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初教育部取消了自主招生,出台了“强基计划”。2021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二年,有不少同学对“强基计划”感兴趣,想知道“强基计划”的有关情况。根据部分考生回忆,我们整理了一部分高校的“强基”政策和考题情况,介绍给大家,供有志于参加“强基计划”的同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2020年初教育部取消了自主招生,出台了“强基计划”。2021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二年,有不少同学对“强基计划”感兴趣,想知道“强基计划”的有关情况。根据部分考生回忆,我们整理了一部分高校的“强基”政策和考题情况,介绍给大家,供有志于参加“强基计划”的同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2020年初教育部取消了自主招生,出台了“强基计划”。2020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第一年,有不少同学对“强基计划”有兴趣,想知道“强基计划”考什么,怎样考。根据部分考生回忆,我们整理了一部分高校的“强基计划”考题情况,介绍给大家,供有志于参加“强基计划”的同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2020年,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走向结束,强基计划推出。自主招生与强基计划有哪些异同,历经18年被称为"最长试点"的自主招生留下哪些政策遗产和问题,"十四五"时期如何深层次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为有效回应这些问题,2020年底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了主题为"从自主招生看强基计划"专题研讨会,多位高校招生领域的研究专家到会发言。本刊遴选了以下5篇较有代表性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新高考改革倡导多元录取的招生制度改革,经历了从国家政策制定到高校试点实验的历程。经过试点省份的试验,高校招生多元录取存在制度困境,表现在对多元录取法令规章合法性的信任危机、规范制度操作性的路径依赖和文化—认知共识性的利益博弈。高校招生多元录取制度困境的产生与制度本身、运行过程和适配条件密不可分,被动服从的意识形态限制了高校招生录取的主动性、松散结合的规范性系统影响了高校招生录取的稳定性、高度行政化的制度同形抑制了高校招生录取的创造性。高校招生多元录取制度困境的破解需要减少“行政化”束缚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构建“多元协同”的招生录取制度规范、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文化认知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我国高校选拔制度中的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以及“珠峰计划“”强基计划”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几种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制度“,强基计划”是对其他几种制度的继承和超越,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重视培养正确价值观念、强化生涯规划教育、凸显基础学科课程基础性地位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从1977年恢复高考起,高考制度已经施行了40多年。在这40多年里,高校的招生录取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除基本的统招之外,许多高校还实施了部分“自主招生”计划。2020年,“自主招生”计划完成了使命,退出历史舞台,紧跟着上场的是“强基计划”招生办法。  相似文献   

8.
星露 《求学》2023,(6):32-33
<正>2023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四个年头,但仍有不少考生和家长对强基计划不够了解,对是否应该报考强基计划存在疑虑。以下就考生和家长比较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解答。问题1和普通类型招生相比,强基计划有什么优势?1.强基计划的招生院校全部是“985工程”院校,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教育部2020年颁发的文件,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取代原有的高校自主招生,突出了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强基计划数学试题普遍具有很好的区分度,着力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体现了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目标.以下对一道2021年强基计划数学试题进行解法探究、拓展探究和源头探究.  相似文献   

10.
部分高校“强基计划”遭遇瓶颈,录取人数未达预期。原因之一是学习兴趣培养不充分,导致学生缺乏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志向,不理解“强基计划”的重要意义。作者以物理学科为例,对中学生学习兴趣现状进行调查,并联系“强基计划”实施情况,揭示了兴趣培养与“强基计划”的内在联系,提出以培养兴趣促进“强基计划”顺利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1月1 4日,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教育部在总结高校自主招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教育部决定,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这相当于在我国实行多年的高校自主招生与大家再见了,许多考生和家长疑问:是不是自主招生完全取消了,以后只有全靠高考成绩一条路了?其实也不是,教育部在取消自主招生的同时,推出了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有志于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和家长需要认真关注和研究强基计划。  相似文献   

