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陈昌霞 《科教文汇》2009,(16):72-72,80
当代男、女大学生仍然存在明显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男女大学生对不同性别的职业期待有着趋于一致的评价,但男性大学生较女性大学生更为显著。文章并就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的影响和高校如何开展好大学生两性平等就业教育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如何改变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维系科学人才队伍的合理构成,风险沟通乃至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等诸多问题的关键。自钱伯斯(Chambers,1983)的开创性工作以来的一个共识是,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本研究以心理学为基础批判了已有"画一个科学家的小测验"(DAST,draw-a-scientist test)方法论和社会心理学基础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对照画图、比较编码、分类收敛、交叉印证的改进思路,并选取了(A)美院科普专硕班,(B)本科生全校任选课班,(M)研究生全校任选课班三组被试进行新的DAST测度(n=71)。编码发现科学家的刻板印象的确普遍存在,但定量模型的分析亦表明笼统地认为更多地接触科学能改变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不准确的。相比之下,A组更少地接触到了科学或选取了更刻板的艺术家作为参照,或是M组由于刻板印象威胁所产生的自我规避都可能成为竞争性解释。总体上讲,刻板印象的存在已经在大学生群体的职业选择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印象。对此反刻板印象的强化应该成为改善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银成钺  徐晓红 《软科学》2013,27(2):140-144
以心理学中的职业刻板印象理论为基础,三个实验分别探讨了服务接触中顾客的性别、容貌及年龄职业刻板印象对其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性别职业刻板印象在服务失败的时候会影响顾客对性别与职业特征不一致的服务人员做出较低评价;而容貌职业刻板印象正好相反,会在服务成功的情况下影响顾客对容貌吸引力高的服务人员给予更高评价;年龄职业刻板印象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服务下,都会影响顾客对年轻服务人员做出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范博 《科教文汇》2009,(32):9-10,44
本研究运用加工分离程序,以词语和图形为测验材料,探讨了严谨性人格特质对外显、内隐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严谨性高、低被试在外显记忆上没有显著差异,其内隐记忆成绩则出现了显著差异;(2)无论是外显记忆还是内隐记忆,对图形的记忆成绩都明显好于对词语的记忆;(3)材料性质和人格特质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DAST测试调查了重庆市883名中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以调查中小学生心目中科学家的内在和外在形象、学生科学家形象的来源、"我们周围的科学家"和学生最崇拜的科学家.结果发现,不少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家刻板印象.多数学生认为科学家是男性,年龄在50岁左右.小学生的科学家刻板印象高于中学生.教师、教材、大众媒体等应进一步削弱科学家的刻板印象,还原科学家的人性形象.  相似文献   

6.
唐红娟 《科教文汇》2010,(31):68-69
采用实验室研究范式,以两位数字为实验材料,以内地某民族高校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汉语言能力对其前瞻记忆的影响。研究结果(:1)汉语言能力对第一母语为藏语的被试前瞻记忆有显著影响。(2)前瞻记忆任务难度对被试的前瞻记忆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对汉语言能力弱的被试,由于在完成任务中不能很好地理解任务及其完成程序导致前瞻记忆成绩显著低于汉语言能力强者。汉语言能力和任务难度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洁 《科教文汇》2014,(13):193-193
内隐刻板印象是内隐认知研究热点之一,但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的实验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大量文献对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内隐刻板印象是内隐认知研究热点之一,但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的实验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大量文献对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曾平萍  王玉洁  窦凯 《科教文汇》2012,(30):179-180
目的:为了解当代女大学生自杀态度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女大学生自杀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采用分层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118名女大学生为被试,选取“自杀态度调查问卷(QSA)”和EPQ(中国成人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进行测查。结果,女大学生对安乐死的态度存在城乡差异,女大学生的精神质存在年级差异,对安乐死的态度与情绪稳定性等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结论:女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不容乐观.女大学生自杀态度与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关联.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可在预防青少年自杀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性别刻板印象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性别概念、性别认同与性别角色行为。幼儿期是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能否正确掌握性别概念并形成良好的性别偏好关系到他一生的性别角色发展,因此对幼儿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旨在剖析幼儿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分析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多角度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幼儿性别角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施霞吉 《科教文汇》2014,(30):96-98
本文从职业适应性入手,为研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否很好地适应现实的旅游行业,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素质结构和职业适应研究进行详细的阐述,旨在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岗位上适应并胜任工作。  相似文献   

