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思政”作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目前,高中英语的阅读课堂上存在强调培养学生阅读技能,但高中外语阅读教学较少涉及思政教育,思政元素比例有限等问题。该文以PWP模式(即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为切入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阅读教学活动的融合性,通过设置文化知识类的活动,从而促进“课程思政”教育,为“课程思政”在高中外语阅读教学中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发挥着立德树人的重要功能,这对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课程思政的情感认同,构建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所需知识体系,同步推进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研究,健全教学支持和保障机制,是课程思政视域下促进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毛绍磊 《英语广场》2024,(10):100-103
本文介绍了在外语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背景及意义,从教师、教材及课堂教学三个方面分析了外语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难点。针对这三方面难点,本文结合英语教学实例展示了在外语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外语课程思政发挥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外语教师在思政育人方面存在课程思政意识薄弱、教学理念不符合时代要求、思政元素挖掘能力不强、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问题。提升高校外语教师思政育人能力,需要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更新教学理念,遵循课程思政原则,提高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督导理念。  相似文献   

5.
在新文科背景下,高等文科教育需要创新发展,高校外语教师需要发挥能动性以促进自身的发展。本文以教师能动性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的能动性。结果发现,高校外语教师能动性的影响要素包括个人经历、发展目标和发展环境,高校外语教师可以通过增强自我发展意识、规划和落实发展目标以及充分利用发展环境等路径来促进其能动性的发挥。高校外语教师发挥其能动性有利于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一流外语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提升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是实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通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剖析了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教师的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意愿正向影响其思政行为;环境因素正向影响教师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且影响力度最大;主观规范对教师的课程思政行为增加的正向作用不成立。因此,建议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环境,统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提升意愿的影响,重视有“逆反心理”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提升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天然 《海外英语》2023,(18):112-115
推进外语思政教学改革的力度有助于培养承担中外思想政治文化交流重任的外语人才。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在OBE理论指导下,在教学环境、形式、内容、资源等方面系统探索思政改革实施模式,尝试建立多学科交叉环境下基于“三群一圈”的外语课程思政运行机制,以重构外语课程思政理论内涵,拓展思政实践路径,彰显外语教育的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进而实现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和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高校外语类课程思政教学现状进行深层次梳理,了解到该领域的宏观整体研究趋势和内部关联.借用Nvivo软件进行分析,得到高校外语类课程思政教学的结构模型.研究表明当前高校外语类课程思政教学的关注焦点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加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师信息教学能力、重建学生文化自信和培养学生双向跨文化能力、编写外语思政教材与完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Shulman提出的教师知识及其分类为理论框架,通过对5名CBI教师访谈数据的分析,探讨CBI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教师知识的现状和发展路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CBI教师对教师知识各层面都作出较为积极的评价,但教师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在CBI课程改革的初始阶段,有必要通过组建同一学科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和开展有组织的专业活动和在职培训等方式,促进外语教师知识发展,帮助外语教师尽快适应CBI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0.
本文聚焦于如何落实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提出了“正向思考、反向施工”的操作方法,从教师角度着手提出了“三步法”,旨在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文共分三部分,即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建立——自我思政教育和主动实施课程思政意识的提升;教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的动态实施——搭建动态实施三维空间。旨在为教师落实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秋芳教授针对外语课程思政,在实践层面提出了“四条链”实施框架以及操作建议。本研究应用此理论,围绕基础西班牙语课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实了该框架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文章分析“四条链”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施框架的内涵,探讨“四条链”在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运用思路,指出“四条链”在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效果,从而为高校外语教师借助框架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2.
结合时代背景,阐述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高职语文课融入思政元素的优势,从提高课程思政的站位,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思政教育因素,在高职语文实践活动中融合思政教育,注重思政元素评价五个方面,提出高职语文课程渗透思政教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思政教师对高中生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 注到深度学习,重视在深度学习指导下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立足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能力培养,这样利于收获更高层面 的教学效果。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要求与高中生的学习能力, 思政教师需要革新陈旧的课堂教学理念与能力培养途径,围绕 多种因素制定多样化的教学方案,鼓励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 行能动性的探索与运用。所以,本文分析思政教师在深度学习 指导下进行教学探索的具体途径以强化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张迎霞 《英语教师》2023,(15):15-18
阐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分析影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因素,即课程思政内容、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学生因素、课程思政教师因素、课程思政渠道因素。基于影响课程思政主要因素的五个方面,构建“五因素”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并按照模式的具体内容,分三个阶段,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学科课程思政改革的深化,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促进教师素养提升的必修课之一。采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这四个维度,全面、客观地分析影响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思政育人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能有效帮助英语教师了解自身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基于SWOT分析,教师可采用SO策略、ST策略、WO策略以及WT策略,创造条件、抓住机会、扬长避短、降低劣势,提升英语课程思政育人能力,进而提高职教人才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通过对思政课程的规范性设置、思政课程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和“社会教师”对于思政课程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深入剖析思政课程的现状和所面对的挑战,分析改革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的外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其外语和母语语言能力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基础。与之相呼应,现代外语教育的第三空间观要求外语教师同时均衡发展目的语与母语能力。对外语教师的语言磨蚀研究不仅要关注其外语磨蚀,母语磨蚀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8.
古珂 《教师》2023,(26):15-17
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有机融入思政教育成了高校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由于中日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特殊性,思政教育融入日语课程具有天然优势,但当前部分高校第二外语日语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文章作者首先从课程思政的背景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意义入手,论述了实施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思政教育融入第二外语日语课程面临的问题,最后从加强理论学习、完善教学大纲和课程评价体系、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以及中日文化比较等方面对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王晶 《英语广场》2023,(9):47-50
本文立足于课程思政的育人本质,从高校外语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角色定位、教材二次开发、教学全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以及不同教学环境(课堂及课外)几个方面探索高校外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路径。  相似文献   

20.
刘昕 《英语广场》2023,(29):74-77
外语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先强调了外语课程思政与培养人才相结合、积极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并运用之、以外语为工具讲好中国故事等目标的重要性,随后提出了高校需要采取的关键措施,包括提升外语教师的课程思政理论素养,挖掘和整合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资源,建设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及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这些建议和措施共同致力于确保外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从而为高校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