12.
强基计划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已经跳出招生的狭隘范畴,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贯通国家急需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两阶段。在这一点上,强基计划显然比原来的自主招生站位更高。限定于基础学科专业:强基计划更着眼于国家对战略人才的需要,而不仅仅是高校个体的需要。自主招生的初衷就是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开辟一条特别通道。  相似文献   

13.
<正>强基计划即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计划,目标是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选拔依据主要为考生高考成绩和高校的校测成绩.从2020年强基计划开始实施,到2022年7月新一轮强基校测笔试题的新鲜出炉,这3年中,北大清华各高校试题的题型和难度都比较稳定.因此,研究高校校测笔试试题,对于高中生的培优和强基备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高考“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仍面临公平困境和效率困境。高考制度改革中存在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中央和地方教育之间的考试权力分割、国家权威与高校自主权之间的边界划分、制度安排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博弈。多元主体的利益博弈既是发生冲突的根源也是解决问题的药方,“多元录取”的关键在于建构多元利益整合的平衡机制。高考制度中的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整体上具有非对抗性和可整合性特点,是利益整合的基础。要实现多元主体的利益均衡,必须完善考试治理结构,准确定位四方主体权责:政府应通过全国统一高考确定分数的权威性,高校应充分行使招生自主权,高中享有更大程度的教学自主权,社会及考生享有质询考试制度和监督制度实施的参与权。在此基础上,未来高考改革的趋势应是采取全国统一考试形式,并广泛运用“高考成绩、高中成绩、高校面试成绩”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考核机制,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等利益均衡机制提升考试选拔人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对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以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以及强基计划为代表的高校多元化招生录取模式应运而生,但三类模式在制度设计及人才选拔方面均有局限性。未来的多元招生录取发展可以将三类招生录取模式进行融合统一与深化,构建形成“分类分层,综合评价,贯通培养”的全新高校多元招生录取融合模式体系,并在效率性、特殊性、公平性上进行效能保障,形成一条符合我国特色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化招生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校招生制度日益显露出它的不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招生制度仍然面临进一步深层次的改革。笔者在此谈几点想法。一、深化高校招生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实行“国家宏观指导,总量调控,中央和省部两级管理,分级负责”的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一是“条块分割”,中央部委和地方招生计划互不相通,无法调剂使用;二是国家对高校实行…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眼下,一年一度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在省招办录取基地紧张进行,广大考生、家长和整个社会极为关注。高校招生素以“绿洲”和“净土”著称,但近年来也受到了腐败和不正之风的侵蚀。如何杜绝高校招生中的“暗箱操作”,今年教育部出台了一个名为“阳光工程”的重大行动。我省高校招生部门目前正在全力实施这一工程。“阳光工程”主要由“六公开”和“六不准”两大块内容组成。“六公开”即: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资格、群众投诉渠道、违规事件查处结果全部公开。“六不准”即:不准违反国家有关招生规定,不准徇私舞弊、弄虚…  相似文献   

18.
规范高校招生自主权行使的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招生自主权是高校依法享有的办学自主权之一。章阐释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分析了高校招生自主权不当行使的现状与成因,进而提出了要通过确立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来制约和规范高校招生自主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建立“强基计划”,聚焦于选拔和培养“关键领域”“紧缺领域”“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并将其作为未来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才培养涉及多个领域,包括顶层设计方针政策、社会制度环境、人才成长发展体制机制与学校教育及其管理等多个领域,而最近距离、最直接的就是学校教育。就“强基计划”而言,主要涉及高校教育,但实际上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中小学教育也密切相关。没有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强化,又何来拔尖创新人才强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是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一次“突破”,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鼓励高校发展特色化大学的积极探索。然而,随着自主招生的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考自主招生公平性的“质疑”。导致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公平缺失的成因有权利破坏公平、经济制约公平、漏洞影响公平、感情破坏公平。为此,要使高校自主招生权力法治化,加强国家政策调整和宏观指导解决区域经济限制,建立自主招生合法程序以及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应自觉树立社会公共责任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