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流延法制备了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X-衍射表明壳聚糖和氧化石墨烯之间形成强烈的相互作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氧化石墨烯含量仅为0.6 wt%时,壳聚糖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64.4 MPa,断裂伸长率提高到38.8%,与壳聚糖基体相比,分别提高了101%和61.7%。  相似文献   

2.
瓜环主客体化学的现代分析检测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分子化学或者主客体化学作为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主客体化学中。瓜环作为一类新型笼状化合物逐渐成为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主客体作用模式多样化,作用机理复杂化,探讨主客体化学的现代分析检测手段纷繁不同,可以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热重法.差热法、核磁共振技术、电化学方法、红外光谱法,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等现代分析检测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探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模式、机理、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等。现代分析检测手段的研究发展与应用,使主客体化学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标题化合物为SGLT2抑制剂tianagliflozin的重要中间体.其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对于确证该中间体的准确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使用TG-DTA表征了其热稳定性,其DTA给出的熔点与文献一致,发现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这种热稳定性对于该化合物作为工业生产的中间体的质量精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乙二醇壳聚糖(GCS)为母体,通过控制交联反应条件,合成固载不同数量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的壳聚糖-环糊精结合物(GCSn-CMβ-CD).用核磁共振、浓硫酸-苯酚降解法等对结合物进行表征.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仪在线检测不同结合物与药物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结合物对药物的运载能力随环糊精数量的增加而增强,对药物的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为GCSn-CMβ-CD作为药物载体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简单的交联反应合成乙二醇壳聚糖接枝羧甲基β-环糊精(GCH-g-CM β-CD),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浓硫酸-苯酚降解法对其进行表征.将GCH-g-CM β-CD用于运载疏水性抗癌药物甲氨蝶呤(MTX),应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仪在线原位监测其与MTX的结合,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主客体分子的结合比为1:1.证明GCH-g-CM β-CD通过CM β-CD的疏水空腔与MTX结合,形成稳定的水溶性复合物.因此,GCH-g-CM β-CD有望用于疏水性抗肿瘤药物的运载.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以邻羧基苯甲酰二茂铁为疏水链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亲水链的新型rod-coil两亲性金属有机低聚物,并对其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不同的起始浓度下,该化合物可自组装形成球形、扭曲的蠕虫状胶束和囊泡,二茂铁和苯环间的π-π相互堆叠是形成扭曲型蠕虫状胶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二茂铁的发现、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茂铁的发现、结构及其性质都是比较神奇的,自从二茂铁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简单的介绍二茂铁的发现、制备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含二茂铁基金属有机光、电、磁功能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金属有机光、电、磁功能材料的特点以及含二茂铁基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在非线性光学材料、铁磁性材料、液晶材料等三大领域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信息的本质以及信息在认识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 ,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机制实质上是认识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 ,认识主体对作为认识客体属性和特征显现的信息的接受、选择、处理、传输、转录、储存等一系列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研究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和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EmimOAc)两种咪唑类离子液体在不同条件下对玉米秸秆的溶解和再生情况.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手段分析溶解前后秸秆的化学结构与结晶结构.结果表明,秸秆纤维素溶解再生后结晶度变低,热稳定性也略有降低;离子液体是秸秆的直接溶剂,秸秆在其中并未发生衍生化反应.  相似文献   

