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太公钓鱼     
中国名士,一个耐人寻味的群落。历史上,竹林七贤、江南四才子、扬州八怪等都算是大名士。他们才艺过人,每个人各有自己的谋生本领,但他们的生平大都是一本苦难经;嗜酒、清谈、善辩、逗乐,名士通常是智力过剩者,是趣味发现者。以下精选了几则中国名士趣味小品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2.
谈论《世说新语》时,人们往往用“清谈之书”来概括它的思想内容。其实《世说》不是专写清谈名士的书,对名士也并非一概采取赞赏的态度。它在政治上把维护纲常名教放在第一位;而哲学思想则取道家崇尚自然之说,冲破了东汉谶纬之说的迷雾和东晋以迄刘宋弥漫于士族社会的宗教气氛。总的说来,《世说》的思想是儒道杂糅的,这同《世说》撰集的时代和撰集者的身份、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3.
一魏晋之际,清谈之风盛行,其间的思想与学术多推以自然为本。但细加考察其中的人物,实有清、浊之分。象司马师、钟会这样当时社会的主宰者,也曾是名士圈中重要的清谈家。竹林七贤是一个私交颇厚的文人集团,他们皆崇尚自然,放情肆志,酣饮于竹林之下。但是,他们的生...  相似文献   

4.
《世说新语》作为一本小说集,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其中,竹林七贤是一个很典型的人物群体,这七个人分别是嵇康、刘伶,阮咸、阮籍、山涛、向秀、王戎。《世说新语》这本书对竹林七贤每个人所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也是值得研究的。阮籍放荡不羁但又有情有义,向秀却通达平和深谙道学,阮籍精通音律,刘伶嗜酒如命,山涛清心寡欲,王戎有些吝啬,嵇康才华过人。  相似文献   

5.
支遁在《世说新语》中出现近五十次,是东晋名僧与名士交游的典型。支遁清谈形式多样,内容深刻。支遁在清谈中谈著结合,先后立逍遥义与即色义,又融合为《即色游玄论》,实质是以佛解庄。王羲之、王坦之、殷浩等名士各擅道、儒、玄,与支遁有长期论战。支遁清谈的目标是会三归一,促使学理佛教走人士族社会。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鉴赏》2004,(3):F0002-F0002
魏晋间以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成为代表的风流名士,因不满暴政,乃逍遥山林,谈玄醉酒,不与统治者合作,世称“竹林七贤”。后世画家顾恺之、陆探微等仰慕他们旷达不羁的风采,作有《竹林七贤》,可惜今已不存。所幸1961年在南京地区的南朝墓室中出土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图中的荣启期是春秋时代的名士,他与七贤有共同之处,故被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魏晋清谈给后世留下了不少佳话。《世说新语·文学》第31条载: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回。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饭食冷而复暖,麈尾满落饭中,这是何等投入、何等兴奋的场面!同篇第20条说:卫始渡江,见王大将军。因夜坐,大将军命谢幼舆。见谢,甚说之,都不复顾王,遂达旦微言,王永夕不得豫。体素赢,恒为母所禁,尔夕忽极,于此病笃,遂不起。卫之死,竟是整日的清谈劳累所致,看来魏晋名士对于清谈的投入,已不止一般意义上的爱好,而是足以伤神的嗜欲了。那么清淡究竟为何物?魏晋名士…  相似文献   

