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上,发表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阐述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十二个重大关系问题。这是继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后又一篇纲领性文献,对  相似文献   

2.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同志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这个讲话是一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杰作。当时,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也获得了重大成就、即将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性探索──试论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历史地位郭蕊汉中教育学院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但又意义深远的事业。在我们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与八大的政治路线张广信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历史正处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建设转变的关键时刻,为了迎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促进生产力的进步一发展,党中央和毛泽东向全国人民提出探索一...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早在建国前夕,尤其是论在《十大关系》中,就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并提出了对外开放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原则.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对外开放的思想,并有所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办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服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掌握好所开设的六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与国防教育》的课堂教学,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大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中。为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目标,高校政治课教师理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十大关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实现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个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与社会和谐内在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更加自觉、更加深刻、更加系统的新高度、新境界。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论》为王宗岳所作。研究认为,太极拳论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深受当时程朱理学的影响,太极拳论是传统文化中儒道合流的产物。本文分析了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论与太极拳定名的关系,儒家"时中"思想与中正安舒之道,道家"时变"与舍己从人的原则,以及"所以一阴一阳,道也"与以拳悟道的关系,探究理学思想、道家思想在拳论拳理的上的体现。力图在当时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对《太极拳论》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分析当前存在社会发展的“失衡”问题入手,指出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运用“合力论”整合社会发展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民族关系是否和谐,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团结与稳定,关系着现代化大业的顺利实现.分析毛泽东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与实践、民族平等团结的思想,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人文奥运"理念传播的新型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奥组委提出以"和谐"为核心的"人文奥运"理念,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对"人文奥运"理念传播行为的研究中发现其具有两个性质不同的受众群,并且在不同的受众群中传播各具规律性.构建并系统分析"人文奥运"理念的"旋涡-离心"共轴立体新型模式传播有助于研究者和模式的使用者清楚地了解"人文奥运"理念传播活动的整体形貌、发展趋势以及将会产生的效果,有利于进行预测和控制,从而以最经济的方法达到预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中"尚武崇德"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探讨武术运动中“尚武崇德”的当代价值是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理解它、认识它,并不断寻找它与时代的契合点。把习武同弘扬民族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从而推动社会积极和谐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成人教育在这个伟大工程中肩负重要的使命,成人教育的充分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城市的安定与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必不可少的,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是由它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决定的。夯实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人文精神,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从多学科、多视角探讨了和谐社会,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从哲学、政治学等学科深入研究了社会和谐,并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许多理论思考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搜集《西游记》中助词“将”的用例的基础上,通过对助词“将”的性质的界定、助词“将”所出现的各种结构类型及与明代之前出现的助词“将”的使用情况的比较等方面的描述说明,发现了《西游记》中助词“将”在明代所出现的变化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从制度设计与制度伦理文化的高度,在坚持以当下中国民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为本位理念认同的前提下,对传统的组织社会公共生活的价值理念所做的深刻反思,力图使“公共性”的道德理想信念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自觉。建立“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是市场社会“多元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公正、合理的多元化社会的发育,构成“和谐社会”实践的可能性基础。“和谐社会”内在精神实质,是自由的人与有秩序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实践哲学基础是现代“合作理性”,而其人文价值目标,则是民众普遍的“公共精神”的达成,以及关于社会公共性信念的自觉确立。  相似文献   

18.
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过程中,法治和德治作为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控制机制,是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价值命题,而非事实命题;是非理性思潮与理性思潮的再激荡;是中国传统与现代超越的经典组合,定位表述更准确;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公平和正义,途径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执政治国的经验教训,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吸取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如何深入研究并在“两课”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贯彻学习这一重要思想,是目前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角度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的哲学依据,从哲学理论层次上去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