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焦外交档案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18日,共和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档案正式向社会开放。此举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本刊编辑部对外交档案的开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就外交档案开放的背景、过程、内容以及外交档案开放的社会反映等内容。对外交部档案馆和有关方面的人士进行了采访。组织了这一组《聚焦外交档案开放》的稿件。  相似文献   

2.
30%的遗憾 100%的进步——各界人士评说外交档案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月18日,外交部档案馆的网站公布了一条消息:“外交档案正式对外开放”。经过媒体的宣传。外交部开放外交档案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几天之内,就有上百人在外交部档案馆的批准后利用了开放的外交档案,他们当中有学者,也有记者;有官员,也有公众;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最近本刊编辑部对部分外交档案的利用者和有关人员进行了采访,这些人从各自的角度对外交档案的开放进行了评说。下面的文字就是本刊编辑根据采访记录所做的实录。  相似文献   

3.
浅析依法开放档案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艳 《中国档案》2006,(7):23-25
1987年我国首次将开放档案的内容正式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并于1996年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决定》中对开放和利用档案作了新的规定。将开放和利用档案视为法律给予公民的一种应有的民主权利,这是我国加强档案法制建设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在向社会开放档案的近20年中,档案的利用经历了一个由封闭管理和利用到开放交流的漫长过程;标志着我国开放档案这一现行政策的法律化,成为全国档案工作中的一条法律规则;标志着在经济、政治、文明发展的同时,档案和档案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各行业的重视;标志着档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毋庸讳言,档案在利用和开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拟从我国依法开放档案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就档案在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启示下的档案开放制度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档案开放问题是一个令档案人爱恨交织、喜忧参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80年代“档案开放”方针的提出到2004年我国万卷外交档案的开放,每一次开放工作的重大突破都得到了民众的热情回应,让档案界赢得了久违的关注和赞誉。但是,与国外档案开放率普遍在90%以上相比,与政府信息公开最短时间为一小时相比,近两年外交档案开放的斐然成绩,浙江、广东等地文革档案开放的喜人现象,并不能彻底改变全国档案开放的尴尬状况和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5.
从1990年起,军队档案已依法向社会开发。但从十年来的情况看,在档案开放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疑虑,思想不够解放,认识不够统一。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着重对军队档案进一步开放的必要性、可行性,档案的封闭期限和开放时机以及开放档案的利用对象、利用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阐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外交部档案馆目前保存的外交档案共计33万多卷,其中很多是“海内孤本”,极具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首次开放的外交档案,涉及年限是1949—1955年,这一时期形成的目前保存在外交部档案馆的外交档案近1万卷,本次开放3千余卷、1万余件,占同期形成档案总量的30%。其中有的过去发表过,如周总  相似文献   

7.
王天泉 《中国档案》2004,(3):M001-M001
春节前夕,外交部档案馆向社会开放1951—1955年形成的外交档案近万件,赢得满堂喝彩。誉之者将其作为我国大国外交自信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是增强外交工作透明度,保证公民知情权的一个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19日,中国外交部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开放了一些原本是绝密的外交档案;7月,外交部再次添加了已解密的日内瓦会议等档案。 虽然开放的年限只是从1949年到1955年,但开放的意义超过了档案内容本身  相似文献   

9.
档案开放利用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档案利用的前提是档案开放.随着人类政治民主化、社会信息化、行政公开化的不断发展,档案资源向公民开放,为全社会广泛利用,成为档案利用发展的大趋势.但是,档案在利用和开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北京、上海两地档案界有两则重大档案新闻,令全国档案工作者深受鼓舞。第一件是外交档案开放,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纷纷介入报道,自2月初起,相继在头版或显要位置用粗大的字体为题,报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档案正式向国内外开放”、“中国  相似文献   

11.
档案开放原则的意义,在于它改变了档案馆的封闭性质,开创了档案利用的新时代.在我国实行档案开放20年之际,重新审视档案开放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析档案开放与利用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及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信息利用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从政策上、法律上明确国家档案信息传播的模式,明确有关档案信息传播中的经济利益和知识产权的规定,特别重要的是修正并完善我国现有的档案利用工作法规体系,为我国档案信息传播利用工作提供必要的法规保障,形成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良好社会环境。在这些法律规定中,档案开放与利用中的民众知情权与档案所涉及的隐私权越来越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一方面公众的知情权要求档案机构提供包罗万象的全面信息,另一方面,档案所涉及的隐私却要求档案机构尽量保护所涉及到的一些合法的隐私权,这种提供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与限制档案信息利用的关系仿佛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对关系,是我们档案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对档案开放利用中的知情权和隐私权进行探讨分析,找出两者冲突点,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档案的对外开放 2004年1月18日,外交部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外交部档案正式对外开放。”此举在中外档案界引起极大的反响。李肇星外长在“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揭牌仪式上指出:外交档案不仅要为国家利益服务。还要为公众服务。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说:“虽然开放的档案所占的30%的比例不算很大,但终究是重要的积极的一步。”一时间,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门庭若市,前来查阅文件、  相似文献   

14.
中外档案利用工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智勇 《北京档案》2000,(11):15-17
一、中外档案开放利用比较 档案利用工作古已有之,中外皆同.但是,作为民主思想和社会进步产物的档案开放利用则是在近现代才出现的.中外存在一些差异,首先表现在时间上.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月16日,外交部举行了"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的挂牌仪式.1月18日,外交部档案馆将馆藏中1949~1955年形成的部分档案正式向公众开放,开启了我国外交档案开放的先河.这一现象不仅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眼球",成为新闻报道的"热点",也引起了相关学术界的普遍关注.2004年11月,笔者前往外交部档案馆进行调研,重点了解外交档案开放的原因和实施进程,并从学术视角对外交档案开放的相应启示作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岳辑 《山西档案》2007,(1):56-57
2004年1月19日,外交部档案首次解密,公布1949-1955年形成的档案近万件。首次解密外交档案仅前期准备工作就长达5年。1999年,在时任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建议下,外交部成立“开放档案鉴定小组”,正式启动档案解密工作。当时部里组织了近百名在职和离退休外交官,一页一页翻阅档案原件,在审查单上写上自己的意见———判断密级,同意或者不同意开放,并提出理由。他们制定了“25条标准”,概括而言就是“四不”———凡是影响国家利益,特别是安全利益的档案不开放;凡是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档案不开放;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不开放;凡是影响民族…  相似文献   

17.
程艳 《北京档案》2006,(3):29-31
近年来,随着我国档案开放和利用工作的深入,开放档案的隐私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档案开放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这就给档案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外交档案详细记录了外交政策制定及其实施情况,在日常外交工作中起着重要查考作用,档案利用具有利用率高、数量大的特点。1991年,钱其琛部长指示:“同心协力,把挡案工作做好。”1999  相似文献   

19.
外交部档案馆作为一个部门档案馆,目前主要服务对象是外交部机关,同时也为外交史研究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提供档案服务。我国各驻外代表机构也保存着数量不等的档案,以便在对外活动中查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外交活动空前活跃,因而外交档案利用人次、利用量逐年增加。这给外交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20.
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馆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推进档案馆对数字化档案及档案开放审查工作,实现机读档案目录上网利用,更有效地提供馆藏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在社会中的作用,从控制使用(或延期开放)的档案的范围来说,就是"涉及国防、外交、公安、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利益的以及其他虽自形成之日起已满30年但档案馆认为到期仍不宜开放的档案"。如延边州档案馆为有序推动馆藏档案数字化全文开放,实现机读档案全文网上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