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数字和新闻有不解之缘。只要你翻阅报刊,拧开收音机,启动电视机,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或听到数字新闻。就像人离不开自己的影子一样,新闻媒介往往也离不开数字。 但是,数字又是枯燥无味的。当读者看到或听到新闻中一串串数字时,有时就像吃了“催眠药”,实在难以卒读。作者面对一堆数字,也经常犯难:不写吧,说明不了问题;写上吧,读者头昏眼花,不情愿看。尤其是经济新闻,说明情况,需用数字表示;总结经验,需用数字说明;宣扬成绩,需得数字证实…… 然而,笔者在长期新闻写作和编辑工作中深深  相似文献   

2.
写新闻离不开数字,尤其是经济类新闻,更离不开数字。  相似文献   

3.
网络新闻不同于其他媒体,首先来说,网络新闻题目和内容不在同一页面,也就是说,不像报刊新闻,在看到题目的同时就可以对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浏览,而网络新闻必须通过链接才能看到本题目所对应的内容;其次,网络新闻的内容涵盖广泛,报刊新闻由于版面有限,因而在篇幅上受很大限制,电视广播新闻则在时间上有限制,而由于网络空间是无限、可以不断链接的,网络新闻是几乎没有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因此它可以在涵盖范围上有大幅度的拓宽,  相似文献   

4.
写真要像真     
陈允传 《军事记者》2006,(12):25-26
新闻,要把真的写得像真的。解放军报著名记者江永红在《与新闻研究生徐蕾的对话》一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笔者对此深有同感。“小说把假的写得像真的,为什么新闻会把真的写得像假的?”诚如江永红所言,当前在一些报纸刊物的版面上,在荧屏上和无线电波里,经常会看到、听到一些新闻不像真的。要说作者故意造假恐怕是冤枉了人家,但读起来听起来总觉得有点儿别扭,不像那么一回事,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的本质要求。我们所呈现给广大受众的每一篇新闻,都应当是真实可信的,而决不能有一点虚假。这就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5.
科技新闻是关于科学技术的新闻报道。科学技术与数字是孪生兄弟,因为“数字不过是以数学为语言元素的一种抽象思维工具”,“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升到一定境界,即一种数学模式,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事实上科学技术的变革总是与数学相联系。科技新闻作为科学技术事实的报道往往也离不开用数学去描述和表达。科技报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有时候可能就是一大堆数学,不小心就将读者推进了数字的迷雾之中。  相似文献   

6.
王晴 《传媒观察》2004,(9):61-61
提起“经济报道”,人们立即会想到“观点 例子 数字”,“经济报道”也因此成了枯燥新闻的代名词。事实上,经济报道也可以写得生动耐读、引人入胜。像《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经济类报刊,近几年来不断尝试改革经济报道形式,在“活化”上下功夫。据笔者观察,引人入胜的经济报道一般都有以下几个共性: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经常有年轻记者面临这样的困惑:新闻素材拍回来一大堆,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它们结构成一条合格的新闻稿件。也有记者不以为然:几百字的新闻稿件有什么难写的?按顺序把它们全部写出来不就成了吗?  相似文献   

8.
写新闻.特别是经济新闻和科技新闻,免不了要和数字打交道.因为数字往往是新闻事实的佐证,也是传播观察和报道新闻的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9.
数字在报刊中的重要性数字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媒体中,特别是在报刊中,数字的表达效果无可替代。如果数字使用恰当,就能使报刊中的新闻信息得到更有效传播。数字在报刊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信息。在如今快速消费时代,人们更加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因此报刊需朝着简洁化的方向发展。而运用数字的好处之一就是使读者在阅读时用最快的速度捕捉到自己希望  相似文献   

10.
吴蓉  张珂 《新闻前哨》2011,(12):82-82
在日常新闻写作中,离不开数字运用。数字运用恰当,可使新闻显得简单明了,增强新闻的可信度;但运用不当,大量堆砌数字,就会令读者厌烦。从数字中发掘新闻价值在日常新闻采访与报道中,记者常常与数字打交道,动态报道、经验报道、人物报道……各种题材的报道往往涉及数字。很多重大新闻就隐藏在看似枯燥的数字中。  相似文献   

11.
海涅说过:“语言可以把死人从墓中叫出来,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语言可以使侏儒变为巨人,也能将巨人彻底打倒。”语言的魅力本来就有这样大,通过报刊放大流行于世后,其威力更是难以估量。 写新闻当然不反对运用流行的语言。语言是社交的工具,当代的人进行社交,理所当然要用当代活的语言。特别是在一个变动很快的社会中,新闻语言一定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不能总用上辈子的语言,给人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 但是,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现在很值得注意的一个倾向是,新闻语言吸收流行语言有点过了头,有那么一种流俗的苗头在滋生。 词汇…  相似文献   

12.
赵秋实 《记者摇篮》2004,(4):23-23,58
导语不是对新闻简单的总结.不是笼统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它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和亮点.它将新闻关注集中到一点上。好的导语体现的是新闻事件中最有意义的和最有新闻价值的要素。导语写得精彩.就能抓住读者,否则读者就溜掉了。  相似文献   