11.
分别得到使得n维空间上 Hardy算子Hn及其对偶算子Hn*,从L|x|α1( R n)到L|x|βq(Rn) (1≤q<∞) 有界的关于α和β所需满足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尿素与氯化胆碱的低共熔点液体同时兼做溶剂和模板传递剂,在离子热体系下合成了InF2 2(NH4)3.采用同样的低共熔点液体在水热条件下不能得到相同的产物.产物晶体参数如下:C2/c(No.15)空间群,a=13.799(3) ,b=5.091(2) ,c=16.094(3) , β=112.942(16)°,V=1041.2(5) 3 and Z=4; R1=0.0582,wR2=0.1589. 在产物结构中,In八面体与P四面体形成四员环,顶角相连形成链状结构.客体铵分子填充于链与链间的空穴中,通过氢键与骨架中的F原子,P—OH和 P O 基团作用,链与链间靠范德华力吸引进而形成层状结构.产物进一步通过粉末XR, EDX, IR, XPS和TG/DTA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热法制备尺寸均一、单分散性良好的β-硫化汞超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系统研究汞离子(Hg2+)和半胱氨酸配比、反应温度等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同时,β-硫化汞超球在较宽波长范围内(200~900nm)均产生很强的吸收.在室温标准太阳光下对材料进行的光电测试结果表明,短路电流密度0.12mA·cm-2,开路电压0.40V,填充因子4.4%,转化效率0.21%.这预示该类超球在新型太阳能电池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长期高血糖导致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引起胰岛β细胞氧化损伤,但核转录因子Nrf2(NF-E2-related factor 2)抵抗胰岛β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用低浓度葡萄糖(LG,5.6 mmol/L)、LG+H2O2和高浓度葡萄糖(HG,27.6 mmol/L)分别处理小鼠胰岛NIT-1β细胞48 h,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生成、胰岛素合成与分泌变化和Nrf2入核表达水平.研究发现,高糖诱导NIT-1β细胞的ROS生成,降低细胞合成与分泌胰岛素的水平,但Nrf2入核表达降低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结果提示Nrf2入核表达可以抵抗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氧化损伤,改善细胞合成与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2-(2'-羟基苯)噁唑啉作为配体,通过与不同的锌盐进行反应,得到结构新颖的双核及四核配合物.对该系列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发现在配合物1中2-(2'-羟基苯)噁唑啉配体的羟基氧作为单原子桥连接2个锌离子,配合物2中除配体的羟基氧桥之外还存在甲氧基的氧原子桥连3个锌离子.配合物1 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a=9.384 2 Å(19), b=13.584 0 Å(30), c=11.138 0 Å(20), β=96.250°(30).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 a=9.551 7Å(19), b=11.123 4 Å(22), c=11.182 6 Å(22), α=102.820°(30), β=114.988°(30), γ=100.806°(30).对配合物1的甲醇溶液中及固相荧光光谱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它有较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6.
证明-div(M(x)▽u)=(f(x))/(up)正H01-解的存在性,其中M(x)是有界椭圆矩阵(即存在0< α ≤ β满足M(x)ξ·ξ ≥ α|ξ|2,|M(x)|≤ β,∀x ∈ Ω,∀ξ ∈ Rn)和-p <-1.本工作的关键点在于建立2个密切联系的集合,便于找到相应的能量泛函最小值。  相似文献   

17.
以Li2CO3和V2O5为原料,用中热固相法制备了掺杂不同氟离子含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yFy,采用XRD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及电导率测试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中热固相法制得的Li1+xV3O8-yFy产品较纯,没有杂质相存在;当y = 0.1时产品的电化学循环性能最好,首次放电比容量达252.08 mAh/g,以0.2c倍率循环25次之后比容量仍保持在210.93 mAh/g,容量保持率达92.72%.  相似文献   

18.
制备Fe3O4@PCDP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高效、环境友好的异相类芬顿催化剂,探究其对罗丹明B(RhB)的降解性能。借助XRD、FTIR和SEM等方式对Fe3O4@PCDP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成功制备。并探究H2O2用量和pH对罗丹明B降解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42 h后RhB去除率可达到87.25%。循环3次依然具有较好降解效果,且催化剂结构未变化,催化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9.
使用光学显微镜、EDXRF、SEM、XPS和XRD对圆明园出土的部分黄色琉璃瓦釉黄中泛红现象进行分析,以研究琉璃瓦的变色机理。分析表明:琉璃瓦的釉层属于一种铅硅系玻璃,釉层呈现黄中泛红现象是由于红色区域和黄色区域中Fe存在形式不同所致,釉层红色区域中Fe主要是以α-Fe2O3晶体形式存在,黄色区域中Fe是以Fe3+与Fe2+的形式存在。这种现象产生的本质是由于黄色区域中的Fe2+在高温条件下被O2氧化为Fe3+,然而高温导致釉层流失,进而导致釉层中的Fe3+析出富聚为六角片状的α-Fe2O3晶体颗粒所致。α-Fe2O3显红色又被称为云母氧化铁红,是非常重要的防锈防腐涂料以及珠光颜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