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湖北省孤独症儿童和家庭的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的确诊与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误;孤独症儿童接受的训练主要为语言训练和感觉统合训练,改善主要表现为语言能力和完成指令方面;孤独症儿童的家长面临情绪、社会舆论以及经济压力;家长对培训机构、政府和社会的需求最大。提出以下建议:为家长提供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培训机会;成立孤独症家长互助组织,缓解心理压力;政府加大对孤独症干预的投入。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父母接受培训后在自然的家庭生活环境中对孤独症儿童实施共同注意干预训练的效果.研究采用多基线设计,通过培训家长对三名平均年龄为46.6月的被试进行为期八周、四个阶段的干预,发现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行为及社会互动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被试的主动性和响应性共同注意、工具性和交流性共同注意、高强度和低强度刺激下的共同注意三方面,干预效果呈现不同特征且具有个体间差异.通过对结果的讨论,研究分析了促进干预取得成效的因素以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湖北省孤独症儿童和家庭的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的确诊与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误;孤独症儿童接受的训练主要为语言训练和感觉统合训练,改善主要表现为语言能力和完成指令方面;孤独症儿童的家长面临情绪、社会舆论以及经济压力:家长对培训机构、政府和社会的需求最大.提出以下建议:为家长提供孤独症...  相似文献   

4.
孤独症患儿的父母罹患心理危机与障碍的可能性高于正常儿童的家长,其中,焦虑是孤独症儿童家长的普遍心理.研究以罗杰斯个人中心治疗理论、认知疗法理论和新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设计了孤独症儿童家长焦虑团体辅导方案,并将活动方案实施于11名孤独症儿童家长组成的团体,共进行8次团体辅导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焦虑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对降低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焦虑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改善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状况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为期5个月的研究。通过观察法、访谈法、调查问卷等方法,分析探讨了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的成功教育经验,并为特殊教育人士、孤独症儿童家长、普通小学的老师提供了适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如何对孤独症儿童开展早期教育训练是一项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了寻找一种有效的早期教育训练的方法,笔者参照国外资料,分别选用《教育分析纲领》、《早期训练指导纲要》及《波特奇计划》等三项教育方案对32例年龄在6岁以下的孤独症儿童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家庭训练指导。参加训练的患儿能力在半年内(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运用三项方案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能力评定,有助于发现孤独症儿童发育障碍的特征,为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为制定教育训练方案提供了依据。三项方案配合使用可以促进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教育训练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是全国最早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教育的学校。由于孤独症儿童情感、交往紊乱,在精神上存在较严重的障碍,大部分不能到普通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如何使孤独症儿童的障碍得到矫正补偿,使他们能够尽快、尽早地融入社会,已成为长期困扰孤独症儿童家长的一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我校率先进行了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康复训练。经过近20年的实践,我校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教育领域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套系统而有效的训练模式,并将该训练模式通过师资培训推广到全国。同时,我们以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为突破口,促进了培智学校早教课程改革的研究,探索了培智学校开展早期教育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6月25日,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高级师资研修班在江苏省常州市天爱儿童康复中心开幕。在5天的活动时间里,国内外的10名专家就当前孤独症儿童语言、  相似文献   

9.
课题名称:《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诊断和教育训练》课题类别:北京市重点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承担人:北京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王梅联系地址:永外蒲黄榆100075系统总结国内外有关孤独症儿童的医疗、评估、教育与训练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较系统、全面地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训练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1.提出教育诊断是指以教师为主,专家、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利用一系列方法了解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找出其问题和困难所在,并据以设计补救性教育训练计划来帮助其克服困难,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孤独症教育康复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我校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采取校本模式开展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工作,编制适合我校孤独症儿童实际情况的校本教育康复方案,并在训练模式、环境设置、训练方法、课题研究、课程研发、师资培训、师德塑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充实了学校教育康复的理论体系,提高了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为孤独症儿童成功走出孤独打开了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11.
蔡旻 《广西教育》2014,(29):9-10
正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在婴幼儿时期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和行为刻板,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综合症。它是一种对儿童、家庭和社会影响重大的残障疾病。笔者在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过程中,发现许多孤独症儿童的饮食行为与正常儿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家长的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孤独症儿童的饮食行为进行分析,同时例举了一些康复训练的方法,以期对家长及康复训练师提供帮助。一、孤独症儿童偏食行为的原因分  相似文献   

