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平行布置与梅花型布置方式下双排抗滑桩的土拱效应进行了考察.对比计算表明,前排、后排抗滑桩均能产生土拱效应.平行布置情况下,后排桩桩间土体的土拱效应不显著;而梅花型布置方式有利于前排桩与后排桩共同产生土拱效应,其作用效果优于平行布置方式.进一步分析表明,前排与后排桩所承担的荷载比例不同,因此,在抗滑桩的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各排抗滑桩的荷载设计相应强度,达到经济合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将低采样率数字去斜技术用于合成孔径激光雷达(SAL),大幅度降低了系统的AD采样率.在此基础上,分析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体制SAL系统的信号采样和成像处理问题.为降低回波延时误差带来的影响,给出一种延时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截取单个扫频周期信号的回波进行去斜脉压,得到场景对应的延时;针对线性调频(LFM)信号的非线性失真,使用剩余视频相位(RVP)滤波法进行信号校正,保证去斜脉压质量.仿真实验验证了将低采样率数字去斜应用于SAL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本用有限变形理论对人工冻结壁施工的几何非线性和冻土蠕变材料非线性问题进行了非线性数值分析。通过对大量数值计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了冻结壁应力场与时间的关系,冻结壁位移场和工作面底鼓与段高、时间的关系,并且对工程实际施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朱卓君 《职大学报》2001,12(2):43-45
分析了深梁、浅梁和短梁斜截面应力分布规律和抗剪机理,得出影响砼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剪跨比a/h0的大小,而高跨比l/h的大小对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影响甚微,在抗剪计算中可以忽略不计的新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剪跨比为主要参数的砼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探讨一次跳绳运动对男大学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骨代谢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7名骨密度、体脂正常的男大学生进行5分钟跳绳运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恢复60分钟分别抽取静脉血,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并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荧光定量PCR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β、IL-6、TNF-α、IFN-γ、OPG、RANKmRNA的表达.结果:与运动前相比,运动结束后即刻IL-1β、IFN-γ、OPG、RANK mRNA表达水平升高,IL-6、TNF-α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运动结束后60分钟OPG、RANKmRNA表达水平仍显著高于运动前.结论:一次无氧运动强度的跳绳运动暂时性提高了骨代谢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β等因子从转录水平参与了运动调节骨代谢的过程,可作为反映骨代谢水平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6.
在露天煤矿开采中,由于受工况土质软介质的影响,高锰钢斗齿不能满足耐磨要求.通过对低碳低合金钢的成分、热处理工艺及性能的分析,并借鉴国外使用经验,得出低碳低合金钢是抵抗高应力、高冲击负荷磨粒磨损工况的理想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港口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1985—2012年间我国港口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局部莫兰指数所作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显示,由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港口群形成我国港口空间格局,其中渤海湾港口群表现为由单个高低集聚向多个高高集聚的演变、长三角港口群是在单个高低集聚向高高集聚转变的同时出现新的高低集聚、珠三角港口群则维持相对稳定的高低集聚状态.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获得的结果,不仅能从数值角度为港口集聚程度和集聚方式提供参考,而且可将集聚程度和集聚方式通过地图直观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运用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女子跆拳道大级别运动员单个技术运用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认为:国内比赛单个技术的运用次数和成功率均低于国际比赛;横踢和下劈是国内比赛的常用单个技术,而横踢和双飞踢技术是国际比赛的常用单个技术;国内比赛后踢运用率高于国际比赛的水平,而后旋和旋风踢均低于国际水平.建议今后应该加强技术细节的训练,提高动作质量,提高抗失分能力,加大勾踢和推踢技术训练的比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标准k-ε模式,双尺度湍流模式,并对其在壁面附近作出长度尺度修正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几个基准流动 :二维可压缩拐角、锥柱裙组合体绕流和斜激波⁄平板湍流边界层干扰,进行数值计算。通过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的比较,发现修正湍流模式对流动分离、摩阻和热流的计算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受问卷调查对象教育水平分布的影响,不同教育水平的明瑟收益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依据调查对象工龄和收入的关系,并参照当代人力资本收入函数研究的方法,即通过在基础明瑟收入函数中加入工龄变量的高阶多项式来提高收入函数的拟合优度.  相似文献   

11.
