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宋代,民间出版得到空前发展,以"小报"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商业报纸出现在这段时期。通过研究宋代"小报"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宋代"小报"的内容和特点,评估宋代新闻、出版自由,可以得到关于宋代市民言论自由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张悦悦 《东南传播》2010,(6):125-126
宋代小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间报纸,它的出现打破了官报一统天下的局面。本文试图从宋代小报的新闻性着手,探究宋代小报新闻性的表现、宋代小报注重新闻性的缘由以及宋代小报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探析宋代小报出现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报,作为坎坷的民间报纸,在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报为什么偏偏诞生在积贫积弱的宋代,它与邸报的关系是怎样?本文将从宋代官报的发展态势、宋朝的社会环境以及物质准备三个角度来解析宋代小报诞生的原因,说明小报在宋代出现并非偶然,有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宋代"小报"与明清《京报》创始背景、社会环境比较(一)宋代"小报"创始探究1."小报"的起源。宋代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有大量发行的官报,还出现私人发行的民间报纸——"小报"。"小报"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据清人徐松编辑的《宋会要辑稿》所收北宋奏章"闻诸路进奏官报状之外别录单状"的记载,所说进奏官在官报之外,另外抄录的"单状"就是所谓"小报"。2.创始时期的社会环境。宋代"小报"是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产物。首先,宋朝在政治、军事方面都表现得  相似文献   

5.
张昊  蒋京兰 《新闻世界》2011,(7):301-302
"小报"是"一种社会传播方式,是大众表达的潜在论坛"。"小报"里的人物以及他们的离奇故事,正是这种潜在论坛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同的社会群体,在"小报"中有不同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各个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现状。本文从"小报"中最大的卖点——女性,来讨论这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在"小报"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宋代民办"小报",始见于北宋期间,盛行于建都临安(今杭州)的南宋。800余年前的南宋"小报"早已失存,但据有关记载,当时临安一带当为"小报"主要刊行地,并可约略得悉"小报"内容及其出版发行情况。  相似文献   

7.
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宋代小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北宋时期我国诞生了最早的民间报纸--小报,本文认为,宋代小报的内容和传播是对邸报和封建统治的反抗,与此同时,封建政府对其大力查禁和收编,但由于小报的反抗是实质性的而非风格上的,故而一直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8.
胡焱 《新闻世界》2011,(12):233-234
宋朝政府严格限制《邸报》内容,致使民众无法获取所需信息,小报顺应时代潮流而生。宋代小报的流行反映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信息顺畅流动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武也晶  张睿 《新闻世界》2011,(6):266-267
本文通过对郑州"街头小报"所构建的意义空间的解读,分析其在都市街头大行其道的深层次原因。"街头小报"构建的意义世界,在我国转型期的复杂社会现实下,成为文化层次和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选择的精神麻醉剂和"解压阀"。我国的新闻业远没有达到专业化的程度,缺乏新闻法规的规约,大众报纸不能满足各个群体的某些心理需求,这就给了"小报"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0.
从2004年11月1日开始,英国严肃大报的代表之一《泰晤士报》正式“瘦身”,以四开“小报”的形式出版。在英国,高级严肃报纸以小报样式出版早有先例。1992年《卫报》就已经把其第二板块以小报形式出版,吸引了不少分类广告。2003年9月30日,《独立报》在继续出版对开大报的同时,还出一份同样内容的小报版,两个版本在市场上同时销售,价格也一样,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大报或者小报。2004年5月开始,《独立报》彻底转型为小报。《泰晤士报》2003年11月26日推出小报式样的版本,“大小并行”将近一年之后终于全面取消了大报版本。《泰晤士报》改版…  相似文献   

11.
严兰  李翠 《新闻世界》2011,(7):266-267
本文选取兰州地区广受欢迎的一些"街头小报"为例,通过对其广告、文学故事、娱乐新闻等栏目的解读,并结合运用消费主义文化的相关理论,认为"街头小报"与消费主义的结合,既发展了报纸自身,也促进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薛洁 《新闻世界》2011,(6):42-43
本文以文本分析为主要方法,对兰州街头以"法制"命名的小报的传播内容进行了初步考察,探究该类小报所讲述的情感类故事和犯罪类故事,意图呈现该类小报的内容风格,更好地理解其所建构的意义世界,进而对底层受众的需求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2009,(1):52-52
为了能熬过即将到来的寒冬,从智利到英国,从芬兰到马来西亚,报纸出版的传统尺寸正在逐渐转换为面积更小的“小报”形式。由于小报更为适合在公园长椅或者拥挤的地铁等环境里阅读,因此也得到了更多读者的青睐。华尔街日报于2008年10月开始在欧洲和亚洲市场上发布小报版本。法国巴黎世界报业协会顾问兼策略咨询师吉姆·奇斯洛穆说,到2008年年底为止,  相似文献   

14.
封面链接     
《主编与发行人》2004年6月 小报热 目前,全世界的报业都掀起了一股向版面小、版数多的小报(tabloid)发展的浪潮。 著名的设计师马里奥·加西亚等专家经过分析读者与年轻人的心态与需求后认为,报纸从大开张到小开张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欧洲,包括《泰晤士报》在内的各大报纸都已经开始发行小报,并且使其发行量得到提高。现在这场报业改革轮到美国了。长期以来,小报在美国的声誉不高,通常被认为是“垃圾小报”。然而,随着一份瑞士公司出版的适合在地铁上快速浏览的  相似文献   

15.
戈公振著的《中国报学史》,其第二章曾谈到宋朝的“邸报”、“小报”和“新闻”等,但没有系统地说明。兹就所见的宋代史料略加概述,供参考。按宋朝的报纸,有“邸报”、“朝报”、“边报”、“小报”等等名色,“小报”是南宋才有的。“邸报”、“朝报”、“边报”都是政府公报,系由官方发布的政治新闻,  相似文献   

16.
武则天时期,谏官薛谦光提出了所谓的"谋将"思想,认为统帅应当具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而不是只有蛮力或是武功。此后,《唐六典》中将"谋将"作为武举人才的首要条件。"谋将"思想在宋代得到充分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灵辉 《传媒》2003,(2):44-44
有历史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报纸是唐代的邸报,然而,却没有其发行情况的介绍。到了元代,出现了类似宋代小报的小本的编印发行,这  相似文献   

18.
凌霄  唐睿 《新闻世界》2012,(10):115-116
在1926年至1931年间,共出版了700多种小报。当时影响最大的四家小报——《晶报》、《金刚钻》、《福尔摩斯》、《罗宾汉》,被称为“四大金刚”。《晶报》名列上海小报界“四大金刚”之首,它开创了小报的三日刊时代,内容丰富多样,广受市民阶层欢迎,销售量不逊于大报,其成功的原因值得一探。  相似文献   

19.
宋代的统治者是相当重视法律教育和法律考试的。其中宋代的试刑法就是从任官员中选拔法官的考试制度。这种考试制度虽然在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在法律考试改革中由于受到宋代"祖宗之法"的限制以及对试刑法的考试内容的改变,使试刑法这一考试制度没有能够被继承下去。所以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探讨其存在、发展及其消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小报指刊载趣味消遣性内容为主的小型报纸。自清末以降,小报业便在中国开始发展,到1920年代趋于繁荣,全国各地都有小报刊行,尤以新闻业发达的上海数量最多,种类最为丰富,“平津及港粤方面,亦有小报, 惟不及上海之盛。”据曹正文、张国瀛所编《上海报刊目录》统计,近代上海出版的大报(主要指日报)有99 种,晚报23种,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小报的数目,但其中所列出的小报名称就有190种。1925至1931年,上海小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