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的排空功能障碍是胃手术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以胃空肠吻合术后更易发生,其发生率约为3%~4%。我院1990~1997年共行胃大部切除术313例,有6例术后出现残胃排空障碍,均发生在B-Ⅱ式手术后,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空肠结肠内瘘是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溃疡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它多发生在结肠后吻合中,其发生率为吻合口溃疡的10%~15%。因病人多属衰竭状态,手术规模大,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我科自1989~1997年共收治胃空肠结肠瘘患者2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性,35岁。5年前因十二指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胃瘫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多种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经多种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患者经过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有效胃肠减压、药物治疗、加强营养支持后,胃肠功能均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但其手术并发症常常造成严重后果。我院自1965年至1986年共治疗10例,现报道如下: 资料及讨论一、胃回肠错误吻合、例1,患者、男、24岁,因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B—Ⅱ式吻合术。术后胃肠减压量极多,呃逆、腹泻、呕吐、呕吐物有臭味,不能进食,术后第8天经钡餐检查,确定输入袢为回肠,当即手术证实并行胃空肠吻合术,病人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手术重建的吻合方法有许多种类,近年来亦有创新和改进,但术后发生吻合口梗阻和瘘仍难以完全克服。我科自95年1月至96年12月胃癌切除后行胃十二指肠羊层吻合35例,术后均未出现上述并发症。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34~65岁。均为远端胃癌,行根治术27例,姑息切除8例,全部采用Albert单层吻合法。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梗阻和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6.
吻合口瘘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手术野的充分暴露,清晰的解剖关系,食管胃血运的保护,减少吻合口张力的措施及手术前后的妥善处理均是非常必要的。对吻合口瘘应强调尽早及时确诊,必要时应反复胸透和美兰试验,不失时机地积极早做彻底引流,控制感染。一旦确诊尽早做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治疗的“三早”原则是提高吻合口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9~2006年3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于术后3~12天。32例(96。9%)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7~28天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一例(3。1%)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胃手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原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8.
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主要并发很多,而胸内吻合瘘对病人造成很大的威胁.其死亡可达50%,一时发生。处理上非常困难,并且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院行食管——胃吻合术120例,无吻合口瘘发生,疗效满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83年共收治肠瘘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21-30岁2例,51-60岁20例,61岁以上6例。胃空肠吻合口瘘1例,阑尾术后残端瘘3例,小肠手术吻合口瘘3例,结肠手术吻合口瘘3例。高位瘘4例;低位瘘6例。我院4例,外院转入6例。因肿瘤手术4例,因外伤手术2例,因炎症手术3例,因溃疡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膈疝诊治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胸心外科1987年7月至2004年2月收治的37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膈疝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结果死亡2例,35例治愈出院。改进手术方法后,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膈疝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膈疝并非罕见,应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胃结肠韧带游离充分、改进缝合技术、减少可增加胸腹腔压差的并发症,可明显降低术后膈疝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腹横纹正中单一小切口治疗双侧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越性。方法:将2006年2月-2009年6月收治的229例(280侧)小儿腹股沟疝患儿根据采用不同的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分为四组:即单一小切口双侧组、单侧小切口组、双侧斜切口组和单侧斜切口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在组间的差异。结果:全部患儿手术顺利,切口甲级愈合。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在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一小切口双侧组各指标均小于斜切口治疗的二组,但各指标在单一小切口治疗单侧和双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下腹横纹正中单一小切口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操作简单、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越性.方法:对2001-09-2009-09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64例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手术路径分成下腹横纹小切口和腹股沟斜切口两组,对两组的切口长度(cm)、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术后住院天数(d)、阴囊水肿情况、复发例数(%)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同期手术治疗的364例患儿中接受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260例,腹股沟斜切口手术104例,两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能顺利实施小儿斜疝的疝囊高位结扎术,而且该切口手术具有较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食管贲门癌术后出现的胃液返流,引起胸痛、烧心、误吸等临床症状,严重者造成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为解决这一难题,2002年~2007年,我院对66例食管贲门癌手术病人行食管椭圆形切除胃食管后壁嵴瓣状吻合成形术,起到了良好的抗返流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肠造瘘后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结肠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结肠造瘘口狭窄除1例直肠破裂患者行狭窄部位切除,对端吻合,造瘘口关闭;1例因结肠癌多部位复发行结肠切除,回肠右下腹重新造瘘外,余16例患者均行狭窄切除,原位造瘘术,术后3个月均内排便通畅,无一例复发.结论: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多见于造瘘口周围炎、造瘘口周围网膜或肠管疝、造瘘口周围出血或异物反应、原发造瘘口过小等因素.此外,造瘘管过短、造瘘肠管血运障碍、肿瘤复发等诸因素亦占一定比率.行造瘘口狭窄矫正后,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腹股沟斜疝是普外科常见病,绝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是临床青年外科医师常做的一种手术,术后阴囊肿胀是腹股沟斜疝常见的并发症。我院自1990提1月至1996年10月收治手术的腹股沟斜疝153例,术后发生阴囊肿胀33例,占21.5%。现对阴囊肿胀的原因及术中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临床空肠营养管主要用于食管癌、胃癌术后长期禁食患者,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引起胃排空障碍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我科于2008年10月收治一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胸内瘘病人,留置双腔空肠导管(胃管腔+空肠管腔),B超证实误入胸腔,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在某下级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后15 d持续发热,伴左侧胸痛,进行性胸闷,转入我院。入院时患者T 38.8℃,HR 132次/m in,R 28次/m in,Bp 132/78 mmHg,经鼻腔留置双腔空肠营养管,回抽胃管腔可吸出少量气体及脓性粘稠液体;左下肺听诊呼吸音低。立即予床边B超检查及胸片检查,证实左侧液气胸,空肠导管误入胸腔。随即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出灰黄色脓性引流物;拔除原有双腔管后在胃镜指示下经鼻重置空肠导管。后期经修补瘘口、给予肠内营养及其他对症治疗后,患者逐渐恢复,于7 d后转至普通病房。2讨论疾病因素分析:该患者食管瘘口的特殊位置是造成空肠导管误入胸腔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插胃管的操作中,胃管将沿食管后侧壁滑行进入胃内。该病人瘘口正处于该路径上,且瘘口较大,因此在留置胃管操作中管道进入胸腔阻力小,而操作者不易觉察。置入成功与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85-93年共102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例,认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急症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疗效满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3月应用小儿微型腹腔镜配合自行设计的带线雪橇钩针开展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56例,探讨应用小儿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应用小儿微型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比传统手术优越,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切口小、瘢痕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患儿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同时发现及处理隐性内环口未闭,且在双侧腹股沟斜疝及复发性斜疝治疗上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食管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贵门癌切除或转流术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而且容易危及生命。为了预防其发生、提高术后食管吻合口瘘治愈率,现对其发生原因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强调护理重点在于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机械吻合吻合口狭窄的预防。方法2008例食管、贲门癌中男1327例,女681例,23例颈部吻合,1985例胸内吻合。结果发生吻合口狭窄80例,发生率4%。结论熟练应用吻合器可降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