以滞留水体为地表水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温初始温度分布分析.根据水温控制方程和水流控制方程建立了二维初始水温模型,求得了水体初始水温的数值分布,并对计算结果和实际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该温度分布模型可以应用于地表水源热泵初始水体的适应性研究,为动态负荷下水体水温变化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锚碇围岩稳定性及破坏模式研究是确定系统极限承载力的基础。基于现场地质资料的数值仿真计算与现场缩尺模型试验对比分析,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研究思路。通过FLAC3D计算发现,在设计荷载下,围岩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在锚体空腔和结构拐角处常出现应力集中和大变形区,系统整体未形成连贯的破坏区,出现的局部破损区主要集中在锚体后部右上角等5个部位。超载数值试验发现,破坏并不是简单的沿锚体和岩体的边界发生滑移,而是带动周边岩体发生倒塞型的整体拉剪复合破坏。现场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应对易破坏区进行重点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行车荷载作用下路面解耦分析法缺点的基础上,提出耦合分析法.并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移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动态力学响应.计算结果为确定压电俘能系统的结构及埋设深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工程力学理论和有限元理论为基础,研究平面刚架结构在受特定载荷下的位移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出位移结果,同时研究了刚架结构中载荷与位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固化技术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用颗粒流程序PFC2D对固化疏浚泥双层地基承载性室内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各种载荷下地基土体的颗粒分布、速度、位移及接触力,确定固化疏浚泥双层地基的破坏形式为整体剪切破坏.在固化剂配合比为4%,上部固化层厚度从30 mm增加到45 mm时,固化疏浚泥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增加23%;在固化剂配合比从4%增加到5%,上部固化层厚度为30 mm时,固化疏浚泥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增加51%;在固化层厚度与基础宽度的比值(简称厚宽比)相同时,地基承载力近似;在宽厚比从1.0增加到2.0,固化剂配合比为4%时,地基极限承载力增加72%.研究表明,固化疏浚泥双层地基承载力随上部固化层厚度和固化剂配合比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固化疏浚泥双层地基的厚宽比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为给航海模拟器建立实用可靠的船舶在波浪中运动的数学模型,基于二维线性势流理论,采用多系数保角变换法对每个船舶横剖面进行高精度拟合,计算各个横剖面的水动力系数和波浪激励力,利用Visual Studio自主开发出船舶在规则波中的纵向运动数值模拟程序。为验证这个数值模拟程序的可靠性,对S175集装箱船在迎浪中运动的幅值响应因子(response amplitude operator, RAO)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弗劳德数为0.275时,RAO计算结果在大部分频率范围内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因此,这个数值模拟程序能准确地对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时历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10kW水平轴风力机叶片及整机的模态分析计算模型和预应力模态分析计算模型,进行了风载荷和旋转离心力的施加,在完成网格划分、载荷与约束条件的添加后,进行了预应力下的振动模态分析,并将几种工况下的固有频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仅有风载荷工况时,叶片和整机的固有频率基本没有变化;当同时有风载荷和旋转离心力时,随着风速的增加,固有频率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当风速达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8名体育学院男生分别在无、有赛场噪声暴露下进行定量负荷踏车运动后心率、反应时、运动时、握力、肌肉用力感以及睾酮/皮质醇等指标的测定,探讨赛场噪声对机体疲劳的影响。结果发现赛场噪声不仅加剧大强度运动时心血管的反应,而且诱发及加剧中枢神经机能下降,引起内分泌激素调节失调,从而加快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研究LTE-A下行CoMP调度技术.针对系统负载差异的场景,说明单一CoMP调度模式的缺陷;同时针对2类CoMP技术,给出相应地提高小区边缘和小区整体吞吐量的调度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和系统级仿真验证,研究系统负载对调度策略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一种能自适应于非均衡负载的CoMP调度策略.综合评估表明,CoMP联合传输在低负载下和CoMP协调调度在高负载下均具有较优性能,而优化策略复杂度低,且能适应系统负载变化,可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说明前手翻连接技术所产生的水平速度对完成空翻动作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运动学分析法 ,对前手翻技术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认为 ,正确熟练的掌握好前手翻基本动作中的摆腿、推手与翻转技术 ,是前手翻产生较大水平速度的关键。由此结论 ,前手翻本身具有的三快特点 ,有利于产生和充分发挥水平速度的利用率 ,并有助于垂直速度的转换 ,从而达到高难动作的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