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身性气功对肌肉的训练方式,一是动力性训练,一是静力性训练。静力性训练是指在肌肉长度不发生变化,但却付出内能的一种训练方法。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以下称本功)属于调身性气功,其中马步站桩功是水功法的基础,精华即筑基功(或称暗功、玄功、站桩),也是产生内劲的所在。习练站桩功时,两臂与手及两腿膝足都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弯曲,肌肉骨髂都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与平衡,这种训练形式,就其肌肉  相似文献   

2.
赵继锋 《精武》2006,(4):44-45
大成拳的站桩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肢体间架基本不动,同时配以适当的意念活动,而达到改变身体素质的一种运动方式。初习站桩,要求定形定意。此阶段的训练目的,通俗地讲,就是解决由“不通”到“通”的问题,即通过站桩训练去掉人体后天形成的僵、拙、滞劲,而求得拳术所需的体质,这是大成拳的入门训练。此阶段的练习, 学者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站桩时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指导严格要求自己,切不可别出心裁,就像小学生写字一样,一定要横平竖直,只有先合乎规矩,日后才能脱离规矩;其次,站桩不久就会有肌肉酸痛、四肢不适等不良反应,此时一定要坚持继续锻炼,切不可知难而退;再者就是站桩时的意念问题,许多人感到无所适从,其实这时站桩的最基本意念就是不忘桩功要求,如头顶脚踩、肩撑肘横、撑三抱七等,做到即可,暂时可不必做诸如淋浴、踩棉、矛盾等假设意念,待站桩有一定基础后,再选择去做一些适合自己的假设意念活动,而不要一开始站桩就执着于意念活动的训练。进行站桩训练时,要使全身处处畅通,不使有滞塞处,就像用水管浇水,不能使水管有折叠而导致水流不通。王芗斋先生所说的“臂半圆,腋半虚”正有此意。圆与瘪相对,虚与实(紧)相应,即要浑身大小关节都含似曲非直之意,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凝神静意,守空洞保清虚。  相似文献   

3.
篮球运动员跳投肌电及足底压力的同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辽宁青年男篮和沈阳体育学院男篮为研究对象,采用8 通道ME6000 型肌电测量仪、Foot- scan insole 足底压力测量仪和运动录像,对运 动员跳投时腹背及下肢肌的IEMG、肌肉做功负荷百分比、肌肉的激活顺序以及足底压力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肌肉在跳投的不 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的IEMG、RMS 存在差异;腹直肌的做功/ 负荷百分比相对于其他的肌肉较低;不同位置队员跳 投时各肌肉被激活的顺序不同;跳投蹬地阶段足底压力中心基本在一条直线上移动,且变化比较均匀,波动比较小。建立了篮球运动员跳投过程 中肌电信号和足底压力曲线的同步测量模型,以此加深教练员对跳投运动规律的认识,指导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跳投训练。  相似文献   

4.
萧丽娇 《武当》2003,(5):35-35
气功之术为我国古代祖先所创始,是祖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遗产。练之防病祛病,健身益寿,青春常驻。 “内劲一指禅”站桩功就是根据《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原理来的。马步桩、蛇形桩、龙形桩就是“独立守神”的练功方法。马步桩和龙形桩与其他各流派站桩不同  相似文献   

5.
王红宇  悟道子 《武当》2014,(7):33-34
“试力”又称之为“摸劲”、“找劲”,是大成拳七步功法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芗斋老人曾说:“此项练习是练拳中最重要、最困难的部分之一。”由此可见,其在大成拳系列功法训练中的重要性。“试力”是在桩功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就是在静止不动的站桩状态求出了力(内劲)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项训练。在此所指的力,主要指筋骨之力,从生理学的角度讲,筋骨主要起着连接和支撑的作用。我们的身体主要靠筋骨的力量才得以站立和行走,四肢才能屈伸。  相似文献   

