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教学心态即通常所说的教学心情、教学心境。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一种平静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扩散弥漫式情绪状态。尽管是微弱的,但感染性极强,它影响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整个的行为表现,使教师感觉自己周围的一切都感染上了这种情绪色彩。  相似文献   

2.
教学心态即通常所说的教学心情或教学心境。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一种平静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扩散弥漫式情绪状态。尽管是微弱的,但感染性极强,它影响着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使教师感觉自己周围的一切都感染上了这种情绪色彩。  相似文献   

3.
教学心态,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心情、教学心境,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一种微弱、平静但持续时间较长而倾向于扩散和蔓延的情绪状态,它具有感染性、自控性、持续性和波动性。积极的教学心态使教师在工作中精神振奋,乐观豁达地对待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并不时会对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情绪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它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对非智力因素的认识的今天,情绪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伴随学生的情绪产生并影响教学活动,研究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绪问题,使之更好服务教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教学心境     
教学心境是教师特有的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微弱的、平静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它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教师只有在积极良好的教学心境下进行教学,才能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整体,具有撼人的艺术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这种良好的教学心境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情感教育是教师借助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整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它是提高教学活动的功效和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特殊教育方式。它对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教育枢纽作用。同时它对调节师生情绪和追求至善人格品质也能发挥教育力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不同于其它课程,它在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伴随着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及感情陶冶。所以,要上好一堂语文课,不仅仅要求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还要具有良好的情绪、丰富的情感,这样才能感染、激发学生,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积极的学习情绪。一、教师课堂情绪对学生课堂活动的影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老师要引导好学生得要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课文所选的篇目都是名篇佳作,是作者思想感情及智慧的结晶。老师在传达作品情感时要有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热情和…  相似文献   

8.
学习心态的作用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心态的作用及培养□刘茂全(江苏如皋市东陈初中226571)学习心态,即通常所说的学习心境、学习心情,它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一种平静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扩散弥漫式情绪状态,能使学生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染上了一种情绪色彩.尽管是微弱的,但影响着学生...  相似文献   

9.
一、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1.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情感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因素使教学活动呈现一种知情交融的复杂状态,对学生所学的东西产生潜在影响。安全、自主、互动、合作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正确的学习动机。因而,它也是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为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快乐: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教学过程汇总产生并展现出来的情绪体验即为教师教学情绪,它会对教学活动、教学成果及师生关系、共同发展产生影响。教师情绪不仅影响教学活动本身及育人工作的所有环节及要素,而且在其中占主导地位。本文以高职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选用刘青荣编制的教师情绪问卷研究工具从“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四个维度,探讨教师情绪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积极的教师情绪可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任育芳 《成才之路》2010,(36):42-42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将学生引入一定的学习情境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技能。在新课开始时,教师如果精心设计教学的导入过程,创造教学过程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稳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课堂学习中。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宗旨是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教学观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学所做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影响教学活动的定向、选择与执行,教师所具有的教学观念不同,它所导致的教学实践行为也不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作用也不同,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起指导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张锐 《青年教师》2005,(7):57-59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的进步.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教育技巧,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桥和情绪,从现实的情况看,一些心理现象会影响到教师的心态和情绪.最终将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和把握这些心理现象.调整好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它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教师的情绪反映模式和身心健康。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经验和环境对其有重要影响,一方面社会和学校要创设积极的环境,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多方面去努力,增强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15.
周绍兰 《小学生》2013,(4):12-12
心灵健康的教师,能在教室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快无比;反之有人格障碍的教师,只能在教室中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思维混乱,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是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一、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耐心对待每个学生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忧、惧等情绪,以及由这些情绪造成的心理氛围必然会对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以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无疑是知识与教育的载体,甚至一些看似不经意的话语也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心态、情绪.有趣而生动的语言尤能彰显教师的情趣、才华与人格魅力,更能起到感染学生的强大作用,引领学生情绪走到积极场.  相似文献   

17.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心态。(1)教师要对教学充满心理期待。有了这种期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有激情,就能全身心投入,并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2)教师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其他因素影响自己的教学心态。有些教师常常会因为家庭关系不和而影响自己的教学情绪,  相似文献   

18.
郑永明 《考试周刊》2011,(77):216-216
“传道、授业、解惑”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简明的概括,它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但没有突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对开设的许多项目不感兴趣,或因为身体素质、技能基础差而产生情绪障碍,常见的有畏难、胆怯、紧张、自信心不足等对立情绪,而这些情绪的产生.有自身的影响和外在条件的影响。现代心理学揭示了人类心理情绪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情绪可调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它决定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时是。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淡、散漫、不满足、压抑”。长期的情绪障碍则会引起心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教学评价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它不仅能衡量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且能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通过对学生客观及时的评价,教学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使教学活动得到及时的调节和改进,使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强化和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