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乡出了个大英雄---武圣关羽,家乡有全国最大的武庙---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自小就耳熟能详关羽的许多故事,少年时期即喜读《三国演义》,先是为“三国连环画”着迷,崇拜关羽、赵云、马超等英雄,稍长读罗贯中原著,更是爱不释手,为曹操、诸葛亮等人的智谋所折服,一度认为《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杰出的一部。自然,一直将《三国演义》视为三国历史,后长大经过学习,方知《三国演义》并非三国史,对《三国演义》学术界有七实三虚之说,较之《三国志》其中移花接木、无中生有、虚伪夸大者甚多,仅在《三国演义》中择其有关羽形成文章中加以辩证,文中错误不当之处,祈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2.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晓章《三国志》是记述魏蜀吴三国历史的文书,作者是晋朝的陈寿,在古代纪传体正史中,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称为前四中。《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根据《三国志》等书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陈寿,蜀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  相似文献   

3.
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有"文诸葛、武赵云"一说,赵云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后人的赞颂,但其官职过低,未得到应有的待遇,分析其原因的文章却很少。因此,本论文根据《三国志》及《三国演义》中记载的一些事例,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除夕夜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使我突然想起了“吴下阿蒙”的故事.“吴下阿蒙”即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相似文献   

5.
吴新会 《兰台世界》2012,(25):87-88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取材精审,文辞简约,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地选择取材。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除夕夜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使我突然想起了“吴下阿蒙”的故事。“吴下阿蒙”即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说起吕蒙,熟悉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咤叱风云、威震华夏的关云长就是因为吕蒙偷袭了荆州,而导致败走  相似文献   

7.
刘绪源(以下简称刘):这段时间,“三国”很热。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再到今天的现实生活,被串到一起来谈,这就大大扩展了话题,也引发了很广泛的兴趣。能谈谈您对“三国”的看法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幻想三国志》是由宇峻科技制作、寰宇之星代理发行的一款角色扮演类游戏,在2003年6月推出,故事的背景仍然取材于战乱纷争的三国时期,主角则是来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情有独钟。从13岁起始读《三国演义》,到逝世前还在谈论三国人物,他读三国持续时间之长、评价涉及范围之广,均为世所罕见。仅就三国人物而言,经毛泽东仔细评点的就多达30人,几乎囊括了三国时期各实力集团的主要人物。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8月初,首部中日合拍动画片《三国演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三国演义》动画片热播之际,强档推出两套三国题材图书——彩色漫画版《三国演义》和《世纪三国》。20册80集彩色漫画版《三国演义》是由台湾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的历史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那个朝代、那个历史时期,都没有三国时期众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人们所熟知、所喜爱,这归功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流传和普及。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播出,近期中央以及一些地方电视台讲坛类节目,如“易中天品三国”等播放,把民间的三国热不断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魏、蜀、吴三国各自雄据一方,明争暗斗,争强称霸,内政外交上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加之相互间战事频仍,重大历史事件接连不断,重要历史人物层出不穷,堪称多事之秋。与之相适应,该时期的史著亦相当繁富。在《隋志》及新旧《唐志》中,仅正史、编年两类,便著录有鱼豢《魏略》、王沈《魏书》、韦昭《吴书》、陈寿《三国志》、环济《吴纪》、徐众《三国志评》、孙盛《魏武春秋》、阴澹《魏纪》以及《汉晋春  相似文献   

13.
在《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印度故事》一文中,陈寅恪先生阐明“以舟称象”及“断肠破腹”以疗疾的故事皆源自印度。①季羡林先生于随后完稿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中谓“又得一例证,非但见于《三国志》,而且见于《晋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即“天竺佛典往往载世尊三十二大人相及八十种好,此本天竺固有信仰”,自《三国志》记魏明帝“天姿秀出,立发委地”、蜀先主“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始,“其后史书于帝王姿貌记述,遂多采天竺相好传说以杂糅其间,《晋书·武帝纪》,《陈书·高祖纪》、《宣…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对档案和档案文化描写的研究,从多方面了解到档案和档案工作在三国时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扩展档案学研究视角,丰富档案学研究内容,验证档案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35集电视剧《吕布与貂蝉》取材于《三国演义》,对观众熟悉的吕布与貂蝉的故事进行了大胆演绎(经地方相关部门审查通过)。2002年4月开播后,在若干大城市创造了收视新高,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批评。国家广电总局根据部分观众的反映,下达紧急停播的命令,提出近百条修改意见。经三轮修改,出品方才明确了修改的主要方向:必须就该剧对三国经典人物和故事的颠覆与戏说进行修改。在第四次修改中,更名为《蝶舞天涯》,于2003年11月上旬正式通过审查。该剧制片人说:“希望对历史题材电视剧要尽快立法,降低非市场原因给电视剧生产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对三国历史的一些解读,认为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对后世直至今日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史料价值、注史方法及史传文学创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说,源自清人章学诚。章氏《丙辰札记》有云:“惟《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后屡经学者论述,此说就几乎成了对《三国演义》创作方法的定论。 这里的虚实之分,自然以史实为界。其实只要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等史书认真比勘,就不难发现《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非但不是“七实三虚”,反倒是“三实七虚”。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仅有关中国经济的实用图书在日本畅销,而且以中国古代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在日本文坛兴起,受到出版界青睐,进入畅销书排行榜。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受中国古典名著《三国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漫画及游艺薰陶的新一代年轻作者和读者群的兴起,他们对中国古代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正在电视上播映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有40回的故事发生在襄樊境内,三国遗址遍布襄樊市区.“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这里,脍炙人口的“隆中对策”史事发生在这里,这些都是三国史上的重大事件,襄樊由此而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去年国家已经批准隆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20.
这种豪情壮语,这般刻骨柔肠、都尽显在《铁血三国志》的世界中给世人呈现出一个亦真亦幻三国纷争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