8.
"竹林七贤"生逢在社会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在这战乱之中,他们对儒家名教的虚伪性深恶痛绝,追求着一种自由独立、放诞不羁的人格理想与名士风度。试以《世说新语》为例,从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崇尚清谈、不拘礼法等几个方面对其放诞不羁的审美理想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对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追求自由人格获得精神上的充实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袁宏的《名士传》和戴逵的《竹林七贤论》,在传写人物、塑造形象方面,不仅大量利用了体现名士风度的资料,并承用品评人物中重视精神的时风,努力展示人物个性、表现精神,传神写照,从而塑造出了一群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的名士。《名士传》与《竹林七贤论》体现了传记文学人物传写的新方向,同时,它们成功的人物传写也为后起的传奇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声无哀乐论》是魏晋时期最重要的音乐美学论著,其作者嵇康为"竹林七贤"之一,是魏末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是清谈玄学的代表人物,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他的音乐思想则集中体现在他的音乐美学著作《声无哀乐论》中。声无哀乐而有"和"是嵇康音乐思想的核心。在《声无哀乐论》中,他首先提出了"声无哀乐"的基本观点。他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上,名士的生活一直是富具魅力的,而魏晋名士“竹林七贤”的生活更是奇特无二,魅力无穷。他们聚游竹林,任性放诞;手执玉柄尾,清谈玄言;执杯交盏,觥筹交错;服寒食散,导引养生;寻访隐逸,雅好长啸;吟诗赋文,歌以咏志。但关于他们与音乐的种种因缘,却少有专文予以述评,笔者不揣浅陋,现就考稽所得的史料,钩玄提要地谈谈“竹林名士”与音乐的关系。“竹林七贤”之中,嵇康、阮籍、阮咸三人的音乐造诣最高,其中又以嵇康的成就最为卓越突出。先说阮咸(234—305)。在我国的民族乐器中,有一种与龟兹曲颈琵琶相区别的弹…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历史上,名士的生活一直富具魅力,而魏晋名士“竹林七贤”的生活更是奇特无二,魅力无比.他们聚游竹林,任性放诞;手执玉柄麝尾,清谈玄言;执杯交盏,觥筹交错;服寒食散,导引养生;寻访隐逸,雅好长啸;吟诗赋文,歌以咏志.但关于他们与音乐的种种因缘却极少有专文予以述评.笔者不揣浅陋,就考稽所得的史料,钩玄提要地谈谈“竹林七贤”与音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共36门,记录了东汉末年到刘宋初年士人的玄言清谈以及趣闻轶事,虽是魏晋时期文言志人小说,但融入大量口语,反映了六朝时期的语言面貌。在《世说》编纂的时代,政权走马灯似的更迭,社会动荡,人的自我生命意识觉醒。刘义庆编纂这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按照冯友兰的说法,风流是一种人格美,构成真风流的四个条件  相似文献   

14.
塵尾、清谈、玄学、纵酒与名士以及文学──读《世说新语》吴开俊《世说新语》中的所谓名士,就广义而言,是指封建士大夫文人中的知名人士.其中有身居高位者,如何晏、王行、王导之辈;也有“门庭萧寂”者,如韩康伯、嵇康、阮籍之同。望尾为名士手中所持的雅器,洽谈以...  相似文献   

15.
竹林七贤得名的缘由、过程,竹林七贤的性质和领袖等基本问题都是应重新探讨的问题。竹林"七贤"的由来不是《论语》"作者七人",而是汉末"七贤";竹林七贤的得名经历了从竹林之游、竹林名士到竹林七贤的历史过程;竹林七贤是在阴谋集团篡国夺权形势下知识分子避世隐居的集团,七贤的中心是嵇、阮、山三人,而领袖是嵇康。  相似文献   

16.
清谈之风在魏晋时期盛行,是有它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思想根源的,表现清谈这一社会现象是《世说新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书中从不同侧面,真实、具体、集中地记载了清谈的场面.清谈之风的盛行,为一些名士们钓取功名禄位开辟了捷径.清谈除了所涉及的一些哲学问题外,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所以当时一些有政治头脑的人就清楚地认识到了清谈对国家的危害性,书中对此也有所反映.《世说新语》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认识历史、接受清谈误国的教训,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李黎 《文教资料》2014,(21):1-2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是研究魏晋名士风流的极好史料。通过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可以得出魏晋名士风流的三个显著特征——"清谈玄理"、"品评人物"、"服药饮酒",属于魏晋时代上层社会的潮流风尚。魏晋名士身处动荡年代,却仍然能够坚定执著地追求生命的觉醒和意识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记载了很多僧人的故事,从他们与名士清谈、交游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当时佛理研究的深入以及佛教在当时的传播情况。以《世说新语》为基础,去考察当时僧人的文化素养,与名士交游的情况等等,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佛教在上层社会的传播提供了很多材料,从中可以具体地感受到当时佛理与玄理相互渗透、僧人与名士共入一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魏晋名士风气表现在个性的张扬、清谈、服药、饮酒、崇尚自然等几个方面。社会环境是造就名士风气的重要原因,玄学的形成与兴盛也为名士风气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魏晋名士风气对后世的思想、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初识经典《世说新语》,本名《世说》,是我国南朝刘宋时期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记述了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共一千多则。全书将这些故事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假谲、俭啬、汰侈、忿狷等三十六门,其中有褒有贬,也有一些只是客观的记述,体现率性自然的魏晋风流。总的来说,《世说新语》采集编写了大量有趣的逸闻轶事,可以让我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