12.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某项活动的自信程度,为了探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职业测量问卷,对470名大学毕业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职业选择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各层级间差异显著,在性别、学校维度差异非常显著(P〈0.05),而在生源、独生、专业等维度差异不显著。此外,自我效能感还与职业选择的能力、信念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因素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熊淑萍 《科教文汇》2014,(28):209-210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多种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简要探讨职业刻板观念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The generation of stereotypes allows us to simplify the cognitive complexity we have to deal with in everyday life. Stereotypes are extensively used to describe people who belong to a different ethnic group, particularly in racial hoaxes and hateful content against immigrant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study of stereotypes from a novel perspective that involves psychology and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both. On the one hand, it describes an Italian social media corpus built within a social psychology study, where stereotypes and related forms of discredit were made explicit through anno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provides some lexical analysis, to bring out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messages collected in the corpus, and experiments for validating this annotation scheme and its automatic application to other corpora in the future. The main expected outcome is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e usefulness of this scheme for training tools that automatically detect and label stereotypes in Italian.  相似文献   

15.
贾天雨  井西学 《科教文汇》2012,(10):158-160
目的:为了解考研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焦虑、抑郁的总体状况及其在可能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含有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5项相关因素的调查问卷,调查了哈尔滨市两所本科院校的两百名考研学生,用SPSS16.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有25%左右的人出现严重的焦虑和抑郁问题;50%左右的考研学生出现了中等程度及以上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同时仅有5%左右的人,基本上无焦虑和抑郁症状。(2)焦虑程度在家庭经济状况、报考专业相关因素内部各水平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3)抑郁程度在考研原因相关因素内部各水平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蔡倩 《科教文汇》2014,(28):192-193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今许多职业需要有大学学历,因此残疾人士要想获得工作、走向自立的前提条件就是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而残疾学生由于其身心等方面的障碍使其在参加国家统一的标准入学考试中受到限制。文章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以SAT为例)中残疾学生考试调整的法律依据、类型、申请流程的介绍,以期对我国残疾学生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中的评量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院探讨体育舞蹈和瑜伽训练对医科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院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为测量工具,对120名医科大学生进行适当匹配调整后,学习体育舞蹈和瑜伽的各52名学生。比较15周不同行为干预对医科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不同干预效果。结果院干预实验前后医科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得分差异显著;瑜伽教学比体育舞蹈教学相比,在生理自我因子、心理自我因子和自我总分上的得分差异显著;而体育舞蹈教学在社会自我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显著。结论院两种教学在促进医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上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18.
宋宁  秦祖杰  陆惠燕 《大众科技》2013,(2):89-90,48
探讨评估A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壮医临床教学中的效果。将壮医本科班学生84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人,实验组采用ABL结合PBL,对照组采用LBL,观察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实验组学生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壮医理论和临床思维能力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BL教学在七年制医学生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中国医科大学2008级七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系外语教学中,将8个班256名学生随机分成PBL教学组(65人)和LBL教学组(191人)进行教学。结果:两个教学组在理论考试总分和PBL试题上得分虽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是调查问卷显示PBL双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有很大作用。结论:PBL双语教学是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较好教学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蒋方明 《科教文汇》2014,(21):172-173
小学实验课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是以心理学家L?S?舒尔曼的“有指导的发现法”为理论基础提出来的。它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和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它遵循着发挥学生主动性,仿照科学家探求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自然学科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它与人的认识过程有较高的一致性,最适用于发现式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