12.
青岛白珊学校举行DISC课程培训9月29日,根基教育机构为白珊学校近500名家长和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天的DISC课程的培训。这次培训,使家长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们属于哪一种类型,才能采取相应的方法和孩子沟通。没有一种教育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家长们也懂得  相似文献   

13.
儿童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核心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 :以《早期训练纲要》(FFK)为宗旨对 2 1例孤独症儿童 ,进行为期 18个月的家庭训练对照研究。结果 :18个月的家庭训练中 ,指导组患儿技能平均增长 10 0项 ,对照组患儿技能平均增长 53项。两组结果差异显著 (P <0 .0 0 1)。结论 :系统指导下开展家庭训练对促进孤独症儿童早期技能的发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4.
刘勋葵 《教师》2020,(6):5-6
新时代的学校教育需要合格家长的配合,而传统的家长培训遭遇困难。在互联网背景下,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中心学校利用"健心学堂"来培训家长,将专家智慧直接推介给家长,供家长随时学习、运用,实现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共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CDA培训方案是美国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优质幼儿教师职业培训项目之一,其培训内容建立在CDA六大能力目标基础之上,主要提供中心本位、家庭育儿及家访三种不同的培训模式,有CDA职业培训项目和国家评估两种资质认证方式.CDA培训方案启示我们应尽快制定统一、明确的幼儿教师职业标准;完善幼儿教师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幼儿教师培训要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重视教师的教育能力和实践训练,并提倡教师和家长合作.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18日至2月7日,我去美国康涅狄格州进行了为期3周的培训学习。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职业》2005,(19):74
5月20日~23日,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课题《为就业服务的核心能力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开题会议。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永麟、国家职业标准总监李怀康研究员,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助理姜大源教授,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吴念香,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梁北汉,深圳市劳动局副局长李新玲,来自全国各地的43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领导,北京、深圳国家核心能力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共100余人出席了开题会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6名中断融合教育的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家长经历的心理变化,并透过心理变化深度反思和分析了孤独症儿童融合之路中断的原因.结果 发现,中断融合教育的孤独症儿童家长都经历了"选择与决策、抗争与合作、理想与期许、现实与无助、退让和妥协以及落寞与退出"6个心理发展阶段.研究进一步指出,教育...  相似文献   

19.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拓宽学生工作的视野与思路,以国际化的视角审视、改进、完善工作,今年8月5日~26日,北京高校学生事务境外培训示范项目——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工作干部组成的“高教政策与学生事务管理”培训团一行14人,赴美开展了为期21天的培训、学习和考察。本次培训学习项目的施训方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项目的具体安排与实施则由该校中国中心承担。此次培训以专题讲座、交流、参观等为主要形式,内容涉及美国文化、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包括法律援助、新生入学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学生经济资助等方面的学生事务管理…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孤独症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最主要的环境。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孤独症的核心障碍对儿童身心健康的严重损害,孤独症儿童家长在养育过程中往往承受着经济与精神的多重压力,常常陷入教育焦虑之中。面对这一困境,孤独症儿童家长需要掌握正确的教养策略,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养能力。首先,家长要正确认识自身定位,学习和掌握适合其实施的教育干预策略;其次,家长需要接受必要的心理援助和专业人员的帮助,增加自身胜任力,提高情绪调节的能力;最后,家长可以团结家庭内部以及家庭间的互助力量来提升自身的抗逆力。社会也需要形成合力协助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