6.
拳术的力量,不同于本力和机械性用力。拳术力量的培养是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强化训练,才能获得意拳以站桩为基础,通过精神假借、意念诱导,在无力中求有力,不动中求微动,静中求动的训练方式,获得拳劲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所谓真髓是指“拳劲”而言。意拳站桩所培养出的“劲”称浑元力。我认为“浑元力”是指人体全身上下前后左右四面八方浑元一体的力。我们通过训练获得浑元力,其关键在于怎样运用精神假借,使身体各部建立矛盾争力,进而使周身与外界建立争力,最终达到一动无不动,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武术历史悠久。与其他搏击运动相比,中国武术更加注重内修,即武术修养和人文情怀。散打是一项吸收了传统武术中的优良技巧而形成的对抗性较强的格斗运动。传统的武术训练和散打训练有区别也有联系,因此,许多教练在尝试把传统武术训练模式运用到格斗训练中,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散打水平。在散打运动不断发展的同时,散打的训练模式也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传统武术训练模式在散打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故而需要对这一训练模式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研究,以更好地提高散打训练质量,有效提升散打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8.
谢永广 《武当》2009,(12):20-21
意拳“摸劲”,是指在思想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以舒适、协调意力饱满为原则,运用不同程度的意念诱导,结合合理的姿势问架,放松、缓慢、均匀的揣摩和体会站桩中松,紧转换的力量。总的来说,意拳的桩和试力都是在精神假借,意念诱导之下,运用整体摸劲的运动形式,进行神经肌肉松紧转换的训练,以求得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和四面八方意力在矛盾相争中所达到的平衡、均整、协调,浑然一体的力量。即所谓的“浑圆力”。  相似文献   

9.
史有为 《体育科学》2003,23(2):96-99
研究目的:探讨太极推手腿部瞬时发力时劲力变化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为太极推手的训练和教学提供科学的方法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实验的方法,对太极推手腿部瞬时发力的劲力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推手运动员与非推手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腿部瞬时发力时推手运动员比非推手的运动员的水平力大得多;从事太极推手多年训练之后,在发力时肌肉能迅速的达到激活状态,有内劲、速度快,爆发力强,动量大,冲击力比较大,建议:不断从科学角度总结太极推手理论,使太极推手理论与太极推手训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传统武术太极拳的修炼者功夫到了一定阶段,自然会强烈地关注太极拳功夫中的一个名词,那就是太极拳凌空劲。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功夫让大众感觉似有似无、似信非信。陈炎林先生在1949年出版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曾提到过凌空劲,并这样写道:“凌空劲此劲异常奥妙,而非目睹者所能信,实乃一种精神上之作用而已。艺高者发此劲时,仅须口中一哈,对方即双足离地而后退。盖因被发者精神已为发者所吸引,无可抵抗;然被发者必须先明沾粘等劲,故一哈之后,即由感觉而后退,否则发者仍无效。此劲虽奥妙莫测,但学者可不必深求,仅作游戏观可耳。”从陈炎林先生这段话感知的信息是:其一,被“凌空劲”攻击者必须有武术的基本功夫及反应意识;其二,这个功夫很难被习武者学成上身,即使深求也未必会学到。  相似文献   

11.
第二节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内劲站桩功的医疗作用“内劲一指禅”站桩功系根据《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马步桩,龙形桩就是“独立守神”的练功方法。马步桩和龙形桩与其他各流派站桩不同点是有棱有角,不追求意和静,男女老幼皆可学习,易学,易懂,效果快,不易出偏差。在站桩时,两臂与手及两腿、膝、足、都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弯曲,架式站得越低越能产生“内劲”。武术称为暴发力。骨骼肌肉都要保持相应的支撑力和收缩作用,这样就能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适应血液循环的重新分配,血的流量加快,肢端血容量增加,练功  相似文献   

12.
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篮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类型有髌骨软骨病及“篮球膝”、踝关节损伤、腰肌劳损及下腰部痛、跟腱周围炎及疲劳性骨折。运动训练中的防伤措施有:重视全面身体训练、加强易受伤部位肌肉和关节力量的训练、加强站桩练习、学会自我保护和使用防护支持带等。  相似文献   