13.
孟又新 《新闻窗》2005,(4):54-54
在同一区域的新闻媒体,在新闻的来源问题上,往往大都是相同的,政府部门举办的活动,主办者想扩大宣传效果,经常是主流媒体一家不漏地通知。社会新闻也大同小异,公、检、法、司,质检、医院、工商等部门一旦有新闻,也会各家媒体一律满请。在媒体共同扩充版面和频道的今天,外地新闻(包括世界新闻)成了新闻的另一主要内容,而这类稿件的来源,各家编辑只有从新华网等有限的渠道获得,这就形成了不同媒体之间新闻源趋同的局面。我们经常听到读者说《贵阳晚报》《贵州都市报》《贵州商报》买一份就行,反正内容都差不多,这就是媒体同质化的结果,也是各新闻单位所不愿意看到和发生的,它影响了媒体的现象和传播效果,削弱了广告的有效命中率,使受众产生大多数媒体都是一个面孔的错觉。  相似文献   

14.
新闻导语中怎样使用数字,这是一个经常遇到、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人认为:数字枯燥乏味,令人头痛,最好少用或不用。其实不然。新闻离不开事实,而数字就是客观事物的量的表现。如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等等,离开数字能行吗? 数字从表面上看是呆板、静止、没有生命力的,但要看你怎么用法,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是有生命力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数字,同样是有生命力的。列宁在谈到报刊宣传时就曾经指出:“不要讲空话,不要空喊,而要善于运用掌握的事实和数字。”用“数字说话”,也是用事实说话的一种方式,能给人以证据确凿的感觉。数字用得恰当,能使新闻说明的观点清楚,论据充分,比空洞的议论更有说服力。但用得不当,反而会弄得概念模糊,令人生厌。数字用错了,甚至搞虚假,更会闹笑话,产生恶劣的影响。所以,在新闻中运用数字,和做文章一样,也应该讲求“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下面介绍几条主要用数字说明问题的新闻导语,写得比较成功,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建 《新闻传播》2006,(7):71-71
对每一份报刊来说,当然希望它的读者“多多益善”,读者多,说明其影响大,传播面广。 但是,作为专业新闻,由于其有很强的专业性,其读者群就会受到限制,因此,要扩大专业新闻的读者群,就应好好研究一下专业新闻社会化的问题。笔者现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地矿新闻,谈一下怎样使专业新闻社会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让形象说话     
新 闻摄影是通过摄影手段向读者传递新闻信息 ,教育和激励读者的一种有效新闻传播形式 ,是一种视觉新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新闻界接受并实践了“图文并重 ,两翼齐飞”的报道思想 ,各家报刊都非常重视新闻图片的运用 ,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我们在为新闻摄影得以迅猛发展而高兴的同时 ,也发现许多报刊刊用的新闻图片非常一般 ,甚至有的根本就不是新闻图片 ,新闻信息量不丰富 ,人物形象蕴含的感染力、震撼力不强。因此 ,如何搞好新闻摄影 ,如何拍出有震撼力的新闻图片就成为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摄影记者特别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要说明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新闻要准确地说明问题,发挥其指导作用,就不能孤立地报道某个表面现象,还要介绍产生这个现象的环境和历史背景。有的新闻由于背景交代得不清楚,或者没有一定的新闻背景,反而容易引起副作用。胡乔木同志在《人人都要学会写新闻》中说:“不说新闻的读者和作者多半相隔几千里、几万里甚至几十万里。哪怕只隔几十、几百里,他就和你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他读你写的新闻时,既不会翻开字典、看地图、查各种参考书,也不会把你过去的作品和其他相关的新闻都找在一起来对读。你可能给他的各种麻烦,全靠你写作时像情人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在新闻中有一种特殊的作用。它有时是一种量的表示,有时是一种质的反映,有时给人以新的形象,有时又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同时,数字又是一个毫无感情的符号,用得不好也会给人以单调、枯燥、繁冗的感觉。怪不得有人曾说:“数字好似油彩,可以使新闻须眉毕现,神采飞扬;数字又如陷阱,有可能毁掉新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刘永成的名字读者并不陌生,刘荔的名字也很响亮,不知道的人以为前者是男子,后者是女郎。其实就是一支“笔杆子”,只不过一个是写新闻的真名,另一个是写文学作品用的笔名。刘永成不是新闻干事,然而看了他发表的作品会让人大吃一惊,五六个大档案袋里装的全是他心血的结晶,要是拿出来张贴展览,肯定要从他家里贴到走廊上去。他发表的新闻作品从国内报刊到海外报刊,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经常能听到他的录音专访。刘永成在机关分管群联工作,平时可谓是个大忙人,领导没有赋予他写稿任务,而他结合工作发奋写稿。他见诸于报端和电台的每…  相似文献   

20.
到目前为止的电视新闻改革,已使新闻题材的选择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报道开始像新闻了,报道的内容正逐渐接近观众的兴趣。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富有感染力的好新闻仍然不多。我想这与记者的文化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就同一件事,报纸记者写的可能更有深度,视角更独特,而电视报道却往往显得苍白、浅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