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嵇康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其对社会的忧患、对百姓的同情、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道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启示作用。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成长中呈现出的道德人格问题,有感于嵇康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风范,指出当代大学生应该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在道德实践中塑造理想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2.
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意欲将大学生在德育中长期失落的"主体人"归位,但却遭遇大学生主体沉默的回应.原因在于高校德育内容偏虚、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不足,无法与大学生"主体"产生共鸣.只有重新定位高校德育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优化德育内容,注重道德体验,强化道德实践,加强大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与生成,才可以使高校主体性德育真正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慈善作为人类共同的道德事业,其发展的道德基础主要有三:以慈爱和同情为基础的情感伦理,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支撑;人道主义的理性义务观,为慈善行为提供外在规范和情感约束;慈善事业的道德价值目标,体现在互助行为的总体交换中。慈善是人们交互性的普惠行动,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受益的过程。慈善事业是对人类尊严和权利的维护,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途径,是服务于共同体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是否拥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关乎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义”与“利”的观念冲突、他律与自律的人格冲突。因此,更新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对大学生实施冲突观的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判断力是消除这种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同情心是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一书的出发点。以同情心为起点,通过阐述同情与合宜性的概念、同情情感产生的原因及过程,从而导出道德品质的确立。在抛弃亚当·斯密主观主义色彩和历史局限性的前提下审视其同情理论,对遏制我国目前道德失范、道德滑坡现象,改善道德状况,提高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科学研究的未来力量,是科学创新的主力军,关注并加强大学生的科学道德素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从德育教育出发,端正科学道德氛围、养成正确的科学道德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叔本华依据其"意志之自我否定"的哲学思想提出"同情是道德唯一的基础"的重要学说,但他的后继者尼采却以"权利意志"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标准,彻底否定了同情理论的价值,进而颠覆了叔本华为道德奠定的基础。本文旨在对尼采与叔本华围绕同情的价值和道德奠基问题所展开的论战进行梳理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缺乏道德责任意识”问题,应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有限道德责任观”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剖析现状,提出试用传统的修身方法解决这一难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道德成本观张蕊(安徽医科大学学工部道德成本,是道德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道德行为或非道德行为可能招致的后果的经济学阐述。它有两重含义:一是正层面含义,即遵守道德的人需要为自己的行动付出的代价。二是负层面含义,即违反道德规范的人可能为自己的行...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高等专业人才更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通过对大学生道德体验的缺失分析,提出了增强大学生道德体验对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习惯、促进大学生道德自觉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沃克的道德发展理论中最突出的部分是对道德榜样人格的研究。沃克强调道德人格在道德发展中的功能,他认为道德认知不能反映道德发展的全部,个体的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和道德人格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人格结构的特质观出发,沃克对道德榜样的人格特质进行了系列研究,反映了人的真实内心世界,推动了道德现象的实证研究,也充实了道德哲学的心理基础。目前,我国的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和道德教育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忽视研究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榜样、忽视把道德与学生的心理相结合、知行脱节等等,而沃克的道德发展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美德的产生需要行为合宜、同情得宜、激情适宜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则没有对上述内容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高校大学生美德教育应依据美德产生的三个条件展开。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是一个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有序排列,并在道德实践中逐渐使之成为习惯的发展过程,它受到道德层次的影响。探讨道德形成序列和道德层次对大学生道德养成的影响,分析大学生道德认知没能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原因,对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同情”和“移情”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对“同情”和“移情”的研究是道德情感研究发展的一条主线.本文分析了从“同情”到“移情”所代表的道德情感研究重心向认知的偏移对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调查问卷"、UCLA孤独量表、Scheier and Carver修订的社交焦虑量表及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所高校的54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孤独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4)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对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负面影响程度有预测作用。进而提出了减轻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自我与他人如何合群共存的探讨中,休谟和卢梭提供了两种内在一致且可协同生效的同情方案。作为典型的现代理论家,他们对同情的关注和这种关注对道德情感的共同倚重体现了现代伦理生活对人性与道德的内向探索和对日常生活的肯定。从这些共同的问题意识出发,两种世俗化且平等化的同情观着意强调了现代人能够基于自然的心灵内在构造而发挥道德情感的力量,葆有同情这种自然美德并坚持一种关照人类、超越立场和利益的普遍主义式同情姿态。进一步就具体的同情机制而言,休谟式同情体现为对一切苦乐感受和赞责评价的“同感共鸣”,卢梭式同情体现为对他人痛苦的“设身处地”,前者着眼于悲悯而冷静的旁观,后者着眼于自顾却热情的行动,它们共同导向了正义问题,有待当代阐释者甄别两种同情观的转型意味并由此探索如何借助同情改善社会。  相似文献   

17.
亚当·斯密的道德同感说是在休谟道德同情说的基础上创立的,它不仅是道德发生的基础也是道德判断的基础。"道德同感"是通过"公正旁观者"的想像,在经验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感共鸣。"同感"的作用是对他人行为和自身行为进行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是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道德教化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前提条件。本文从道德教化的视角,针对当前高校道德教化的现实问题,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调查问卷.对6所高校的近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的性别差异显著;(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的城乡来源差异不显著;(3)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的文理科专业差异不显著;(4)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会因网络交往参与程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道德敏感性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基础,它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道德行为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情感淡漠、对很多事情熟视无睹,问题就出在大学生道德敏感性不强。这种现象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利他能力,高校作为育人的摇篮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培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