13.
儿童青少年“拉长-缩短周期”(stretch-shortening cycle,SSC)运动能力受到年龄增长过程中肌肉、肌腱结构以及神经肌肉适应性变化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法,归纳儿童青少年SSC运动发展的肌肉、肌腱结构特点和神经肌肉适应性机制,并概述年龄增长对SSC运动能力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儿童青少年向成年期转变过程中,肌肉体积、肌纤维长度和肌肉羽状角均有所增加。同时,肌腱的尺寸和力学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刚度。随着年龄增长,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得到提升,表现为牵张反射活动增强、主动肌和拮抗肌共同收缩减少,以及预激活水平和募集高阶运动单位能力提升。以上变化对SSC运动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系统性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和力量训练后,儿童青少年SSC运动能力可以得到改善,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阻力训练和超等长阻力训练后下肢肌肉力量变化,比较肌肉激活模式的不同.方法:将16名男性篮球运动员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8周下肢阻力训练和超等长阻力训练.采用3-D测力台测试训练前、后最大随意收缩值,用表面肌电记录训练前、后6次重复训练动作的胫骨前肌、腓肠肌外侧头、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的激活信号,计算积分肌电值和髋、膝、踝关节周围拮抗肌共激活.结果:两组下肢肌肉力量均显著提高,阻力训练组效果较明显.超等长阻力训练组肌肉活性显著高于阻力训练组.训练后超等长阻力训练组肌肉活性出现适应性变化,髋、踝关节拮抗肌共激活显著升高,膝关节拮抗肌共激活训练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阻力训练组训练前、后肌肉活性及拮抗肌共激活没有显著变化.结论:超等长阻力训练有助于提高肌肉间协调性,可以优化肌肉动作的运动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对提高投掷运动员专项投掷能力的肌肉强力训练法和肌肉训练以外的内源性强力法进行综述,并分析肌肉强力训练和肌肉训练以外的内源性强力方法对提高投掷运动员专项投掷能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确认:投掷专项力量的发展对投掷能力的提高起决定性作用;肌肉训练以外的内源性强力手段,是投掷运动员在赛前利用神经一肌肉激活的原理使力量增强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它是快速挖掘肌肉潜能的行之有效的强力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探讨耐力运动预激活增强效应的研究进展,从生理学表现和研究方法方面为耐力项目运动训练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整理和分析耐力运动预激活增强效应相关的文献。结果和结论预激活增强效应的生理机制为肌球蛋白调节轻链磷的酸化及神经肌肉特征的变化;预激活增强效应可用于优化耐力运动热身方案,提升运动成绩;耐力运动引发的神经肌肉特征变化可用于调节耐力运动中外周疲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各专项的热身方案,在耐力训练或竞赛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预激活增强效应在各专项运动中的用作,热身活动中最佳的负荷强度也需进一步地研究,便于研究者们更好地探究用以提升运动成绩的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7.
黄哲聪 《健与美》2022,(11):114-116
通过科学合理的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形成协调、强壮的肌肉群,对于维持身体的运动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机体适应多样化运动的能力。另外,在外界出现强有力的冲击时还可以减缓骨骼、关节、韧带等组织受到外力的冲击,避免训练时出现严重损伤。因此,在训练时要重视肌肉力量训练,掌握科学正确的肌肉力量训练方法,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基于此,文章针对肌肉力量训练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肌肉训练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以及科学的肌肉力量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并针对肌肉力量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体育训练过程中肌肉力量训练方法的选择提供一些科学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成拳试力     
王红宇 《武当》2003,(12):34-35
“试力”又称之为“摸劲”、“找劲”,是大成拳七步功法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芗斋老人曾说:“此项练习为拳中之最重要,最困难之一部分工作。”由此可见,其在大成拳系列功法训练中的重要性。“试力”是在桩功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就是在静止不动的站桩状态求出了力(内劲)的情况下所进行  相似文献   

19.
周思红  刘宇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2):96-100,111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大鼠神经肌肉系统H反射的影响.方法:选择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向心组、离心组和对照组,3组各24只,其中向心组在4°的动物跑台上进行向心训练,离心组在-14°的动物跑台上进行离心训练,对照组不参加训练,训练8周后对大鼠右侧腓肠肌进行肌电图测试,采集H反射的主要指标.结果:离心组的Mmax波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向心组;离心组的Hmax波值显著高于对照组.3组之间的Hmax/Mmax值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离心组Mmax波和Hmax波出现的时间要显著迟于向心组.结论:不同运动方式对大鼠H反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离心训练后大鼠神经肌肉适应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飞轮等惯性训练(以下简称"飞轮训练")因其特殊的离心运动和抗阻运动性能而受到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重视。通过飞轮训练对运动员和大众人群的损伤和康复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理清了飞轮训练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影响其背后的生理机制,进一步探究改善肌肉萎缩、预防损伤和神经康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飞轮训练最早用于预防航天员太空失重环境下的肌肉萎缩问题,后来被逐渐运用到竞技体育和康复领域。影响飞轮训练的生理机制包括肌肉过度牵拉产生的牵张反射、神经系统动员的效果和肌腱复合体的效果。飞轮训练在改善肌肉萎缩和老年人生活表现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并且在预防运动损伤、提高损伤后的康复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