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金秋科苑》2013,(24):13-15
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玉兔”与“嫦娥”顺利完成互拍 嫦娥三号顺利登月后,12月15日晚11时40分许,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完成第一次:互拍。这是中国国旗在地外天体上的第一次“留影”。“两器”互拍成功,标志着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I0005-I0006
【导读】随着嫦娥三号两器分离和互拍成像,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同时他透露,嫦娥三号任务成功后,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对嫦娥四号进行适应性改造,对它的工程和科学目标进行优化,使它能够为嫦娥五号的任务验证部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1.嫦娥五号,完美完成中国航天史上最复杂任务 2004年正式启动的嫦娥探月工程,计划通过"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全方位研究月球.随着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T1试验器等任务的顺利实施,标志嫦娥工程成功完成环绕和着陆两大月球探索使命,并实现了人类首次软着陆和巡视月球背面的壮举.  相似文献   

4.
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近日圆满完成了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障及缓速下降试验.月球巡视器的综合测试及内、外场试验等各项验证性试验.技术方案得到验证.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探月工程二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与月面巡视勘察.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11月24日凌晨,承载无数人希冀目光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战略完美收官。中国成为第三个能从月球"挖土"的国家,这也是中国参与世界科技竞争的超强执行力的体现。探测月球,很多国家都在跃跃欲试。其中,英国研发的登月机器人充满了英国式的幽默,打破常规的登月机器人造型,没有轮子,只有腿,酷似蜘蛛。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相似文献   

6.
“嫦娥三号”任务及其初步科学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自2013年12月成功着陆月球之后,已在月球停留超过3年时间,创下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与此同时,"嫦娥三号"探测器搭载的8台科学载荷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探测数据。为推进"嫦娥三号"任务科学探测数据的应用和研究,力争出好成果、快出成果,中科院在"嫦娥三号"任务执行前集中全国优势力量组建了由科学家、科学载荷研制单位技术人员和负责科学探测数据处理的地面应用系统技术人员组成的5个科学应用核心团队,并设立"‘嫦娥三号’任务探测数据科学应用研究"重点部署项目。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嫦娥三号"任务核心科学家团队在月球地形地貌、浅表层地质结构、月基天文观测以及地球等离子体观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科技情报站     
<正>嫦娥三号两器"互拍"圆满成功2013年12月15曰,"玉兔"号月球车上的五星红旗出现在着陆器拍摄的画面中,这是中国国旗在地外天体上的第一次"留影"。据嫦娥三号任务探测器系统主任设计师刘恩海介绍,全景图片分别以0°,往下倾斜15°和30°三个角度拍摄,用60张照片分三次拼接而成。目前,标有五星红旗的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的照片成功传回地面,两器互拍任务已圆满结束。"玉兔"巳告别着陆器,开始月面测试工作,前往更远的区域继续月面巡视勘察。  相似文献   

8.
<正>千百年来,嫦娥奔月的传说妇孺皆知;而今,嫦娥"三姑娘"真的驾到月宫,还带着一只能走会跑的"大兔子"。2013年12月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月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的结构包括两个系统,一个是着陆器,另一个是巡视器即"玉兔号"月球车。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已成功软着陆月球虹湾地区,并于15日释放了"玉兔号"月球车,然后月球车在月面进行巡视考察,着陆器就地开展探测工作。我们人人都见过的大月亮,到底有什么值得科学家折腾的?接下来,我们的"玉兔"要进行怎样的月球大冒险?不妨让我们追随"玉兔"的脚步,跟它一起到月球上瞧瞧吧。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2月2日凌晨,"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6日,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环月轨道;10日,顺利进入月面着陆准备轨道;14日,安全实现月面软着陆;15日,成功实施着陆器、巡视器分离和两器互拍,获取了清晰图像,标志着"嫦娥三号"工程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并进行就位和巡视探测,实现了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中科院是我国实施探月工程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12,(2):62-63
嫦娥三号完成各项验证性试验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近日圆满完成了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障及缓速下降试验,月球巡视器的综合测试及内、外场试验等各项验证性试验,技术方案得到验证,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探月工程二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与月面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嫦娥三号"获得的大量数据已形成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多项属于世界首次,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而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目前已经停止工作",光荣退休"。自2013年12月成功落月并开展巡视勘察以来,"嫦娥三号"的月面工作不仅创下多项世界纪录,也实现了科学家"巡天、观地、测月"的梦想。那么,"嫦娥三号"究竟发现了什么?有哪些成果?  相似文献   

