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GIS的缓冲区生成模型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妙儿  黄杏元 《科技通报》2000,16(5):356-360
缓冲区可分为空间物体与邻近对象只呈单一距离关系的静态缓冲区和空间物体对邻近对象的影响度随距离变化而呈不同强度的扩散或衰减的动态缓冲区。缓冲区的生成包括单个目标缓冲区生成和多个目标重叠缓冲区多边形间的合并。静态缓冲区生成是在空间物体周围建立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动态缓冲区的生成则根据空间物体对周围对象的影响度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的性质选择线性模型、二次模型和指数模型。缓冲区的重叠合并有数学运算法、矢量栅格转  相似文献   

2.
技术环境效用是技术能够有效满足主体环境需要的一种特性。人之所“要”是技术环境之“用”原始生成的动力之源。物之所“是”是技术环境之“效”原始生成的客观之基。技术环境效用是技术创造主体在物之所“是”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中,以人之所“要”为导引,通过选择、设计、试验、检测、调整等生成环节和借助“因(自然因 目的因)果”转化链条机理的作用来实现其原始生成的。  相似文献   

3.
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于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谈谈自己对“预设与生成”的一些想法,旨在与小语同行们共同研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4.
汤云 《知识窗》2014,(14):57-57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往往会生成一些意外情况,而这些“意外”都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及时捕捉这些“意外”,并进行合理地利用,它将给课堂教学带来无穷的“意外”。  相似文献   

5.
宗春芬 《科教文汇》2010,(2):108-108,109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要实现小学英语课堂的动态生成,必须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为动态生成创建良好的环境;必须精心预设各教学环节,为动态生成提供有力的保障;必须有效调控各种意外信息,为生成之后的信息处理、提升开辟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要实现小学英语课堂的动态生成,必须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为动态生成创建良好的环境;必须精心预设各教学环节,为动态生成提供有力的保障;必须有效调控各种意外信息,为生成之后的信息处理、提升开辟途径。  相似文献   

7.
孙佳 《科教文汇》2014,(33):160-162
本文在吸收前人对“动态生成”教学的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初中化学课堂动态生成的概念、意义作了诠释与描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初中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从教学设计、临场教学机智、教学反思等几方面对如何构建初中化学动态生成课堂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杨丐成 《科教文汇》2008,(26):114-114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它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因此,本文将理论联系实际阐述语文教师如何智慧地随时根据学生和课堂的变化,调整预先设定的教学进程,引导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资源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堂目标之中,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曹华军 《科教文汇》2008,(29):119-119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的活动过程。“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10.
王鹏鹏 《知识窗》2014,(2):80-80
一、教师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引领者,营造魅力课堂顺利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直接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进程。面对动态生成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式,生成具有活力的课堂,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信息技术教师更应有效处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将“死练硬练”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化为“互动生成”式的现代教学模式,努力构建生成性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章.  相似文献   

11.
李朝章  农丽姣  许程 《科教文汇》2010,(29):54-54,61
新课程理念下的成功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及课堂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动态生成",能解决学生困惑、具有高思维品质的课堂。有效的课堂"动态生成",必须做到:处理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不能为了"生成"而"生成";开发好课堂"动态生成"资源;从学生视角进行发散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张娇 《知识窗》2014,(24):41-41
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成果的全部范围。”因此,在教学中遇到突发情况时,教师要直面这些即时生成的教学情况,如果能及时捕捉到精彩的瞬间,让有效的教学资源“临场闪光”,就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让“死”的知识“活”起来,让“静”的课堂“动”起来,这就是动态生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等值线追踪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围绕等值线追踪软件Surfer的具体应用,以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为基础,按不同的等值线追踪方法对离散型的动态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非网格化数据源空间随机分布的特点.提出了在不同应用场合下所应采取的最优化插值方法,在生成等值线的技术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钱敏 《预测》2022,(4):69-75
基于拓展的产出密度模型,本文将工业废水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生产函数,理论剖析工业废水强度与工业集聚的动态关系,进而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工业集聚对于工业废水脱钩具有“促进-抑制-促进”的倒N型影响;工业集聚对周边地区的工业废水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二者呈现显著的N型曲线关系;工业集聚存在工业用水和废水的“双重脱钩”效应;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与全国层面保持一致,而中西部地区则表现出相似的潜在空间脱钩趋势但整体并不显著;工业用水强度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工业集聚能够影响工业用水强度进而作用于工业废水脱钩。  相似文献   

15.
李庆力 《今日科苑》2005,(10):I0008-I0009
课堂生成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由学生自发生成的问题而形成的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资源。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学生知识自我构建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课堂教学过程是变化的、动态的,是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  相似文献   

16.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下众创空间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到创新发展中,突出强调创新发展中联动、开放、协同、共生、演化等生态特征,实现了创新范式的变革;众创空间在主体结构、内在属性、组织等方面与创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拟合性,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作为众创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具有合理性。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依据探索得出众创空间四大作用机理:内生竞合是众创空间生成的需求牵引机理;开放协同是众创空间成长的资源集聚机理;系统多样是众创空间共生的功能聚合机理;动态演化是众创空间形成的系统优化机理。  相似文献   

17.
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的研究时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由于参加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在课堂上应在“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和“学生为主体”观念的指导下,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开放教学”观念,根据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材料、开放的教学空间、开放的教学时间等等,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师生平等,教学相长,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那么,如何开放小学英语课堂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的波澜和思维的张驰,以灵动的教学智慧善待课堂动态生成。要精心创设预案,构建生成基础;要提升教学智慧,捕捉生成契机;要巧用错误信息,迸发生成火花;要引导学生辨析,展现生成魅力;要关注学生思维,体现生成价值。从而努力演绎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生成的异彩课堂。  相似文献   

19.
武子豪  祖健  史云扬  郝晋珉 《资源科学》2022,44(11):2247-2259
科学识别“三生”空间能够帮助摸清区域空间本底,促进国土空间的有序开发利用,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本文选取京津冀城市群作为研究区,以土地利用类型“三生”功能为基础,结合“三生”功能适宜性识别划定“三生”空间,并对京津冀城市群进行职能分类,分别评价2010—2020年城市群整体与各类城市的“三生”空间格局与转移变化。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城市群“三生”空间地理分异规律明显,由西北向东南依次呈现生态-自然生产空间、自然生产-生态空间和生态空间,其中穿插着以各个城市中心为主体的生活-工业生产空间;②2010—2020年,仅有生活-工业生产空间面积增加,其余空间均减少,4类空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转移,其中生态-自然生产空间转为自然生产-生态空间面积最大;③京津冀城市群“三生”空间中多为复合功能空间,生态与生产功能呈现多种强度组合方式,2020年新增自然生产-生态空间自然生产适宜性较2010年有所下降;④京津冀城市群职能结构分工不明确,相同职能类型的城市“三生”空间变化相似。结合土地利用类型与适宜性识别“三生”空间更加科学准确,划分城市职能类型评价各类城市“三生”功能特征,以期为京津冀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协同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徐丽君 《科教文汇》2009,(27):29-30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课堂教学时,不营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应该正确对待错误,把这些错误视作宝贵的资源。正像沙粒可以变成珍珠,“错误”也能成就精彩的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确立动态生成的课堂观,树立资源意识,利用课堂情境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用我们的智慧和机智,“点石成金”,把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