批课桌椅,原计划每天做40套,25天完成。实际每天多做10套,这样可以比原计划提前多少天完成? 3.前进木器厂要制做1000套课桌椅,原计划25天完成,实际  相似文献   

4.
[题目]某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800米,9天可以修完,实际只用8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修路多少米?[一般解法]因为原计划每天修800米,9天可以修完,所以这条公路长800×9=7200(米)。又因为实际只用8天就完成了任务,所以实际每天修路7200÷8=90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修900-800=100(米)。  相似文献   

5.
[题目]一个筑路队原计划20天修完一条公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这样一来,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相似文献   

6.
六年级毕业班复习课上,为引导学生沟通所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某车间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5天完成。由于改进技术,实际比计划提前一天完成。改进技术后,工作效率提高百分之几?要求学生运用各种算术解题思路解答。 学生审题后,只能从常规思路分  相似文献   

7.
[题目一]某化工厂生产一批化肥,原计划每天生产47.25吨,13天完成任务。结果提前4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吨?一般解法:要求“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吨”,需要知道“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吨”和“计划每天生产多少吨”(47.25吨),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吨”,需要知道  相似文献   

8.
例1 王师傅计划用45天完成加工810个零件的任务。由于进行技术革新,实际每天加工的个数是原计划的1.5倍。问实际多少天完成任务? 解:45÷1.5=30(天)。  相似文献   

9.
练习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农具厂要赶制10500件农具,计划25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的1.25倍。完成这项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  相似文献   

10.
应用题     
一、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1 根据要求回答。一个车间要生产 6324个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 51个,实际提前 31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2 看解题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1)某车间原计划 4小时生产 1284个零件,实际每小时生产 428个零件。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每小时多生产多少个零件?(2)某车间原计划 4小时生产 1284个零件,实际 3小时就完成了。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每小时多生产多少个零件(3)某车间原计划 4小时生产 1284个零件,实际提前 1小时完成。实际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3 已知红糖的吨数比白糖的 2倍多 5吨。(1)如果知道红糖的…  相似文献   

11.
有些应用题,用一般思路分析解答比较繁难,如果把它转化成分数问题的解法,则思路清晰、简便易懂。例1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2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15个,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题教学历来是数学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体会到,除加强一般的解题思路训练外,帮助学生建立“对应”思想是不容忽视的技能培养。 “对应”思想是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极为重要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较顺利地找到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打开思路,从而正确地解答应用题。 例1.修一条路,原计划15天完成,实际每天修300米,结果提前3天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修多少米? 解答这道题,如果学生不能自觉地运用“对应”思想,就容易错误地把“原计划15天完成”与“实际每天修…  相似文献   

13.
【题目】机床厂加工一批机床,计划每天加工120台,6天可以完成任务。但由于工人的积极性高,实际用5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多少台?  相似文献   

14.
[题目]红星玩具厂的一个生产小组生产一批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45件,4天做完,实际3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做多少件玩具?(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77页第12题)  相似文献   

15.
[题目]王师傅计划用15天加工600个零件,由于进行技术革新,每天加工的个数是原计划的1.5倍。实际用多少天就能完成?  相似文献   

16.
在一般解题中,按照习惯,总是设而必求, 但对有些题目,可以设而不求,这样可提高同学们的解题质量和速度.例1 为了使某项工程提前20天完成任务,需将原定工作效率提高25%,则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_____天.分析要求计划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需要知道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但两者均未给出,故不妨分别用代数式表示它们,只要求它们的比即可.  相似文献   

17.
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的理解和综合的整体的判断.在解答应用题时,不少学生往往局限于某种解题的思维框框,解题过程比较繁杂.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跳出习惯思维的框框,运用直觉思维解题,可以迅速找到解题的捷径.下而列举二例,仅供参考.例1.某工厂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240个,9天可完成任务,实际只用了8天全部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零件多少个?此题大多数同学会按照常规解法:先求出总任务的个数(240×9=2160),再求实际每天生产的个数(2160 8=270),然后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的个数:270-240=30(个).列成综台算式为:240×9 8-240=30(个).换个角度,我们可这样想:原计划需9天完成任务,现在8天即可完成,时间提前1天,那么这一天的任务(240个)也就应分配在这8天内完成,所以只要把提前这1天的任务数  相似文献   

18.
[题目]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160个,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加工了25%,实际加工完这批零件用了20天。原计划加工完这批零件用多少天?  相似文献   

19.
[题目]一个化肥厂原计划30天完成一项任务,由于每天多生产化肥1.8吨,结果25天就完成了任务。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吨?  相似文献   

20.
贵刊2003年ll期17页上《假设没有提前完成》一文,提到这样一道题:利民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6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10米,结果提前2天完成了任务。这条路长多少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