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诗文体学的研究是新诗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吕进的新诗文体学理论有着坚实的品质和丰富的内容.他从创作和理解新诗作品出发,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新诗文体学理论、审美视点、言说方式、"对话与重建",新诗二次革命成为吕进新诗文体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主题.中国现代诗学要实现与中国传统诗学和外国现代诗学的对话,在迈进21世纪以后的三大重建是时代赋予中国新诗的美学使命.  相似文献   

2.
韦兹的美学取消主义一度在关学研究上掀起过巨大的波澜.他对美学各流派的理论都有非常准确的把握和深刻的认识.也正是如此,他才可以将这些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判断和解读,并最终将其"取消".站在当今语境下解构主义的多重立场上看当时韦兹的理论,这种"取消"则有着别样的存在感,可以使美学各种观点最终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接受美学的"读者重要理论"、"视野期待理论"、"空白理论"对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批判地借鉴接受美学中的有关理论于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思潮的影响下,翻译与美学的结合注定要成为翻译研究的一种方向,这对译论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试图从美学思想的视角,为翻译理论的构建寻找新支点.  相似文献   

5.
宗白华美学在全球化时代愈发彰显出"中华精神".一方面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及其艺境论以生命为本体,追求生命精神的超越;另一方面宗白华"妙悟"为本的审美认识方式与生命本体有着内在关联,体现了生命与艺术一体化的境界.宗白华美学体系的成功创建与多元互补的方法论布局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支撑宗氏美学架构的方法论值得探究.从本体、经验到方法,宗白华将现代"中国美学"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一、"主体间性"的内涵性探讨 在以往的文学阅读中,读者往往把文学文本当作一个纯粹的审美客体来进行阅读,采用的是"主体一客体"的二元对立模式.这是一种主体性美学,主体性美学是启蒙时代的美学,不可避免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和理论缺陷.首先,建立在主客对立基础上片面的主体性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在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中,"技术"这一范畴作为联结作品与真理性内容的重要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技术"在艺术中的辩证发展、技巧与内容的关系、工业时代的技术与艺术三个维度,深入考察了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技术"观.  相似文献   

8.
"移情"作为文艺学、美学的重要理论范畴,在全球化语境下,对它的研究渐显中西比较之势,对此,重新探究"移情"的内涵和心理机制,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再阐释具有新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践美学"萌芽于1957~1963年的"美学大讨论",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中国美学的主潮,90年代受到"后实践美学"的批判后走上了修正、改造和自我超越之路。"实践美学"在当代美学史上有着突出的贡献,目前,它已经发展为三种新的理论形态,较好地回答了"后实践美学"的提问并保持了自身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但由于应试教学目标的束缚和拘禁,诗词解读的教条化和教学模式的程式化等原因,古典诗词的教学现状难尽如人意.因此,在古典诗词教学活动中引进接受美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古诗词本身所具有的空灵美、模糊性、含蓄性等审美特征,都与接受美学理论有着诸多的契合之处,这是把接受美学运用到古诗词教学的前提.古诗词教学可以借鉴接受美学的一些观念,展开新的教学思路,具体措施为:重视和提高学生的"期待视野";在教学活动中承认"空白",重视"空白",巧用"空白";把"第二文本"当作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