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中宁 《科教文汇》2013,(29):15-16
培养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主要实施者,通过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理念引导学生进步提高、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学习实践、影响学生塑造个性品质等途径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对辅导员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学校创新机制、创造条件促进辅导员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辅导员队伍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结合当前我校学生就业面临的各种问题,阐述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就业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结合当前我校学生就业面临的各种问题,阐述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就业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愈演愈烈,本文以重庆市西南政法大学学生为例根据搜集和了解到的大学生在校创业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案例,分析在校创业对其就业能力的影响以及在校创业活动所培养的各种具体能力对就业的不同影响,将就业能力分成不同维度,通过调研看校园创业对不同能力的影响差异,据此为创业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就业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高等院校和高校毕业生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和指导对策,推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23)
随着社会就业形势改变、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模式普及,高校要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应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整个学习生涯,本文从当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入手,探讨高校辅导员参与并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全面促进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中有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身缺乏竞争力,使其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及时、合适的找到就业机会。本文针对此现象存在的现状、产生原因,及为了促进此类学生按时就业所进行地指导与帮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中有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身缺乏竞争力,使其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及时、合适的找到就业机会。本文针对此现象存在的现状、产生原因,及为了促进此类学生按时就业所进行地指导与帮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剧增。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加大,日益突出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求职过程中,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对社会缺乏了解和个人缺乏求职技巧。高职院校应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应遵循的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就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技巧指导与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求职的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验生 《内江科技》2013,34(4):192+156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景气,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毕业人数的激增等等,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日益凸显,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辅导员作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工作管理的教师,是高校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绝对重要力量。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新的就业形势,探讨辅导员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在不断发展壮大,毕业生的数量在持续增多。有限的就业岗位使得毕业生陷入工作难的困境,这也是社会正面临的一大难题。对高职院校来说,只有开设一些有利于学生创业的课程,才能使其创业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实现就业率的提高。只有毕业生顺利就业,高职院校才算尽到了自身职责。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与就业创业有关的指导课程。如何指导学生就业创业,此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大高校。本文详细分析了大学生该如何选择就业方向,阐述了创业指导课应涉及哪些内容,最后强调了开设创业指导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在就业市场快速变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就业存在着就业观念偏差的问题,同时高校对学生就业工作缺乏顶层设计和有效指导,这使得高校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地考验。针对高校和学生两个角度,本文从系统性谋划就业工作、增强就业服务功能、增强生涯意识,合理规划就业、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四个方面给出了形势下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要培养伴随学生一生的关键能力,即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更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各种变化的能力。在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作了相应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范玲 《大众科技》2008,(7):152-153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之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单纯依靠就业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学生工作人员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模式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习实践的同时负责学生就业的双指导模式应运而生。文章从分析高校实施毕业生就业双指导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入手,对实施双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因为就业市场的供过于求及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就应该在进入高校后做好就业规划,有针对性给予学生分类科学指导,为大学生提供外在就业辅助条件的同时,更要积极调动高校大学生内在的求职动力和优势因素,在整个大学生涯中不断充实个人知识水平,打好专业学习基础,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与市场就业能力要求相对接作为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计算机专业,提升该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进行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的必要性,提出要帮助高校毕业生端正心态,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积极做好求职前的思想准备,指导学生进行简历制作、模拟训练、角色扮演从而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国家大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大背景下,应该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树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全程化、全员化的教学理念,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以产学研联动的方式,实现"学做创"融合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落实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缓解新时代中国社会就业压力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其院校性质的特殊性使得毕业生的就业面临更加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卑、焦虑、较低的抗挫折能力、过高的就业期望等各种心理问题更容易出现。因此,在独立学院就业教育中更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为实现走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学生实施相关的教学措施,高校计算机以增强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为前提。在新课改的带领下,研究当前就业形势,要求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要跟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因此以就业为指导,加紧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缓,本文主要概述了计算机教学模式的现状,对就业为导向改革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强调了高校辅导员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指导学生就业,站在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急用人单位之所需,解决学生就业困惑,使学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