12.
正嫦娥三号第3月昼工作正常玉兔开展定点探测据2月23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消息,"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第三月昼工作正常。北京时间当天凌超"嫦娥三号"着陆器再次进入月夜休眠。此前,"玉兔号"月球车于2月22日午后进入"梦乡"。在第三月昼工作期间,"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搭载的有效载荷重新开机,按计划开展了科学探测工作。着陆器搭载的月基光学望远镜和极紫外相机工作正澈月基光学望远镜每天长时间观天探测,月球缓慢的自转为其连续观测宇宙天体提供了独特的环境条件;为减少背静光,极紫外相机在月昼前几天和后几天,对地球等离子体层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13.
由科技部支持的国家863计划"绕月探测工程科学数据应用与研究"重点项目9月28日通过验收。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一号"任务至此才算圆满完成,该卫星获取的数据足够让科学家研究10年。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发  相似文献   

14.
正12月17日,在中国科协主办的"探月梦中国梦"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嫦娥三号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刘建忠、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和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苏彦回应了大众对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和火星探测的关注。"嫦娥"的成功已表明探测火星的能力据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嫦娥"一、二号成功后,我们就有探测火星的能力了。火星绕太阳转一圈是700多天,也就是两年时间,这期间火星与地球要交会一次,交会时它离地球最近,发射窗口最理想。我们正在研制的长征五号  相似文献   

15.
<正>月亮,离我们很远;但是,我们离月亮已越来越近。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2号卫星的长征3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嫦娥2号原本是嫦娥1号的备用星,在嫦娥1号圆满完成任务之后,嫦娥2号的主要任务就转变为替嫦娥3号踩点。嫦娥2号完全"中国造"。据有关报道显示,哈尔滨为嫦娥2号提供了胶黏剂、铝合金筋骨以及支撑天线的展开臂等科研成果;卫星"骨架"与润滑油多为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经过长达23天的探月之旅,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顺利"回家",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嫦娥飞天,举世瞩目。嫦娥五号以完美的表现惊艳全球,在中国探索太空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随着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往返距离近80万公里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任务正式开启。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I0001-I0002
【导读】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15日深夜传来捷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前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实况,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慰问。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I0001-I0001
[导读]面对“嫦娥三号”任务,航天六院坚持“从源头抓起,全过程受控,零缺陷管理,确保一次成功”的质量方针,不放过在数百次试车、百余次飞行试验中曾出现的细微问题,进行全面反复的梳理,以严苛的工作态度,深挖细究,以国际一流的水准和高度,确保高质量、高可靠完成嫦娥三号飞行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月球车     
刘宇 《百科知识》2014,(1):22-25
正2013年12月2日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肩负首次登月任务的探测器"嫦娥"三号送入轨道,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于12月中旬在月球"虹湾"区软着陆。这是中国第一次将自己设计的月球车送上月球。"玉兔"号月球车究竟什么样?它与国外的月球车有哪些不同?它将完成哪些科学任务?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天宫二号"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起飞,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正式入驻太空。这一重要讯息自然让全国人民高兴。与此同时,人们不禁要问:我国还有无其他探测器在深空中存活?答案是,有。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那些久居"深宫"的"太空探险家"。早于"嫦娥三号"升空的,是"嫦娥二号"卫星。"嫦娥二号"被赋予的任务是进一步完成"嫦娥一号"月球科学探测使命,同时肩负着为"嫦娥三号"探路的"担子"。2010年10月1日,"长征三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